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巨头患上“裁员病”

作者:李三

(文 / 李三)

汽车巨头患上“裁员病”0

在波鸿和吕塞斯海姆,上街游行的人数达到5万人  

今年戴姆勒-克莱斯勒和大众先后宣布缩减经费,现在又轮到欧宝了。

10月14日,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通用汽车公司终于做出了如何重组其亏损的欧宝(Opel)、绅宝(Saab)和沃克斯豪(Vauxhall)业务的决定,其中,成本高昂的德国工厂将成为裁员的首要目标。通用汽车公司欧洲分公司发言人在声明中说,它计划于未来两年内裁员1.2万人,并力争在2006年底之前将其每年的运作成本削减6亿美元。此次裁员将全部在德国的工厂进行,90%的削减资产的工作将在2005年开始进行。

通用汽车欧洲公司董事长亨德森说:“自1999年以来,通用欧洲公司就一直亏损,而且目前也没有迹象表明经济状况会在来年出现实质性转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除了采取强硬措施保证长期运作之外,别无选择。”通用汽车在欧洲的业务亏损总额超过20亿美元。

标准普尔评级服务机构(Standard&Poor's Rating Services)也于10月20日将通用汽车公司及其有关实体的长期信用评级降至BBB-,这是投资级别的最低等级。此前一天,惠誉评级(Fitch Ratings)降低了通用汽车公司的评级,降级信用评级可能增加该公司的借贷成本。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这组企业数据,正是通用管理层做出裁员计划的依据。目前,通用在欧洲市场上的11个城市雇用了6.3万名员工。

反抗最激烈的是通用公司计划中要被裁员4000多名工人的德国波鸿。10月14日,欧宝公司的工人们放下手里的工具离开生产线,并堵上了生产车间的大门,阻止运送零部件的车辆通过。工人们说,他们不是在罢工,而是要维护自己的知情权。一位工人说:“我们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了。我们只能抵抗和怀抱期望。”

10月19日,欧宝工人迎来了同业兄弟的声援。德国保时捷工会派出一辆满载工人的大客车北上波鸿,加入罢工的行列。科隆的福特工人赶来了,汉诺威的大众也没有落后。工人们举起的标语牌上写着:“今日你们被裁,明日轮到我们!”

10月20日“行动日”的抗议活动主要集中在德国两个欧宝汽车厂所在地——波鸿和吕塞斯海姆。在这两个城市,上街游行人数达到了5万人。此外,从葡萄牙到波兰,从西班牙到瑞典,全欧洲的欧宝员工都声援德国工人。

在董事会发布消息的当天,通用汽车公司欧洲工会的领导人也集中到德国具有影响力的IG Metall工会在法兰克福的总部,紧急磋商对策。在这场劳资对抗中,代表职工利益的企业监理会的成员们昼夜轮流值班,为工人们演讲和提供最新消息。工会代表表示,他们同意采取措施削减成本,但理应通过谈判得出一个各方可接受的解决方案,并尽量减少被裁减员工的数量。

欧宝大裁员,牵动了整个城市的神经,就连周末观看德甲波鸿队主场比赛的球迷都在足球场内打出了声援欧宝工人的标语。

汽车巨头裁员大事记

2003年10月,福特汽车宣布在全球裁减1.2万名员工,占该公司全球35万名员工的3%。

2004年2月,通用汽车公司发言人凯瑞·克里斯托夫在接受采访时说,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里,他们已经在美国裁减了4400名白领合同工人,相当于该公司合同员工总数的1/3还多。他介绍说,通用2000年时在美国拥有16000名合同员工,到了2001年底这个数字变成了12000名,现在就只剩下7500名了。

2004年3月中旬,德国大众汽车宣布—系列裁员计划,将在今后两年内节省20亿欧元,并削减5000个职位,其中半数在德国。

2004年5月底,日本三菱汽车宣布,为实现公司重组计划,决定要求1200人提前退休。今年2月,三菱宣布将裁员9500人,以期经过重组恢复元气。

2004年7月,戴姆勒-克莱斯勒也宣布,将裁减1万名左右生产豪华轿车奔驰C、E和S系列轿车的工人,并关闭在德国的一家车厂。后由于劳资谈判成功,裁员未果。

真正的罢工还没有开始——专访德国工业工会波鸿地区主席

在“行动日”过去的第二天,终于找到了德国工业工会波鸿地区主席克兰布拉姆(UHRIKE KLEINEBRAHM)女士,处在“欧宝公司罢工事件”漩涡里的工会负责人,她曾直接组织劳资双方进行调停。在电话里,她的语速比一般人要快,语气非常果断。克兰布拉姆说:“美国底特律通用总部的高层管理者应当对这个事件负责任,还有,德国欧宝高层一直拒绝对话也是导致事态扩大的直接原因。”

三联生活周刊:导致这次欧宝波鸿工人罢工的原因是什么?

