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合作市场
作者:邢海洋(文 / 邢海洋)
( 股票市场是一个国家经济的晴雨表 )
2004年12月,海外市场可谓涨声一片,道-琼斯涨到了10800点,一个2002年来的最高位,等于破了三年半的价格纪录。这一破,市场意义非同小可,投资者等于认同了美国经济走上发展期。早在一个月前,通常的先导信号,代表技术股市场的纳斯达克已经破了纪录。两大市场的双重认定用市场的语言重述了美联储对美国经济的扩张论断。日本,这个低迷期长达一个年代的国家也宣布走出了停滞状态,日经225指数也在12月开始翘头,更不用说,西方的几乎所有市场都处于几年来的高位。
股票市场是一个国家经济的晴雨表,此言不虚。
12月19日是中国证券市场建立14岁的生日,当时,上证指数已经收在了1300点下方,不过,较之14年前,这个指数已经上涨了12倍。“我们用14年间走过了成熟市场几百年走过的历史”,如果是一年前、两年前或者更早一点的时间,肯定会有人这样自豪地回溯历史,不过,这次领导们却均表现低调。又过了一周,还是毫无起色,12月24日,指数收在了1285点,一个其实也并不怎么丢面子的点位,但整个市场,几乎找不到一点乐观的声音。甚至两年来不断引起讨论的各种话题也不再兴起,这个关系到一亿多人身家荣辱的市场连足球都赶不上了?球市虽不吸引人,球场外的花边却常是媒体津津乐道的大题目。
股市跌破1300点,选择了一种不与整个经济合作的方式。首任证监会主席刘鸿儒一语中的,他认为现在优秀大型企业都要求到海外上市,不在国内上市,造成国内市场上市公司结构得不到应有改善,市场行情不好,又进一步促进优质大型企业到海外上市,国内市场进一步恶化,投资者信心减弱,形成恶性循环。这样下去,中国证券市场很可能沦为一个“次级企业”市场。当然,次级企业组成的市场将无法全面真实地反映中国经济的发展状况。
要把优秀的大型企业拉回来,市场又面临着另一种矛盾,就是投资者的圈钱恐惧。第二任证监会主席周正庆提到的是妥善解决市场资金供求保持平衡的问题。在抽紧银根导致市场资金缺失的情况下,如果将来要发行大盘股,为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市场震动,一定要有相应合规资金进入股市。但合规资金入市了,市场还是继续下跌,把合规资金套进去,让合规资金做了冤大头,这又是一个问题。前两个月市场久盼保险资金入市救场,可没过多久,保险资金又减少了投资的额度,可见谁的资金,都不是出来做善事的。矛盾于是又踢到了投资者的跟前。周正庆又把问题归结为恢复投资者信心问题。
先恢复信心还是先拉大企业还是先引入合规资金,恐怕无论投资者还是管理层都给不出答案,于是方方面面的矛盾还是死结,非要现任的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来解决,解决的方案,于是又回到了“国九条”。他认为,当前仍存在着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还需要“下大功夫”。这些功夫,有些已经下了,比如旨在保障流通股东利益,消除国有股“一股独大”的分类表决制度,12月22日在首旅股份上首次实行。但在这个现实与网络结合的股东大会上,共有431万社会公众股股份参与表决,占公司7000万社会公众股的6.2%,431万决定了70万的命运,不能不说这个新生事物是落落寡合,处境可悲。根据证监会的规定,上市公司向社会公众增发新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向原有股东配售股份等重大事项,必须经全体股东大会表决,并经参加表决的社会公众股股东所持表决权的半数以上通过。社会公众却无兴趣行使手中的权利,说明的恐怕就不是简单的制度设计问题。有人认为,市场处于僵死状态,无论什么政策,恐怕一时都难以奏效了。
市场假寐了,其实正是出台政令方案,大刀阔斧改革的好时候。最近市场传言,证监会将对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进行修订,其中包括盈利公司不分红利须详细说明原因;上市公司前10名流通股股东之间,以及前10名流通股股东和前10名股东之间存在关联关系的,应予以说明,这就使得庄家控制上市公司股权的关系将“现形”;对于公司与关联方共同对外投资发生的关联交易,应予披露,这就减少了上市公司可能的财务造假行为。
但证监会所能做的,似乎也只能是这些了。上市公司股权分置、全流通等深层次的矛盾并没有解决,也不可能靠发几个文件解决。最近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一个博士统计出的数字是,中国上市公司的丑闻率是16%,比美国高出16倍。在这样一个缺乏诚信的市场上,没有足够的法律威慑,制度不过是摆设。无怪乎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离开市场,而市场,也在恶性循环中有沦为“次级”市场的隐忧。国际上,一个4年的大熊市是极为罕见的,除非是市场本身出了问题。而在我们这里,先是STAQ之类的中小级别市场淹没无闻了,现在,上证指数的反弹越来越微弱,倘若真和国民经济脱节,将是我们这个未来世界第一的经济体的悲哀。■ 合作股票市场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