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道:一起跨国销售盗版DVD案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马丽萍)
2004年5月26日,在菲律宾海关署仓库内查获盗版DVD
最近,在上海的涉嫌两名美国人销售盗版DVD的案件,则一扫美国政府在打击海外盗版上的颓势。不论是涉案人员,还是交易金额,这都算是一起非常事件。美国美迈斯律师事务所法律顾问张慧对记者说:“美国人涉嫌在中国知识产权犯罪,就我听说是第一起,但我们从盗版的源头和人趋利的劣根性来看,并不奇怪。”
7月30日,中国公安部和美国驻中国大使馆分别以新闻发布会和新闻公告的形式,公开此事。以美国人Randolph Hobson Guthrie(中文名:顾然地)为首的假冒产品组织,利用服务器设在俄国的网站,在中国境内向20多个国家销售盗版DVD案,被中美警方联手破获。上海市检查机关已经正式批准对该组织的6名犯罪嫌疑人,包括两个美国人执行逮捕。
记者打电话到美国大使馆移民海关执法处,询问详细情况,该处表示,该案件正在处理过程中,一切有关两个美国嫌疑人的情况,除已经公开的少数信息外,不便透露。而有关的其他采访要求,都需要等待华盛顿总部批示后,才能答复。《纽约时报》则引用美国官员的话说,美国方面对这两个美国人的个人情况也知之甚少。
不过Randolph Hobson Guthrie在一个寻找俄罗斯新娘的网站中曾详细地描述自己。他有一个做整形外科的父亲和一个做慈善事业的母亲。他从哥伦比亚大学获得了MBA学位,并于1995年来到中国,“因为我认为这里将会是一个充满商机的有趣地方”。作为居住在上海的居民,Randolph Hobson Guthrie能讲中英两种语言。对他来说,通过网络向世界各地销售盗版DVD是非常有利可图的一件事情,每个月可以赚到2.5万美元,绝对意味着高额利润。
美国电影协会一直密切追踪这一个假冒产品组织。随着调查工作展开,美国移民和海关执法局(ICE)派驻北京代表处的特工联系到中国方面。中国公安部经济犯罪调查局指派上海市公安局与ICE就此案进行合作。几个月的联合调查,中国方面获得了有关嫌疑人及其全球假冒产品销售网络的充分证据。
上海市公安局副局长孔宪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顾然地大量购进每张价格仅5元人民币的盗版DVD,再在中国境内通过服务器设在俄国的“3美元DVD”网站,将这些盗版DVD以每张3美元的价格(正常价格大约是十五六美元)出售。
这一事例,再一次彰显了教育攻势的失效以及街头抓小贩常规方法的不足。一个本无商业信用可言的网站,利用了人们对低价诱惑的自然反应,竟然在世界范围内经营出了自己的信用。而顾然地则建成了收发电子邮件,统计求购信息,分装,打包等一系列流水线和邮寄盗版DVD的销售盗版链。
犯罪嫌疑人35岁的任某,受雇于上海市某快递公司,每天根据老板的要求到相应客户处收取快递邮件及货款,顾然地便是该公司的大主顾。被查获的包装好待寄出的盗版DVD快递邮件,分别将被寄往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法国、南非等二十几个国家。截至目前为止,已经有10万张盗版DVD被销往世界各地,其中仅销往美国的就有两万多张。
期盼在充满商机和趣味的地方生活的Randolph Hobson Guthrie,不但发财梦在上海滩破灭,而且把自己锁定在了一个极其无趣的地方。张慧介绍说,这是一个产、购、销不同地点的跨国犯罪,多国都有管辖权。中美两国之间并没有相关的关于刑事犯罪的引渡条款,这两个美国人将在中国审判,并在中国执行。据上海公安局说,涉嫌侵犯知识产权并偷税,将被处以5年徒刑;但量刑不同,这两个人也有可能被驱逐出境。
近来,除了在海外艰难的反盗版行为外,美国在国内反盗版上也花了巨大的努力。现在已经有几个州通过法律,警察可以逮捕在电影院中录像的人们。新的条例甚至包括搜查进入电影院的观众的手提袋。
但分析家认为,电影工业应当更多地考虑自身问题。根据AT&T试验室的研究,在网络上被泄漏的电影有3/4出自业内人士。深有体会的张慧对记者说:“在一些盗版DVD电影上,明明白白刻着FBI的警告:For Censorship only(专供审查)。这样的母盘岂是一般人能拿出来的?美国常常指责在国外打击不力,大街小巷充斥者兜售盗版DVD的小贩。但是不截断源头,在街头抓多少小贩都是没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