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盗罗宾和福尔摩斯

作者:曾焱

(文 / 曾焱)

侠盗罗宾和福尔摩斯0

勒布朗VS柯南道尔

如果书架上没有一套《亚森·罗宾》,就算不上真正的侦探迷

法国电影院线10月推出侦探新片《亚森·罗宾》,和同档期上市的新片相比显得人气不同一般。该片主创阵容引人瞩目。导演让·保罗·沙洛美2001年执导票房不俗的科幻悬疑片《卢浮魅影》,女星苏菲·玛索担任女主角为他助阵。新片的女主角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马斯同样是大牌明星,曾在《英国病人》中出演优雅的考古学家夫人嘉芙莲。但除了明星的吸引力之外,故事是法国观众更感兴趣的部分。电影根据法国著名侦探小说作家勒布朗的作品改编,主人公“绅士大盗”亚森·罗宾(Arsene Lupin)名闻天下,又称“侠盗罗宾”,在世界侦探小说迷的心目中是可以和英国福尔摩斯比高低的经典人物。勒布朗百年诞辰就在明年,电影则抢先一步点燃了罗宾迷们的热情。新片上映期为10月13日到19日,票房统计还没有出来,但据说前往罗宾“家乡”上诺曼底地区漫游探访的侦探小说迷已经增加了不少。

侠盗罗宾和福尔摩斯1

柯南道尔

罗宾出世

侦探小说迷们关于福尔摩斯和侠盗罗宾的瑜亮之争,由来已久。一般认为1890~1920是侦探小说的古典黄金时期,代表作家就是英国的柯南道尔和法国的莫里斯·勒布朗。更加杰出的西默农和他笔下的梅格雷探长属于开领现代侦探小说的人物了。至于女侦探小说家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波洛探长,诞生于1920年,该算作梅格雷的同龄人,和福尔摩斯、罗宾同台竞技的可能性不大。

侠盗罗宾和福尔摩斯2

埃特勒塔悬崖(Etretat)是罗宾迷寻访的第一站  

1905年罗宾作为文学形象问世的时候,福尔摩斯已经探案19年,刚刚从本土风靡到法国,带去一波读侦探小说的热度。柯南道尔的稿酬在五年间翻了近400倍,刊载他小说的英国杂志《海滨》更是印数暴升,在欧洲大出风头。法国出版界觉得侦探小说有利可图,于是着手搜寻本土写手,希望也能赚上一笔。勒布朗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被推出来的,那时他已经41岁,是一家报社的记者,有个出版商朋友拉菲特(Laffite)办了一本杂志《我都知道》,为了打开销路,央求勒布朗帮他写侦探小说连载。勒布朗当时的志向是成为福楼拜或者莫泊桑式的严肃作家,而且奋斗多年之后,离目标已经不是那么遥不可及。他生于诺曼底地区首府卢昂,那里也是福楼拜和莫泊桑的故乡,据说福楼拜当医生的父亲就曾为他母亲接过生。勒布朗家境很好,父亲是当地有名的造船厂老板。他上了最好的学校,高中毕业后却不愿意继承父亲的工厂,一心要写作。他借口到巴黎大学读法律,其实是躲在那里写小说。在1900年谋到记者职位之前,勒布朗已经出版了好几部作品,有长篇,也有短篇心理小说,评论界十分看好,称他的文字“俨然就是莫泊桑”,可惜读者对他并没有什么印象,自然也就缺少他所希望的名气。面对好友的请求,他有几分迟疑,最后推脱不过,搜肠刮肚设计了一个有法国特色的浪子侦探,写了第一篇《亚森·罗宾被捕》,没想到读者反响热烈。第二篇《亚森·罗宾逃狱》在杂志上推出后,更加轰动。1907年,他完成了以亚森·罗宾为主角的第一本完整意义上的小说《绅士大盗亚森·罗宾》,一个和福尔摩斯一样料事如神的法国式侦探“侠盗罗宾”从此正式在世界侦探小说史上占据了经典地位。该系列前后写了26本,从文学形象上来看,罗宾和福尔摩斯真的截然不同,正是人们印象中法国人和英国人之间的差别。罗宾亦正亦邪,最初是个行侠仗义的大盗,外兼业余侦探,专门作弄贵族和昏官,后来非常解气地当上了巴黎警察厅长。他不像福尔摩斯那般严肃古板,破案抽丝剥茧,他的特点是神出鬼没,化装术一流,最擅用的破案武器不是科学推理而是心灵特性,常常以罪犯的作案心理来做模拟,破起案来妙趣横生。读者最爱罗宾使坏的功夫,经常破完案再作弄警方一把,并且时不时能遇到浪漫的爱情,比福尔摩斯更有男人味道。很显然,法国人从一开始就如此狂热地追捧侠盗罗宾,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和英国人叫板,勒布朗心领神会,幽默地迎合了一把。1908年系列小说第二部出版,他编了一个《亚森·罗宾大战福尔摩斯》的离奇故事:罗宾故意连续作案,迫使无能警长将名探福尔摩斯和助手华生请来法国协助破案,双方几经斗智,最后还是罗宾技高一筹,让福尔摩斯的巴黎之行无比惆怅。

