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外专稿:“如果默多克要我从悬崖上跳下去,我也会跳的”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李孟苏)
传媒大王默多克
默多克亲手把儿子詹姆斯扶上BSkyB的头把交椅
《太阳报》主编丽贝卡·韦德
英国传媒业最强的人
6月12日,英国《卫报》公布2003~2004年度“传媒业权力人物100强排行榜”。《卫报》是一份左翼大报,它在日常的新闻报道中非常关注传媒业动态,所以也是媒体从业者和研究人员必看的报纸。
这一次的排行榜上,鲁帕多·默多克挤走BBC前任总裁格里格·戴克和BBC 现任主席,登上了榜首。去年,默多克还屈居第二。戴克的排位跌到了89位,成为一年来英国传媒业最大的输家,原因是BBC记者安德鲁·吉列根的一系列采访报道。吉列根撰写的报道导致武器专家凯利自杀,引发了唐宁街的政治地震,带给了BBC80年历史上最大的危机。
如果由英国公众投票选举这100个人,默多克这个拿着美国国籍的澳大利亚人,可能一张票都得不到,但是其影响力却无法令人忽视。默多克是4份全国性报纸的拥有者,卫星电视台BSkyB的最大股东,他的报纸每周读者超过2000万,占英国人口的1/3。这次排名中默多克新闻集团旗下的《太阳报》的政治编辑特里沃·卡瓦纳排第8位,《太阳报》主编丽贝卡·韦德排第39位。默多克的儿子詹姆斯排位第12。詹姆斯今年31岁,人称“爸爸的好孩子”,默多克力排众议,不顾股东们的强烈反对,把儿子扶上了BSkyB首席执行官的头把交椅。BSkyB 目前有700多万订户,詹姆斯说到2005年底,要把订户发展到800万。
英国人对默多克的评价不高,认为他唯利是图,为了经济利益能放弃一切道德和原则。默多克是英国报业历史上给了读者如此众多充满性意味图片——每天!——的第一人,是默多克让《太阳报》变得堕落下流,庸俗不堪。他能成为英国传媒业最有权力的人,按普遍认可的观点,是因为他擅长做政治交易和冷酷无情的领导风格。
在政客帮助下取得强权地位
默多克可不承认他寻求政治靠山的事实,他曾冲着《名利场》杂志派来采访的作者咆哮:“拿出证据来!”作家、记者布鲁斯·佩吉(Bruce Page)2003年出版了《默多克群岛》一书,其中重点谈及默多克的政治交易让他比传媒历史上任何一个巨头都有权力和影响力。
佩吉在写此书时候,就卫星和数字电视在英国的发展采访过一位政府高官。数字电视委员会经过广泛论证和调查制定了一个决议,此决议让默多克和他的盟友们非常不高兴,于是决议不了了之。这位官员否认此事与默多克有关,但佩吉认为,从历届唐宁街主人对默多克的需求看,任何会让他不高兴的事都是不会做的。可以证明这一点的是,得到了在英国收费电视领域的垄断地位是默多克在英国取得的最大胜利。
默多克早在1968年和1981年就分别买下了《太阳报》和《泰晤士报》,随后在英国成立了天空电视台。默多克的报纸大力支持政府,更激发政府对那些不中听新闻的愤恨,尤其厌恶那些散播了保守党对他们首相不满的新闻媒体,特别是BBC。
天空电视台新闻频道成立之初,汇集了一帮乌合之众,他们的记者几乎抓不到什么好新闻。但是好新闻的另一面也意味着争议,意味着暴露自己的偏见和弱点。当年撒切尔夫人对各政府部门说,对这个国家的媒体而言,天空电视台是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补充。
在撒切尔夫人即将结束其政治生涯的同时,天空电视台和它的老对手英国卫星广播公司也奄奄一息。天空电视台已经亏损9500万英镑,而他们的开播成本是1.2亿英镑。默多克希望能与英国卫星广播公司合并。合并计划曾受到很多政治家和传媒业高级人员质疑,认为这个合并应该从公众利益出发接受调查。
一次,默多克去拜会首相,抵达唐宁街时,撒切尔夫人正向外送一位外国客人。她介绍说:“这是默多克先生,他带给了我们天空新闻频道,英国惟一不带偏见的新闻媒体。”默多克立刻接上说:“您知道我们为此花费不小,所以我们不得不来个合并。”撒切尔夫人点了点头。合并最终实现,成立了英国天空广播公司(BSkyB),新闻集团是最大的股东,占有股份35.4%。合并几乎导致了一场政治危机——在政府机构独立电视委员会准备接管卫星电视收视许可费之际,内阁已经给了默多克5天回旋时间,得以把英国卫星广播公司的许可费过继到了BSkyB名下,因此有评论说,这是感激涕零的撒切尔夫人政府送给默多克的最后礼物。甚至还有激进的声音说,就是政府授意默多克收购《星期日泰晤士报》的。