克兰布拉姆:波鸿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厂隶属于美国通用汽车,是欧宝在德国的一个工厂。10月14日,美国通用汽车宣布在德国削减12000员工,波鸿的4200名工人将被裁减,这个数字相当于波鸿工厂现有员工的80%!如此大规模地裁减员工,事先又没有与工会和董事会通报,这严重违反最基本的劳资合同法。我们当然有权利要求欧宝公司德国总部和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做出解释。

三联生活周刊:欧宝的工人们于是就采取了罢工?

克兰布拉姆:我澄清这样一个概念,虽然波鸿欧宝的工人暂时放下了手中的工作,有的只有几个小时,有些工人可能放弃工作几天,但这样的行为还不能算作罢工。按照德国法律规定,如果工人拒绝工作是要受惩罚的。现在的情况是,工人们认为,公司发展前景的知情权被无视了!

三联生活周刊:整个欧洲欧宝公司的工人都放下手中的工作声援波鸿的工人?

克兰布拉姆:10月20日,在工会的倡导下,我们举行了一个声援波鸿工人的“行动日”,有5万多名欧宝工人参加,目的是保住工人们的饭碗,同时也是捍卫德国汽车制造的地位。波鸿的制造厂是生产轮轴和排气管的,其他欧洲厂,比如比利时、西班牙、波兰、瑞典甚至巴西等工厂都需要波鸿生产的这些零件,没有这些零部件,他们根本没有办法继续工作。

三联生活周刊:通用汽车公司决定裁员,是因为近年来欧宝汽车的销售业绩一直不好?

汽车巨头患上“裁员病”1

资本利益与工人合法权益之间的矛盾是个长久的问题  

克兰布拉姆:可是据我所知,欧宝波鸿工厂现在的开工率在90%左右,也就是说,通常要投入90%的能力生产轮轴和排气管,根本不存在没有需求的事情。实际情况是,由于欧宝德国总部和美国通用汽车管理层无能,没有及时推出更新产品。在欧洲,特别是德国,使用柴油发动机的轿车销售占到很高比例,但由于通用汽车公司高层没有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所以市场份额不断下降。

三联生活周刊:德国工人工资比较高,这是否也是导致裁员的一个原因?

克兰布拉姆:这个说法外行听起来似乎有道理,但是工人的薪水在整个汽车生产中的比例只有17%,其他一些比工资更重要的构成是能源、原材料,甚至汇率的变化等等。无论如何,通用不能因为自己管理层的无能就随便解雇工人。

三联生活周刊:听说现在劳资纠纷已告一段落,工人们渐渐又开始复工,是这样吗?

克兰布拉姆:是的,工人们已开始恢复工作,但劳资纠纷还远没结束,到现在为止,我们工会方面还没有得到德国欧宝总部和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任何说法,他们的管理人员到现在为止也没有出来与工人见面。

工作虽然已经恢复,但谈判才刚刚开始,作为工会,我们会及时给工人们通报最新情况。欧宝公司董事会也有工会代表,即使最终还是要裁员或者出售整个工厂,也必须提前给工人们一个说法。工人的利益,比如重新就业需要的培训、解除劳动合同后工人的保险保障等等,都必须按照法律程序进行,不然的话,真正的罢工会立即开始。

汽车业为何出现危机?

曾被德国工业引为自豪的汽车业为何出现危机?分析人士认为,近年来欧元汇率上升,劳动力成本升高,钢铁和能源的价格太贵,欧洲汽车市场疲软造成竞争加剧,而戴姆勒-克莱斯勒、大众和通用等汽车公司不同程度地在产品策略及费用结构方面出现失误,这些因素都是导致汽车巨头纷纷做出裁员决定的原因。

以德国奔驰和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重组为标志,上世纪末各大汽车公司间一通“洗牌”,形成了“6+3”的新格局:即通用汽车、福特、戴姆勒-克莱斯勒、大众、丰田、尼桑-雷诺等六大集团和本田、宝马、标致三大独立公司。新格局确实产生了一定效果,尤其是加快了汽车技术发展,也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了市场渗透的目的。新格局也带来新矛盾,两个公司职能相同的部门在管理上势必会有冲突,再者,由于分工更细,生产技术的提高势必带来工作岗位相对过剩。因此,每一次大重组都会出现一次大裁员。

与此同时,各大汽车公司产能放空,汽车市场的产量过剩现象日趋严重。据资料显示,去年全球汽车产量过剩已达到1000多万辆。统计显示,尽管各汽车商纷纷推出优惠方案,美国8月份新车销售仍比去年同期减少124%日本丰田和本田等公司的销售均告走低。在欧洲市场,大众汽车销量也大幅度下降。国际汽车市场的利润率下降和市场的供大于求,更加剧了裁员力度。

上一篇: PS的青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