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第一部手机小说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孟静)
千夫长实在不能算一个有影响的作家,在今年7月之前,他的长篇小说虽然进入过畅销排行榜,但也仅限于广东地区。但是在7月10日这天,广东省作协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外推荐他的新作《城外》。在会上,千夫长表示,将不会把小说交给传统出版社和书商,而是以竞标的方式拍卖给手机短信运营机构。最后,一家叫华友世纪的通讯公司以18万元的价格拿到了小说的版权,包括SMS短信,WAP手机上网和IVR语音业务等版本。千夫长和华友世纪的副总裁王筱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表示:《城外》的意义就在于它是中国第一个手机小说,它也将在8月底与拇指族见面。
手机小说的市场前景
手机小说和我们经常接受的短信段子不同,它是以每天固定发送的形式,由读者付费接收,也可以通过语音信箱收听和手机上网的方式阅读。
日本的手机小说《深爱——阿由的故事》也许不是世界上最早的手机小说,但它一定是最具影响力的那个。这本给日本出版业带来新的冲击的小说作者是石田衣良,他已经成为日本当前最引人注目的作家。他除了写小说以外,还兼写作歌词并做电影的导演。这部系列小说最早是由石田衣良负责的电子媒介《水波》以连载的形式发表的,阅读次数超过2000万次。后来石田衣良自费出版,在网上发售总数超过了10万册,创下日本网络发售图书的新纪录。2002年,《深爱》成为正式出版物,它在2003年日本图书销售排行榜中进入前十名,在日本的出版界引起了新的轰动。
在东京,因为上班路途遥远,把玩手机成了年轻人在地铁、公车上的主要消遣,2000年时,石田衣良成立了水波手机数据公司,这个公司的主要业务就是以连载的形式向手机用户发送小说,他说自己的初衷是“让大家玩手机更加轻松”。当时他考虑到,“一个人可以用来传播信息的手段,手机比电脑更方便些。而且,当时只能发送文字,没有图片发送功能,在这样的条件下,文字信息当然是必然的选择了,所以只能发小说这样的文字信息”。让他没料到的是,《深爱》有了如此巨大的影响,于是,又接着出版了第二部《host》,第三部《列那的故事》,特别版《巴奥的故事》,这四部作品,石田衣良亲自做导演,制作了电影版。仅仅正式出版物就销售了170万册,石田衣良的高明之处就是他把手机小说做成了链条,从网上下载到书籍、电影,每一环的钱他都没有忘了挣。
相比于他,千夫长的想法就原始得多。他告诉记者,自己是在把小说卖掉之后才发现《深爱》的珠玉在前,王筱平也是同样的回答,他们之所以看好手机小说还是因为此前短信的庞大市场的鼓励。在北京,仅仅短信写手就有上百人,他们中最少的月收入也在5000元以上,号称“中国第一短信写手”的戴鹏飞说:“一条短信以50元的价格卖断给网站。”实际上,这些短信也拯救了大批濒临倒闭的网站。千夫长本人就是个短信爱好者,他把过去的联络方式,包括上网、见面、打电话都用短信代替,他说:“短信是我不可分割的电子器官。”于是,他有了写手机小说的想法:“以前我是写长篇小说,这个时代让读者阅读20万字是一种残酷的行为。我经过几年商,写小说时也想着要为客户着想。”他承认自己写作的功利性,事实上,《城外》一共才4200字,就为他带来18万元稿费,他最畅销的长篇小说《红马》20多万字,再版了两次,加起来也没有《城外》挣得多。
刚一写完小说,就有移动、联通等公司找到千夫长,他那时给小说开价30万元,后来和华友讨价还价的结果是18万元。因为看到了手机小说的诱人前景,他准备继续把小说充实,放到网上进行二次销售。