组建BskyB,被称为英国传媒业最具有历史意义的利益分配。英国传媒改革的尖峰人物迈克尔·格雷德说:“如果默多克没有拥有36%的报纸份额(在当时的年代),从而有能力去支持保守党政府,他永远也不会达到今天的这一步。”
今天,默多克垄断了卫星电视,得到了巨额收益,仅1998年的利润就达到2.71亿英镑。更重要的是,默多克还手握竞争对手节目上星的生杀大权。
默多克的媒体本来是偏右的,《太阳报》甚至是极右翼报纸。但1997年大选中,他看到新工党的迅猛势头,就转而支持工党。这也是默多克的特点之一,新工党自身也非常重视和媒体间的关系,双方于是成为好朋友。2002年,工党政府在颁布《媒体议案》前,向各家媒体征求意见,共收到24条建议,其中绝大多数都认为政府不应该放松对媒体的国有权,即英国媒体不应该由外国人拥有。只有2条建议持相反意见。这2条建议都是新闻集团在英国的分支机构提出来的。
结果,《媒体议案》颁布的时候附加了一项条款,取消了媒体的国有权限制。唐宁街对此冠冕堂皇的解释是,政府不应该专为了一个人,默多克,而制定一部媒体法。事实上,佩吉指出,媒体法就是专为默多克制定的。在政府对媒体的影响力日渐式微的时代,默多克的媒体运营方式为媒体帝国的存活提供了典型范例。
默多克的报纸都有个特点,报道新闻的出发点不是出于独立性,而是为了公司的利益
为公司利益而报道新闻
丽贝卡·韦德去年在权力排行榜还排33位,今年就下降了6位。有人说,她可能还会更倒霉,饭碗都有可能保不住。这都是有先例可循的,比如她的前任大卫·叶兰。
1997年,新闻集团在曼哈顿举行了一个圣诞派对,叶兰当时是默多克另一份报纸《纽约邮报》的副主编。默多克过来和他聊了很多英国的事情。叶兰是英国人,金融记者出身,当时已在美国工作了6年。不久,他被任命为《太阳报》主编,让报社内部和外界都非常迷惑。在上任第一天的高层见面会上,居然有人当面质问他,默多克怎么会让一个美国人来办英国报纸?叶兰在祖国却被当成外国人,这一点正是默多克想要的效果。
叶兰并不适合那份工作。小报的特色是大量娱乐新闻和体育新闻;他一直无法接受小报带来的价值观,对那些出卖亲朋好友隐私换些小钱的人很不理解。美国报纸对于性相当保守,接受了美国报纸这一风格的他甚至接受不了三版女郎,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只能把热情放在体育新闻上。
2001年,《太阳报》的姊妹报《世界新闻报》搞了个名为“公开谴责”的媒体审判,公布了恋童癖嫌疑对象的姓名和住址。《太阳报》发了个社论,对此表示反对。文章既出,他就知道自己快被炒鱿鱼了。
2003年1月,叶兰被默多克毫不留情地换了下来。他的妻子患了癌症,当时正在伦敦接受治疗,但默多克要求他必须立刻前往美国接受培训。今年6月,叶兰离开了新闻集团,加入一家最大的公关公司。
不久前叶兰接受媒体采访,流露出软弱的不满情绪。他说之所以做这份工作,是因为默多克要他做。如果布莱尔和默多克同时来电话,他一定是先拿起默多克的电话。不过,他可能是惟一一个敢坦白地说对《太阳报》主编位置并不垂涎的人。
默多克的报纸都有个特点,报道新闻的出发点不是出于独立性,而是为了公司的利益,集团内部的管理也军事化般整齐划一。这些来自于默多克强硬和集权的领导风格。
默多克只要在伦敦,每周一都会和各报高层开会,讨论下一周的报纸和广告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且要拿着每一天的对手报和自己报纸作比较,看版式、选题、头版的写作风格、甚至标题大小,对每一个细节都很关心。叶兰说,他的判断和意见往往是正确的。这给各报主编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任何事都逃不过默多克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