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模仿秀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袁越)

高级模仿秀0

这个只有两分钟长的动画是今年夏天美国互联网上最热门的东西 

高级模仿秀1 

阿尔·扬科维奇  

“咚嗒嗒滴答,咚嗒嗒滴答”——随着班卓琴奏出的一段熟悉的旋律,电脑屏幕上出现了布什的头像,他对着克里唱道:

这是你的土地

这是我的土地

我是德克萨斯州的猛虎

你却是个自由派的懦夫

接下来克里也在同样的旋律伴奏下回骂布什,这段旋律完全抄自美国的“第二国歌”《这是你的土地》(This Land is Your Land),这首歌就像我们的《东方红》一样,虽不是国歌,可流行度却一点也不比国歌差,美国人大都会唱几句。

当然唱歌的不是真的布什和克里,而是计算机做出来的动画。这个只有两分钟长的动画是今年夏天美国互联网上最热门的东西。自从7月19日它在一个独立动画网站JibJab.com上出现以来,全世界已经有超过两千万人观看了这个动画。该动画的制作者是一对名叫斯皮里(Spiridellis)的兄弟,两人在位于加州圣塔莫尼卡市的家中创作出这个动画,结果发布第一天就把自己的服务器给整瘫痪了,不得不转移给一家专门做短片传播的大网站Atomfilms.com。美国老百姓纷纷把动画的链接伊妹儿给同事,那几天许多公司的个人计算机上都放出了这首熟悉的曲子。结果该网站第一天的点击数就达到了100万,创了纪录。当初两兄弟真应该把歌词改成“这是你的互联网,这是我的互联网,互联网属于我和你”。

像这个动画一样依靠互联网传播的文化事件已经发生过多起,不值得大惊小怪了。我感兴趣的是这首歌,这是一首典型的parody歌曲,这个词没有简单而又准确的中文译名,可见这种类型的歌曲在中国很少见。《新英汉字典》上对这个单词的解释是:“(为嘲弄某作者或作品而作成的)模仿滑稽作品。”这个定义最核心的地方是“模仿”,因为parody不同于一般的原创滑稽搞笑歌曲,它的诱人之处在于模仿别人的作品(一般是旋律),却把内容改头换面,成了一首完全不同的歌。

Parody歌曲是有自己的标准的。真正优秀的parody歌曲一定要像原歌,不但发音像,就连词性都要对仗工整。在“像”的基础上,歌词当然越搞笑越好。因为有原歌词的限制,parody歌词其实是很难写的,可以说是一种“高级模仿秀”。

世界各国的传统民歌里都有parody 歌曲,美国在继承发扬这一传统方面做得最好,很多民歌演出都能听到parody歌曲。以笔者最近参加的费城民歌节为例,该民歌节的司仪就是一个唱parody的高手,乐队换场的时候他就会来上一段,每每让在场听众笑疼了肚子。费城民歌节还专门有一个parody主题音乐会,一个名叫“达芬奇的笔记本”(Da Vinci's Notebook)的无伴奏四人乐队居然打起了鲍勃·迪伦的主意。他们把迪伦那首《像一颗滚动的石子》改成了parody,那句著名的问话“How does it feel?”被改成了“Ally McBeel”。当全场观众被乐队指挥着齐声喊出这位著名电视明星的名字时,那场面实在滑稽透了。真不知迪伦看到了会做何感想?

事实上,很多艺人都会感觉不爽,于是他们纷纷拿出版权法作为武器,抵制这种模仿。JibJab公司的这首动画作品就被《这是你的土地》的出版公司Ludlow告上了法庭。美国版权法对parody的权限有着明确的规定:parody作品讽刺的对象必须是歌曲本身,不能用它来说别的事儿。而且,不经原作者同意的话,不能做商业演出。JibJab公司反驳说,这首歌原来就是讽刺所谓“大一统的美国”的,这首歌讽刺的也正是现今严重分化的美国,并不违背版权法。双方舌战的结果是庭外和解,JibJab把收入的20%捐给了原歌作者伍迪·格思里基金会,作为补偿。

现在想来,如果这首parody的演唱者是“怪人”阿尔·扬科维奇(Weird Al Yankovic)的话,兴许就不会惹来这么多麻烦了。这个扬科维奇是美国parody歌曲最大的明星,许多歌手都以自己的歌被他选中为荣。他曾把迈克尔·杰克逊的《住手》(Beat It)改成了《吃它》(Eat It),把麦当娜的《像个处女》(Like a Virgin)改成了《像个外科大夫》(Like a Surgeon),这两首歌都受到了歌迷广泛的欢迎。不久前,痞子阿姆拒绝让扬科维奇改编自己的歌曲,这个消息让很多歌迷不满,他们的理由是:流行歌曲本来就是一种娱乐,何必太当真?

确实,中国的流行歌手们都太把自己当回事了,我只在一些相声作品里听到过一些拙劣的parody,却不记得有任何歌手当众演唱过。如果哪位歌手能带个头,把崔健、罗大佑给“搞”了,肯定能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