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制手机的2.0时代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老尚)
“对于疲惫的信息产业来说,下一次模式的突破靠的是‘社会运动’,而不是原来单一概念中的产品”,这是霍华德·莱因古尔德在他那本《聪明暴民:下一轮社会革命》中的诉说。这句话被欧洲的电信巨头沃达丰引用去了,用来注释沃达丰所开创的定制手机模式。在欧洲,手机生产商并不是手机生意里的主导者,恰恰电信运营商掌握着越来越多的权力和资源。中国移动通信正在试图模仿沃达丰给手机业所带来的定制革命,与日本NTT DoCoMo的i键、欧洲的沃达丰和Orange 一样,中国移动的定制手机也试图在软件上带来不同。
今年5月中国移动第一批定制手机的出现,不仅仅是让客户惊讶于自己的新手机外壳上出现了“全球通”或“动感地带”的图标,更关键的是定制手机模式让原来各个独立品牌的手机,在移动通讯价值链上产生了飞跃。定制手机提供使用方便、应用丰富的多种定制终端选择。定制的关键在于这些手机均为全球通或动感地带的客户专门设置了人性化的菜单,非常便于理解和使用;并且针对相关移动梦网的数据业务设置了一键(MO键)上网。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质,是中国移动开展定制手机的终极目标。
实际上如果你有机会去欧洲、北美或者日本,就会发现定制手机的影响力有多大了,很多时候你在北美发现蓝色AT&T的各类手机,或者在法国用上橙色标志的Orange手机,这些都是定制手机在全球流行的前辈。而中国移动定制手机也延续了这种符号学的记忆,从分‘全球通’、‘动感地带’等品牌过渡到统一按‘中国移动通信’定制,红色的标识鲜明而有特色。
中国移动似乎并不满足于第一批定制手机的范围,在通讯展结束后第二批定制手机悄悄出现在手机销售渠道中,与第一次的定制一样,中国移动的标志被凸现出来,醒目得甚至盖过了原本手机生产商的品牌。除了摩托罗拉设计的里程碑意义的超薄V3和A780等一贯倡导Linux操作系统的手机外,诺基亚和索尼爱立信的Symbian系统仍然是手机潮流的主角,而多普达借助微软的余温,第一次让与个人电脑有极大血缘关系的智能手机也实现了定制化。
摩托罗拉的手机设计师克里斯·阿兹罗斯很有可能成为中国移动第二轮定制手机中的宠儿,他所设计的V3被视为不计成本的疯狂作品,试图创造手机轻薄的奇迹。“如同两年前摩托罗拉设计出转盘形式的V70一样,V3很有可能成为3G手机时代来临前,极致手机设计中的最后一个里程碑。”
值得注意的是第二轮定制手机俨然顺应了拍照手机的潮流,诺基亚7610这样的百万像素定制手机并不是独一份,日本手机潮流所流行的百万像素拍摄功能,一夜之间成为了新一轮定制手机中的普及项目。鲍勃·思乌蒂在美国《mobile》杂志上针对拍照手机的诞生专门写了一大篇分析,“虽然拿着手机随处乱拍照有些无聊,但是年轻人无所事事的图好玩,恰恰适合将数码相机装在手机上才是全球性的潮流”。这股潮流无疑将极大促进彩信等视频技术的应用。《PC Magazine》专栏作家德沃尔夏克针对拍照手机的摄像功能评价道:“3G几年来一直只是一个听得到看不见的名词,而现在所有的手机生产商和所有的移动运营商都已经坚信,安装在手机上的摄像机将是让3G进入普通人生活的最佳应用。”
借助微软在操作系统上的优势,Dopod 818和565则试图开创智能手机的新标准,这对于那些搞不明白PDA手机概念和整天围绕电脑工作的慵懒者而言,818和565则延续了微软操作系统的共同性,对于第一次接触定制手机形式的用户而言,将信息随身携带已经不再是移动存储的概念了,随时随地的信息共享和充分交流,互联网上的MSN已经跨越短信时代的传统,这让我们已经隐约看到了3G 的影子。
对于定制手机模式的怀疑者而言,更充分地展示“按需定制”,成为定制手机升级到V2.0的原因。根据按“需”定制的特点,客户可通过“中国移动服务”的菜单,随时获取新闻、天气、财经报告等重要资讯。在定制手机2.0版本“我的收藏”菜单里,下载的游戏和程序、图片、铃声以及彩信贺卡等所有文件,均被分门别类地妥善收藏。动一动手指,便可在“客户服务”菜单里轻松查询话费积分,咨询各种业务。
被誉为手机之父的马丁·库柏总是喜欢炫耀自己1973年发明手机时的艰苦,毕竟将2000个零件组装起来也要废不少功夫。如果说马丁·库柏开创了手机基本的通话模式,那么运营商与手机终端生产者来定制手机,则让我们看到了移动通信未来的一角。
中国移动定制手机精选最新科技和时尚的尖端手机,代表手机流行趋势一功能多而强大,支持所有中国移动提供的数据业务。无论你喜欢新奇时尚的手机,尖端科技型的手机,还是经典商务型的手机,丰富的选择总有一款适合您。对中国移动的广大客户而言,一切皆“为我定制”。
新奇时尚型
尖端科技型
经典商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