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去Nobu,我们去哪?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殳俏)

不去Nobu,我们去哪?0( Nobu主厨松久 )

最近听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抱怨Nobu的失约了,之前大张旗鼓的宣传到最后都成了泡影。我们期待的在外滩三号开张的Nobu,有酷感十足的厨师的Nobu,明星云集的Nobu,经常发生着不期而至的情色场面的Nobu,眼看这个神话即将抵达中国上海,但是又一下子灰飞烟灭了。

如果你还没有听说过Nobu,那可以把它当作传说中的奇迹餐厅之所在,那是因为一个餐厅可以做到什么样子,Nobu全都做给你看到了。想当年罗伯特·德尼罗一顿惊为天人的日本餐,开始了一场4年的江湖友谊,一边是怀着文艺青年般梦想的大明星,一边是默默无闻又牛到极点的小小日本厨师,而现在,Nobu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具神话色彩的餐厅,主厨松久则时不时穿着阿玛尼为他特别设计的工作服从纽约Tribeca区总店厨房出来,在晚宴前的派对上神情羞涩地接受一下崇拜他美食的众名流的热情马屁。老板罗伯特·德尼罗则傲慢不改,这餐厅永远都只接受提前3天的预定,其冷漠地丢下的一句话是:“在这里,你想看到多少大明星就看得到多少大明星。”而在Nobu,显然也不是仅能看得到大明星那么简单。在这里的客人不仅能看到詹妮弗·洛佩兹当年跟本·阿弗莱克的约会,薇诺娜·瑞德和钻石王老五吉米·法隆互喂生鱼片和清酒,甚至还发生过休·格兰特拿着价值30万美元的戒指跪地向赫莉求婚却遭拒绝的场面。难怪《欲望城市》的取景也青睐Nobu。

但现在的问题是,Nobu最终还是失约了上海,失信于一大群美食拥趸者和一大群八卦爱好者,还能有什么餐厅能像Nobu一般既提供出色的金枪鱼刺身和鱼子握寿司,又隐藏令人好奇的小道消息呢?要找一间传统的日本餐厅固然容易,但是喜欢时髦的人们,不去Nobu,我们还能去哪儿?

在上海,通过一条巨鹿路上的幽然小径,你可以发现“无二”,一个由废弃的话剧舞台改造的日本餐厅。名字取的是“独一无二”之含义,做的则是创意日本怀石料理。装修全用水泥和玻璃,布景全用枯草和白石,以突出禅的境界。开放式的厨房一样是极致简约,大厨在后面不时泄漏出些火光,让人觉得格外有趣。那里的牛肉寿喜锅容量小小,味道却可以称得上是在上海数一数二,调料则是根据最传统的日本寿喜锅调料做的,与别处略有不同。那里的生鱼片全都摆放成牡丹花形状,看着美,吃起来更新鲜。那里的石锅拌饭分银鳕鱼的和鳗鱼的,比起传统粗糙的石锅拌饭更加多了海鲜的细致感。那里的鹅肝煮萝卜是个大创意,鹅肝是法国菜里的好东西,而煮萝卜则是关东特色,两种不同的原料加在一起却是鲜上加鲜,嫩上加嫩。如果说Nobu的日本料理一讲究新鲜,二讲究形式美感,三讲究创意的话,那无二也都悉数做到,并且由于加进了怀石料理的元素,显得更加主题鲜明。幸运的客人,餐后则可得到关于寿司的书一册,实为老板自己撰写的传授日本料理制作心得的员工教材,但后来因为得到了行家的好评,遂加印数百,作为不可多得的礼物,又怕流落出去显得太滥,最终在加印完后毁掉了制版。想来这个老板的酷也跟罗伯特·德尼罗有的一拼了。而常来这里的客人往往是些机要人物,全因此处食物精美,环境又错落隐秘,适合重要的会谈。与明星云集的Nobu相比多了一份世故。

在北京,则有同样概念时髦的“隐泉”。一样是曲径通幽的感觉,总觉得和上海的“无二”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但菜式的口味则做得更年轻化一些,用餐方式也更有趣一些。比如自创寿司的概念是让客人自己创造喜欢的寿司口味,随意搭配,有点让客人领会日本料理万变不离其宗的意思。歌舞伎生鱼片则用到了难得的金枪鱼肚腩,摆得精彩纷呈,并为了迎合年轻客人讨厌繁文缛节的性格制作了已经调好芥末的酱油,只是不知道吃客们是否能够理会其中的苦心。而纸火锅更是让年轻人边吃边玩的东西,殊不知其原理是,任何盛东西容器的材质都会改变“锅物”的原来味道,只有纸能最大限度减低这一副作用。值得推荐的是什锦川炸,一共6种口味:鲑鱼奶酪、牛肉海苔、大虾、白身鱼、墨鱼、香菇。原本在日本街头到处都可买到的小吃,在这里也改头换面,多了几分姿态。如果说无二跟Nobu相近的是对传统料理精神的把握的话,那隐泉则是更富有Nobu的娱乐精神。大小明星来来往往,也许并不注重菜式的本身,吃得有趣就可以。而据说老板本身就是在美国长大的华裔滑雪明星,为提倡健康清淡的生活方式才开了这家隐泉,没有Nobu看国外名流,到隐泉来凑凑国内的热闹也是好的。■

不去Nobu,我们去哪?1

下一篇: 原汁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