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的霍华德·休斯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于萍)

飞行的霍华德·休斯0( 丽塔·海华斯是霍华德·休斯众多女友中的一个 )

传记

霍华德·休斯一个人经历了20种人生。他的家庭结构与生活内容,就是一部传奇小说的铺垫。父亲是石油大亨,花花大佬;母亲美丽又歇斯底里,对休斯极度溺爱。休斯15岁因为一场怪病变成聋子,注定他下半辈子只有在隆隆响的飞机驾驶舱内才能感到安慰;17岁他因为父亲的慈善捐款进入名校,自此明白,金钱可以买到一切;18岁,父母双亡,他成为腰缠万贯的继承人。18岁的霍华德·休斯开始了证明:他将是上世纪20~40年代好莱坞最具魅力的男人,虽然有点早,但他的舞台已经安排停当,帷幕打开。

休斯震惊好莱坞的第一个动作是执导制作电影《地狱天使》。这部飞行故事片耗资420万美元;拍摄过程中死了3名飞行员;主角琼·哈洛热衷于袒胸露背;公映日期一拖再拖,成为“推迟”的同义词……但影片公映当天,举座震惊。电影被誉为“有声电影时代的一枚重磅炸弹”,休斯跃升为好莱坞王牌制作人。除了名声,这部电影还让休斯组建了当时世界最大的私人飞行队,他找到了一生的挚爱——飞行。

1932年,休斯在加州格林谷建起了“休斯飞机制造公司”;1935年,他驾驶当时最快的飞机“银色子弹头”创下了当时的飞行记录——每小时352.46英里;同年,他横穿内达华州;1936年,他横穿美国;1937年,横跨美洲大陆;1938年,他3天19小时17分环航全球。1937年他已经以世界杰出飞行员身份获得罗斯福总统颁发的“哈尔蒙国际勋章”。盛年的霍华德·休斯无论生意如何沉浮,身边女人如何流转,始终追随的是飞行。他如此形容这种冒险:“我只不过是坐在那里罢了,完成动作的是引擎。”但他的女友之一,影星简·匹特斯说:“令人着迷的不是他炉火纯青的驾驶技术,而是他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气概。”40年代后的休斯不仅仅是环球航行那么简单,他在1941~1943年为50毫米口径的机载机关枪设计了装弹系统;1950~1956年,发明并生产了“空对空导弹”;同时期,发明并大量生产了F-102拦截机,成为当时美国防空战略体系的中坚;60年代,成为无人卫星原型的研究者和制造者。1973年12月14日,已隐居的休斯进入美国俄亥俄州戴顿的飞行名人堂。

晚年的休斯因为树大招风被助手控制。从1968年开始,他的助手与医生就把大量毒品注射到休斯体内,当时《华尔街日报》有这样的记录:“休斯不再是他自己的囚犯。他的魔门手下们已经紧紧地把他抓在手中,他们决意将他困在床上,用药物将他迷死。”在外界看来,休斯隐居了,但他的影响力仍在。1972年,休斯赠送给尼克松的9.5万美元,与其他事实结合在一起,将尼克松掀下总统宝座;1973年,休斯仍进行了5次飞行,有次还横跨英吉利海峡。“他精力充沛,满心欢喜,丝毫看不出药物的困扰。”

( 霍华德·休斯女友之一珍·哈露 )

1976年4月5日,外界终于得知,休斯隐居的酒店是墨西哥的亚卡布鲁哥大王子大饭店。但此时,他死了。然而关于休斯的确切死亡时间矛盾交织:法律认为他死于从饭店出来飞往美国的得克萨斯州上空;但墨西哥司法部官员却记录,他去世时间不到上午10点,或者更早。死因也莫衷一是,他死于衰老?毒品过量?或者像得克萨斯州司法部长断言的那样:被故意虐待致死。但确定的是,他躺在那儿,曾经体重150磅,身高6英尺3英寸的男子,只有93磅,缩了2英寸,死了。4月7日,休斯被安葬在格林伍德的家族墓地,出席者除了零星的表亲,就是蜂拥的记者。他无数的密友、情人、生意伙伴,没人到场。休斯临终前的遗言是:“我想,我本来应该像其他人生活的,我不该对女人有兴趣,我也不像某些人说的那样是机器人,我只是喜欢科学。”当神父念完那句“来时我们一无所有,去时我们无牵无挂。”霍华德·休斯的剧落幕了。但众人并未退下,他留下了没有遗嘱的亿万财产,人群又开始骚动。

电影

飞行的霍华德·休斯2( 艾娃·嘉纳曾和霍华德·休斯在一次争吵中挥拳打落他两颗牙,成为好莱坞影视圈茶余饭后的笑谈 )

霍华德·休斯的传记电影《飞行员》12月17日公映,赶上了一个“传记电影季”。同期的还有叙述性学大师金赛的《金赛》、摇滚歌手鲍伯·迪伦的《飞跃海洋》、拳击教练法兰基·多恩的《百万宝贝》。但《飞行员》花了导演马丁·西科塞斯(Martin Scorsese)8年时间准备,扔了14份手稿。按照第15份拍摄的《飞行员》仍遭到批评:“除了模仿《公民凯恩》,就是不知所云。”(《纽约时报》)。按影评家David Edelstein的理论,拍传记电影是个吃力不讨好的活计。有几大毛病:主角命运早已注定,拍不出悬念;好用弗洛伊德那一套来解释人物的命运;既不敢放肆调侃也不能无耻赞美,没个性;演员除了背诵大段耳熟能详的台词,少有演出神韵的。《飞行员》全占了。