法国侦探小说

由于德国人缺少用小说破案的天分,西方侦探小说从19世纪开始,基本上就分为英语系和法语系两大流派。虽然法国人和英国人叫劲,但侦探小说的发明专利权其实和他们两家都没有关系,应该归于美国19世纪鬼才作家爱伦·坡。也许因为他写的是巴黎侦探和在巴黎发生的探案故事,法国人倒是更愿意把爱伦·坡看作自己人。

爱伦·坡一向被认为是一个纯文学作家,西方颓废派文学的创始人。他只活了40岁,在31岁到36岁期间突然中止诗歌写作,埋头创作了一组侦探小说,基本上一年一部。在他笔下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侦探形象——奥古斯特·杜宾,靠遗产生活的法国名门之后,好奇的记者,想象力和分析能力超群,最大乐趣就是呆在黑房间里思考问题,对外面发生的疑案充满了兴趣。在这五部小说里,爱伦·坡设计了五种不同的探案模式:《莫格街谋杀案》以巴黎街区为背景,案子发生在一件密室里,过程扑朔迷离,结果却异常简单;《玛丽·罗杰特神秘案件》是严密的古典推理,《金色甲虫》用破译密码的方式破案,《你就是杀人凶手》依靠死人开口的心理战术,而《被盗窃的信》则有以后侦探小说用的最多的手段:最明显的事实,往往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证据。1852年通过法国诗人波德莱尔美妙的译笔,爱伦·坡的侦探小说传入法国,深受欢迎,甚至被读者当作法语侦探小说的起源。

侠盗罗宾和福尔摩斯3

爱伦·坡

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法国侦探小说出现在1855年。一个叫做巴巴拉的人写了本《红桥谋杀案》,情节和安排都中规中矩但影响有限。八年后,加伯利奥(Emile Gaboriau)出现了,他也是记者,酷爱爱伦·坡的侦探小说,于是模仿《莫格街谋杀案》写了法语版的《红色案件》,小说刊登之初反应平平,三年后重新见报反而轰动一时。和爱伦·坡一样,他也只活了41岁,但写了26部侦探小说,被尊为“法国侦探小说之父”。另一个在法国侦探小说史上占据重要位置的,是勒布朗的同代作家、记者勒胡(Caston Leroux)。他没有像勒布朗那样,创造出一个代表法兰西民族的名探形象,所以也就没有得到他那样耀眼的声名。但是如果单论作品,勒胡对法国侦探小说的贡献并不在勒布朗之下。他的作品大多将恐怖和爱情糅合在一起,而故事发生地点经常是气氛异常庄严的场所比如歌剧院、学院和城堡等。1911年他写成的《歌剧魅影》到今天仍然是最经典的文学作品之一,1982年经著名作曲家韦伯改变成舞台剧,在全世界长演不衰;他的另一部代表作《黄色房间的秘密》,则被后来的侦探小说家推崇为“历史上最好的侦探小说”、“密室推理作品的精品”。“密室推理”是侦探小说一个重要种类,爱伦·坡的第一部侦探小说《莫格街谋杀案》就是其雏形。案情往往发生在一个完全封闭的空间,作者先创造出逻辑上的完全不可能,然后再从中寻找思维破绽。日本是20世纪世界侦探小说创作和出版大国,“日本侦探小说之父”江户川乱步最欣赏的作品就是《黄色房间的秘密》,认为它是“密室推理”迄今最完美的设计。

侠盗罗宾和福尔摩斯4

勒胡1927年就死了。勒布朗则一直写到1941年77岁高龄才封笔,同年去世。如果不将用法语写作的比利时作家西默农硬算在法国名下,在勒布朗死后确实就没有超越他的法国侦探小说家了。以他作品绵延的时间以及数量,侠盗罗宾见证了将近半个世纪的法国社会。故事有时发生在巴黎,有时在西班牙古堡,但更多时候是作家熟悉的家乡诺曼底。1918年,勒布朗在离莫泊桑故居只有几百米的地方买了一块地,建成一座“罗宾葡萄园”,他在那里写了16部作品,其中有深受读者喜爱的《棺材岛》、《虎牙》、《碧眼少女》,以及2004年被改编成电影的这部《卡格利奥斯特罗的女伯爵》。卢昂-迪耶普-勒哈维一带有奇异的海景和神秘古堡,是勒布朗喜欢为罗宾安排的漫游之地,他在《神秘屋》里写到的埃特勒塔悬崖(Etretat)就位于这个三角带。Etretat也是画家莫奈最迷恋的海景,画了多张作品,所以沙滩上作家和画家的名字被列在了一起。现在那里是罗宾迷们寻访罗宾的起点。侠盗罗宾和福尔摩斯5

侠盗罗宾VS福尔摩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