夫妻A片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沈宏非)

夫妻A片0

所谓A片,不管叫它“黄片”、“毛片”、“三仔”还是“四仔”,抑或是四川人说的“歪录像”,亦无论其储存于何种介质,说一千道一万,从段落大意到中心思想,无非就是“妖精打架”。

偏重于功能性的A片受众之非正式调查,坊间有此一说,曰:

5岁小孩子看A片,是看“妖精打架”;

15岁的青少年看A片,是看妖精如何打架;

25岁的青年看完A片,是找妖精来打架。35岁(含以上)的壮年看A片,是家里的妖精不肯打架,只好看别的妖精打架。

很显然,对5~10岁的未成年人来说,看A片一是为了找乐,二是为了学习。与其说看A片,还不如说看科教片或Discovery。据说有些婚姻登记处在向前来登记的新人发放结婚证的同时,也有收费或免费之“性知识漫谈”一类的光盘发放,供新人在新婚之夜共同观摩学习之(事实上,这类专供共同观摩的“宣教片”的合法性也值得怀疑。延安“警察入屋抓夫妻看黄片”事件之后,有报道说河南豫西地区一对李姓新婚夫妇于洞房花烛之夜同看有关方面提供的“性知识漫谈”时,也不小心招来了警察)。尽管如此,这种未能自学成材于婚前的特殊情况以及“A片受众之非正式调查”中涉及未成年人的前两项,皆不在本文讨论之列,较有意义的,乃是第三、第四项,即与成年人有关的部分。

遗憾的是,这项调查似乎遗漏了国人A片生活中的一个常见情境,即“和家里的妖精一起看妖精打架”以及“这是为了什么”。与此有关的另一件事情是,前年发生在延安的“警察入屋抓夫妻看黄片”事件所起发的大讨论至今余音袅袅,从个人隐私到法律程序,面面俱到,然而,对于“男女为什么要一起看黄片”,至今却未见有半个字的反思。

必须承认,主流的A片虽然没有在收看菜单中标明是“一人份”还是“两人份”,但就自身的内容而言,至少也要有一男一女共同领衔主演。当然,在A片中演出对手戏的男女主角,戏中的角色关系不一定非得是合法夫妻不可,至于戏外,据我所知,大致上都属于正常的同事关系。与此同时,A片的观众虽然在修辞上也叫观“众”,却从来没有“必须一男一女同看”之规定、礼仪风俗。

然而, A片非同看不可,就我国的国情而言,未必是结发夫妇,但最好还是合法夫妻。延安“警察入屋抓夫妻看黄片”事件后来不了了之,估计是警察叔叔网开一面,即在确认了片子的非法性之后,也确认了同看黄片男女之身份的合法性。

至于合法夫妻究竟适不适合一起看不合法的A片,这件事情,就像他们适不适合结婚那样没有答案。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是 “看完A片是找妖精来打架”,而不是“看A片是找妖精来打架”,是“看完”而并非“看”或“边看边打”。也就是说,黄色的A片对于成年男人来说,功能上相当于蓝色的药片,“伟哥”,既不宜事间服用,更不可事后服用。若以A片为药片的只是男方,自然就没女方什么事,没听说过“伟哥”必须当着女方的面服用的。

拉着女人一起看A片的男人,其实还有另一些不可告人的考虑,一是希望女方“有样学样”,与国际接轨,同时暗藏“不换脑筋就换人”的威胁。但是,这些蠢男人没有想到或来不及想到的是,就技术性的难度而言,其实A片里的男主角往往高于女主角。这正是:色字头上一把刀,同看A片,不是二把刀,也是双刃剑。非要拉着女人一起看不可的,就要做好两肋插刀的心理和生理准备,又是何苦来?

类似“夫妻一起看A片”的事情,其实古已有之。在第七十三回里为我们提供了“妖精打架”这一概念的《红楼梦》,早在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就展示了“同看A片”的情景。虽然傻大姐无意中拣到那个读图版“妖精打架”的五彩绣香囊更接近今之A片,但是,宝玉独自在“沁芳闸桥边桃花底下一块石上坐着”偷读之禁书,众所周知,乃《西厢记》,又名《会真记》,尽管后来被定义为“青年男女反抗封建,追求爱情的故事”,可歌可泣,老少咸宜,但是在礼教社会,当年却是一等一的淫书,可禁可杀,即使不到四级,也在三级半之危险边缘。当然,宝黛虽不是合法夫妻,却也算是合法情侣。当其时,林妹妹一再追问之下,宝玉不得不坦白,并诚邀黛玉一同观看。黛玉一看之下,“越看越爱看,不到一顿饭工夫,将十六出俱已看完,自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虽看完了书,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宝玉笑道:‘妹妹,你说好不好?’林黛玉笑道:‘果然有趣。’”

接下来以“多愁多病身,倾国倾城貌”和“银样腊枪头”为关键词的著名对话虽然更是有趣,还是不再赘述了。但是你看,A书一道看了,心跳也玩了,情也调了,感情也促进了,然而整桩事情,从头到尾,发乎情,止乎礼,古人行事之风,乐而不淫,A而不伤,能不今人羞愧乎? 婚姻夫妻

上一篇: 一个温暖的雪夜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