围绕着这“第一个”还起了一番纷争,短信写手戴鹏飞几乎是同时写了一部以短信为背景的小说《谁让你爱上洋葱的》,所不同的是,这本书先走传统渠道,而后新浪买断了它两年的版权,新浪无线副总赵添证实了这一消息。谁是中国第一部手机小说,两位作者也是互不相让。千夫长先召开了发布会抢了先机,戴鹏飞却认为认为,《城外》还是传统意义上的小说,只是通过手机作为小说的传播媒介,短信只是它的工具,而《洋葱》的“短信体”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文体,主要特点是“淡化情节,强化语言”。赵添表示,新浪打算以彩信的方式来发布《洋葱》,彩信不受70字的限制,每条可达三四百字,书中的众多插图也可以通过彩信发送到手机上。
怎样才是真正的手机小说
以《深爱》为例,作者说:“读者都是一些不太喜欢文字的年轻人,所以在写作的时候不用较难的词汇,不用过于强烈的形容词,对话的双方用单引号和双引号区分。日本的手机每次可以接受2000个字母,在这2000个字母中要有一个小的情节高峰,这一点是最难的。”同样,中国的手机小说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千夫长说,虽然《城外》字数只有《红马》的1/50,但《红马》写了20多天,《城外》却写了三个月,难度就在于手机小说有许多技术问题要解决。“每一条要把字数控制在70字以内(包括标点),我把它分为60个章节,故事之间联系要很紧密,读者用两个月时间读完。一开始我的人物都是有名字的,后来发现太占地方,就改成‘他、她’,写着写着自己都糊涂了。最后找到的叙述法门是全用‘我’,这么一小小问题,就让我很伤脑筋。它既要保持长篇小说的气质,又要有短信的灵动性,每一节要有一个亮点闪烁。”
手机小说另一个重要方面在于题材,《深爱》的故事是少女阿由在援助交际中对顾客产生了真爱,这本小说中代表性的词语和观念“给了我生存的意义”,“眼泪止不住的流”,“离开了援助交际的生活”给了读者强烈的冲击,在日本甚至出现了“深爱现象”这样的词语。援助交际是日本特有的社会现象,一些女中学生因为缺少零花钱或是抱着游戏的心态,和中年男子发生关系,每次收费很低。虽然是普遍的社会现象,但很少有作家去触碰这个领域,因为日本人一般对这个群体使用“隐讳”的说法,即使很多人和这件事相关。这本小说触及了年轻人最敏感的灵魂深处,所以它是日本“子女推荐父母去读”最多的书。
千夫长认为《城外》在中国也同样是敏感题材,因为涉及商业机密,他不愿让记者看到小说,只是说这是一个讲婚外情的故事,里面并没有黄色搞笑段子。“两个相爱的人从围城内各自走出,在城外遭遇了一段道德和法律都不支持的合情不合理的激情,简单说就是婚外恋。”婚外恋已经不是鲜见的故事,只是不知道通过手机会不会传递更为隐蔽的不符合传统道德标准的文字。《谁让你爱上洋葱的》则是带有自传性质的讲述,一个30岁男人和19岁少女在短信聊天中恋爱,他用这些短信写了一本书,少女发现后,二人的感情烟消云散。千夫长认为,手机小说最适宜的题材还是浪漫爱情小说,它绝不能是搞笑短信的汇编,必须有完整动人又简短的情节。
王筱平没有透露华友公司将《城外》具体赢利的办法,只是说:“大家知道中国有8000万网民是庞大的数据,而中国手机用户更庞大,达到3亿之多,而我们华友世纪就是想让这3亿多的手机用户突破所有时间、空间的限制来尝试这种‘抱着手机看小说、听小说’的阅读方式,也就是我们更重视它的品牌价值和社会效应。”不过在日本,接收短信也是需要付费的,一条普通短信是10日元左右,手机小说可以用包月的形式。在国内,一条商业类短信大约五角钱,可以猜想手机小说大约也在这个价格以内,同时它也可以在网上看到,也可以用手机接听这些故事。不知道你是否愿意每月花费15元去听半部小说?可以肯定的是,发现这块市场的绝不止华友一家,已经有多家增值服务商都在秘密筹备手机小说的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