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改革提速与陈小宪上任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谢衡)
2004年是国有大型金融机构人事大调整的一年,牵涉面之广、变动规模之大为近年来少见。
去年6月,原湖北省副省长蒋超良调任交通银行董事长,原交通银行分管国际部的副行长张建国接任交通银行行长;原光大银行行长王川调任中信集团任副董事长,行长一职由原副行长郭友接任。7月,原中信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常振明任建设银行行长,海南省副省长李礼辉任中国银行行长。12月,原招商银行常务副行长陈小宪任中信实业银行行长。
此次中国主要金融机构大面积人事调整,被认为是应对2007年全面开放金融市场大限而做的准备,是金融改革再次提速的先兆。
履新后第一次接受媒体采访的陈小宪行长对记者坦陈,他个人感受到更多的是压力。“有来自外部的压力,两年后金融业要彻底对外开放,中资金融机构必须面对这种挑战;也有来自内部的压力——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正在加速,我们也面临着来自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中信实业银行除了加快改革别无选择。”
“资本充足率问题,不良资产问题,是中信实业银行必须要解决的问题。”陈小宪说。
为使中信实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达到监管标准,2003年末中信集团发行了100亿元中信债券,其中60亿元用于补充中信实业银行的资本金。此外,中信集团还将中信实业银行2002年的税后利润12亿多元全部返还,用于转增资本。2003年末,中信实业银行实收资本140.32亿元,比2002年末增加了72.23亿元,资本充足率8.90%,核心资本充足率7.63%,达到了监管标准。
虽然中信实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已经达标,但由于不良贷款余额偏大、比率偏高,考虑了不良贷款拨备的因素后,中信实业银行的资本充足水平仍然不足。截至2004年6月末,中信实业银行总资产4667亿元,实现经营利润25.83亿元,不良贷款率为7.2%。
“以前我们就是想着如何吸收更多的存款,放出更多的贷款,我们从来都没有想过‘资本充足率’会成为关系一家银行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但近一段时间来,这个词在我们银行内部被反复强调。”中信实业银行某支行的行长对记者说。
中信实业银行一位中层管理人士告诉记者,作为成立较早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与国有商业银行一样,为中国经济的转轨、国有企业的改制承担了巨额成本。但现实的情况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加速,国家财政在为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注入巨额外汇储备以补充两家银行的资本金后,下一步又要考虑如何为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资本充足率更低的银行“补窟窿”,同时,还有一些经营情况更差的金融机构等着财政资金的救助。中信实业银行显然不可能被列在政府以财政资金补充银行资本金的名单上。
对此,中信集团和陈小宪都有清醒的认识。中信集团已经决定将中信实业银行2006年以前的税后利润全额返还,以补充银行资本金,此外中信银行已确定了通过发行次级债补充附属资本的方案。据了解,中信实业银行计划分两批发行总额为100亿元的次级债,第一批60亿元原计划去年下半年发行,但因为种种原因,计划被延后。
实际上,据记者了解,中信实业银行多年来的发展,在营业网点、客户资源、政府关系以及品牌方面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很多有实力的中外资机构都有意入股中信实业银行。但在中信实业银行股改的问题上,一方面,中信实业银行作为中信集团最主要的利润来源,大股东不愿意控股权被过度稀释;另一方面,在股权出让价格方面,中信集团也不愿意轻易做出让步。
陈小宪作为中信实业银行新行长的首次公开亮相,就选择在了“中信贵宾理财业务”新闻发布会上,而原招商银行个人银行部总经理曹彤也出现在了他的身边,其现在的职务是中信实业银行行长助理。正是曹彤在位时,招行在全国率先推出了面向高端客户的理财服务——金葵花理财,这次中信大举推出贵宾理财服务,显然与这个重要人物不无关系。
陈小宪明确表示,未来10年,我国个人理财市场将以每年30%的速度高速增长。此次推出中信贵宾理财业务,就是看中了这方面的巨大市场潜力,中信实业银行将在今后一两年内加强零售银行业务。■
金融业很难有竞争再生能力?
三联生活周刊:您如何看待两年后就要全面对外资开放的中国银行业?
陈小宪:很多人都把中国的金融业与国内一些行业过去的成长经历相比照,比如说,家电业早期市场上,我们被国外企业打得落花流水,但没想到几年后,国外这类产品和我们相比居然有了差距。家电业是这样,汽车业也是这样,我们在激烈的竞争中看到行业在飞速发展。但这种情况在金融业却很难出现,竞争再生能力在金融领域不太容易实现。以保险为例,一家外资保险公司,有优秀的人才,有资金、产品的优势,它就会像吸盘一样吸引住客户。一个好客户,买一份人寿保险可能就是30年,试想这样的客户有几个30年?好客户被争取过去一个,我们就少一个。这种竞争力我们不能低估。
中国民族金融业如果一开始就失去竞争优势,就很难再生。两年后我们就要全面应对装备精良的外资银行,如果我们不在这段时间健体强身,那么这种竞争是很难想象的。
三联生活周刊:您说银行的“资本补充机制的问题,最好的解决方案将来源于市场”,对此您有哪些具体的规划或举措?
陈小宪:资本充足率问题,不良资产问题,是中信实业银行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我们2005年的目标很清晰,第一,风险的集约化管理问题;第二,有怎样的结构调整;第三,使我们怎样用较小的资本推动较大的规模。
我个人认为,中国的银行要改变银行规模无限发展的错误认识。我曾经说过,中国的商业银行在认识上有三大缺陷:第一,不知道银行的规模是有限的;第二,不知道资本必须有效覆盖它的风险;第三,不知道银行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匹配。
我们都知道银行的短期目标是盈利,叫做当年利息收入。实际上,商业银行更多的还是要实现它的长期目标,即市值的稳定增长。结构的调整,将针对那些相对节约资本、推动规模的业务,这将是我们明年努力的方向。
三联生活周刊:推出“中信贵宾理财业务”是否表明中信实业银行将大力拓展零售银行业务?
陈小宪:中信实业银行历史相对悠久,很多业务在国内商业银行中占有优势,比如对公业务、集团客户业务以及国际业务等等。而且,中信实业银行有整体金融平台的优势,中信集团有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等多种业务,这样一个业务门类齐全的平台,在国内是少有的。
但现在中信实业银行也确实面临着许多问题,比如,管理上的问题,业务结构上的问题。我希望通过改革,迅速提高我们的管理水平、风险控制水平以及营销水平。对私人客户理财方面,总量小于招商银行,相应的在这一方面理念上也有一些差距。
我以集团领导的身份调查研究了一个多月,获任命为行长16天,现在初步认识到,我们必须加速我们零售业务的发展。现在居民财富增长了,银行必须与之相适应。所以我们至少是在明年要加大零售银行的发展力度。■ 中信集团改革银行金融中信银行陈小宪上任提速资本充足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