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电子邮件之父:已经改变的和将要改变的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尚进)

专访电子邮件之父:已经改变的和将要改变的0

大卫·克罗克 

专访电子邮件之父:已经改变的和将要改变的1 

电子邮件成为信息时代的符号  

大卫·克罗克(David H.Crocker)在70年代为ARPA网络研究机构工作时,逐步开发了电子邮件系统的雏形,并且在80年代发明了商用的电子邮件系统。为此,2004年的IEEE(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授予他互联网贡献奖,于是电子邮件之父的名号由此得来。近十几年间民用互联网的发展,电子邮件首当其冲成为了人人皆用的信息时代标志,为此本刊记者对大卫·克罗克进行了专访。

三联生活周刊:电子邮件对今日世界的改变无须置疑,您在30年前想过会有如此影响吗?

大卫·克罗克:我在1973年开始为ARPA网络研究机构工作,那时候我还是个小伙子,互联网还是试管里的细胞婴儿。如果我告诉你,当时开发电子邮件的雏形都被军方要求保密,估计现在不会有人相信。80年代电子公告牌的兴起,一下子让我看到了人与人利用网络进行交流的渴望。但即便在1982年以前,我也难以想象电子邮件会成为人人必备的工具。1982年9月的科幻电影《巴萨洛的未来》让我灵机一动,当时电影讲一群地球移民去人马座,利用相对论原理,飞船的速度已经超过了光速,但是信息传递的速度却没有飞船快,于是人们的沟通成了问题。我当时想,这不就是地球的现实吗,寄一封信还不如自己直接开车送去快。不得不承认,电子邮件确实在近10年间彻底改变了地球,人人都有电子邮件成为了信息时代的符号,如果在1995年你的名片上有电子邮件的地址,那曾经是非常值得炫耀的事情。

三联生活周刊:那么在您看来,电子邮件改变了这个世界的什么呢?

大卫·克罗克:商业,电子邮件让那些相信秘书能够解决一切的商业精英们意识到,自己动手也能够解决一切问题。再有就是让邮局变成了速递公司。很多人都称赞电子邮件的出现,改变了世界的效率,让两个素不相识的人也能够一下子联系起来。但在我看来,电子邮件改变了人类社会追求自然平和的田园生活方式。我不停地听到我的亲属向我抱怨,出差一周积压的电子邮件就要用5个小时来处理。这10年以电子邮件为代表的互联网文明,对于传统人类文明造成的冲击已经如此之大,那么未来技术的即时通信技术,将让凡胎肉体的人类如何适应?

三联生活周刊:目前电子邮件的发展在您的预料之中吗?

大卫·克罗克:垃圾邮件的泛滥让我伤心不已。尽管全球所有的商业邮件提供者都在高呼反垃圾邮件技术,同时各国都在设立相关法律,但是垃圾邮件依旧源源不绝。亚洲,尤其是中国被视作全球垃圾邮件的集散地,这是很让人头疼的问题。在9月初我看到雅虎、微软、美国在线、EBAY和中国互联网协会一起签署谅解备忘录,共同向垃圾邮件宣战,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在帮助全球向垃圾邮件宣战。雅虎的多重反垃圾邮件机制可以说是目前最有效的手段,反垃圾邮件技术能够成为一项社会普遍采用的技术标准,才能行之有效地对抗这些信息时代的垃圾出现。

三联生活周刊:电子邮件这项改变世界的技术未来将向何处发展?

大卫·克罗克:在我看来,邮件世界是信息岛中间的交互活动最少的,但又隐蔽存在最多威胁。很多人认为垃圾邮件的泛滥将终结电子邮件时代,在我看来,未来的世界如何更简单安全地进行信息沟通才是关键,没有人在乎是电子邮件,还是用语音信箱。建立一套有效的信息社会沟通信用才是关键,就如同银行在经济上建立的个人信用机制一样。信息时代人与人沟通也应该有这样的基础,传统电子邮件的泛滥是基于互联网的爆炸发展,这时我们回过头才会发现,原来信息文明在本质上与16世纪的飞鸽传书没有区别。

三联生活周刊:什么技术将有可能替代电子邮件呢?

大卫·克罗克:目前大量流行的即时通讯软件很有可能成为电子邮件的终结者,即时通讯工具让网络交流的速度从原来电子邮件的等待状态,一下子跃升到一问一答的速度。在英国已经有26%的企业将MSN或者雅虎作为企业办公的工具,早上人事部门根本不设立考勤卡,即时通讯工具就让老板能够一目了然谁没开始工作。也许到时候人们就会怀念电子邮件时代的节奏了,就如同今日人们怀念50年代慢悠悠的办公室生活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