霍华德·休斯一直站在好莱坞的风口浪尖上。他的传奇已不是秘密。传记《孤独与狂欢》扉页上有这样的感叹:“任何人在一小时内都很难细说他的经历,他那传奇的一生,无论哪方面讲都会让一个自认为获得成功的人自愧不如、深感不安。”这似乎为传记电影打了死结。《飞行员》中无论飞行中的休斯如何惊险,观者都不担心,他死在自家床上,虽然形容悲惨,但尸骨俱全。

《飞行员》的第一个镜头:年轻貌美的休斯母亲为还是孩子、但已经成年的休斯洗澡。母亲目光迷离闪烁着爱的光芒;休斯羞涩、焦躁,但又享受这一刻。雾气打湿了母亲的衣裳,镜头长时间停留在她丰满娇美时隐时现的胸部。整个浴室弥漫着腾腾的雾气与乱伦气氛。之后镜头跳切,成年后的休斯在洛杉矶的酒会上像猎人一样向一个抽烟的女孩逼近,眉目之间净是渴望和玩世不恭。这很容易给人暗示:休斯一生都纠缠在无数好莱坞艳星、交际花、舞女身边,只不过是在寻找一位像他母亲一样的女人。这种用一点贯穿一生的手法乃60年前的《公民凯恩》所创立。查尔斯·福斯特·凯恩与霍华德·休斯都是美国的大亨级人物,前者的命运由“玫瑰花蕾”揭开,后者的线索则是“具爆破力的胸部”——休斯选择女人的标准像选择飞行器材一样严格,她们人人有对一流的乳房。拍摄电影《地狱天使》时,他对云朵的要求是“要像一只装满奶的大乳房”。

好莱坞喧嚣的20世纪20年代到崇尚流行的40年代,是令导演马丁·西科塞斯仰慕的20年,霍华德·休斯是这一时期公认最性感和最不可抗拒的男人。以休斯为描述对象,让马丁怀揣景仰,但休斯对婚姻的不忠、与政治的暧昧关联,甚至他时时流露的自闭乖戾,又是马丁不能回避的。马丁这样概括电影:“《飞行员》不是霍华德·休斯的博览会,却是复原与纪念。”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导演企图填补他对休斯的个人感情,与众人先入为主的印象之间的裂痕,这让《飞行员》看起来摇摆不定,霍华德·休斯在此更加神秘得让人难以捉摸。莱奥纳多·迪卡普里奥是继《纽约黑帮》之后第二次与马丁·西科塞斯合作,他在相貌上似乎足以出演休斯这位英俊的亿万富翁,影片拍摄前,他还与休斯的前妻、前助手分别会面。但迪卡普里奥身上的末路贵族气质让人感觉片中主角随时会死去。休斯盛年期的霸气被那张柔美的面孔冲淡,剩下的只是他在女人面前的忧郁与款款深情。女人在休斯身边永远是配角,而且数目繁多,其中最主要的一名是出演《简·爱》而闻名的女星凯瑟琳·赫本。扮演赫本的是凯特·布兰切特(Cate Blanchett)。她不仅没有完美的胸部,演技也总让人联想到《费城故事》。凯特出场的那刻:她吸溜着鼻子,猛甩那头红发,尖着假嗓放声大笑;她矫情的母亲坐在一旁,整个屋子堂皇华丽。这场面据导演马丁说是为了展现休斯对宫殿式酒会的厌恶,但凯特的出场还是不禁让影评家David Edelstein大呼:“整部戏在这儿毁了!”

不管如何,《飞行员》抓住了“飞行”和“胸部”,它们让休斯迷恋一生。电影一公映就得到金球奖最佳影片的提名。■

霍华德·休斯的4部传记

1.《孤独与狂欢》(Howard Hughes:The Untold Story)

作者一个是给梦露写过传记的传记作家Peter Harry Brown,一个是资深娱记Pat H.Broeske。依仗的材料是法庭记录、联邦调查局的报告和数以千计的小报文章。是有根有据,比较全面的休斯传记,梳理了休斯的一生。最引人注目的是书中5页的插图,近30幅与休斯有过关系的女星靓照,让人感叹人生竟如此不同。

2.《霍华德·休斯癫狂的一生》(Howard Hughes:His Life and Madness)

最规矩的一部传记。1979年Donald L.Bartlett和James.B.Steele编著。冷静地分析休斯商业帝国兴衰的缘由,当年的管理学佳作。但因为主角的与众不同,扉页上悬着耸人听闻的广告语:启迪人生的巨著。

3.《公民休斯》(Citizen Hughes)

1985年由《华盛顿时报》的专栏作者Michael Drosnin写就。以从休斯办公室盗取的资料为依据,披露了休斯与尼克松水门事件之间的纠葛。电影《飞行员》公映时再版,打的招牌是:电影《飞行员》主人公揭秘。

4.《我就是霍华德·休斯》(I Was Howard Hughes)

2003年的畅销书。作者Steven Carter自认休斯再世,假借他人之名,施以意淫,将休斯的一生写了一遍。虽然此书出版时被归入小说类,却被认为写出休斯的神韵。 飞行休斯霍华德飞行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