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龙·白兰度:好莱坞探戈终落幕
作者:马戎戎(文 / 马戎戎)
白兰度在《狂野骑士》中塑造了一个小流氓形象
T恤加牛仔装扮成了一个时代的象征
美国东部时间7月1日,马龙·白兰度死了,享年80岁,律师拒绝透露他的真实死因。根据他死前的状况,想来不外两种:减肥减出的器官衰竭、肺纤维化引起呼吸衰竭。不过或许有第三种可能:猛然听说自己又添了一个从未得知的私生女引起的心脏衰竭。这不是玩笑,就在2003年8月,涅槃乐队主唱科特·柯本(Kurt Cobain)的遗孀柯尼·洛芙(Courtey Love)被证实是他的私生女,加入了他的据《人物》周刊报道达11个之多的子女大家庭。
当然,这一切,在他死后,都不会被媒体落下。在他生命的最后20年,他基本上活在报纸的花边版里,为儿子开脱罪名,减肥,和女佣同居,被《纽约客》塑造成自大白痴的过气老人而得不到任何同情。70年代,一位导演曾当面斥责他说:“演戏你是个天才,可做人你却是个大失败者!”这句话可谓一针见血,马龙·白兰度的一生,像是一场高难度而又眼化缭乱的探戈,舞蹈在台前的天才演员和台后的悲惨人生之间。
50年代的好莱坞坏小孩
美联社在发表悼念文章时写道:“任何人都能模仿马龙·白兰度,只要摆出一副怒容,用鼻音说话,并在脸上弄出一道擦伤,就这么容易,但是却几乎没人能抄袭到令他成为一代宗师的演技。白兰度是第一个把‘方法派’的表演引入好莱坞大银幕的演员,也是第一个显示出‘方法派’对文化的冲击力的演员。”
1947年,美国导演伊利亚·卡赞在好莱坞和几个志同道合的同行一起,创办了“演员讲习所”,把苏联戏剧艺术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创立的表演体系搬到了好莱坞,命名为“方法派”。在课上,白兰度的老师斯特拉·阿德勒让大家演一只在核炸弹即将落下之前的鸡,其他同学都眼望天空到处乱跑,只有白兰度静静坐在那里——他是一只孵蛋的母鸡,之所以坐在那里,是因为他在“孵蛋”;之所以安静,是因为鸡根本不会在乎什么核弹。
1947年的话剧《欲望号街车》使白兰度一举成名。为了演《欲望号街车》,白兰度专门锻炼了肌肉,并且穿上了剧团服装师给他设计的T恤和紧身牛仔裤,因为这条裤子太紧,白兰度上台表演时不穿内裤。他的“性感野兽”的造型和方法派演技使他成为了戏剧界最耀眼的明星。1951年,白兰度主演了电影版的《欲望号街车》,T恤加牛仔装扮成了一个时代的象征。1952年,白兰度主演了《狂野骑士》,剧中当有人问他扮演的小流氓在反抗些什么的时候,他说:“你知道了又怎么样?”60年代,詹姆斯·迪恩凭借《无因的反抗》成为“愤怒的一代”的经典形象,但有谁知道,他模仿的正是白兰度。
白兰度反权威的态度使他成为大众偶像,但对好莱坞来说,他是个令人厌恶的“坏孩子”:他说:“我表演就是为了钱,如果电影公司给我和表演一样多的钱让我去擦地板,我就会去擦地板。”而他公开自己“双性恋”倾向的做法在当时更是惊世骇俗,他说:“同性恋不仅历史悠远,而且也是人类生活方式崭新的开拓,可以丰富我们日益苍白的感情资源,使我们的人性更加完整。”这些言语行为至今依然无法完全被大家理解,女影星珍妮·李说:“作为演员他受到了极大的尊重,但我认为他的个人行为、信仰或者态度对人们产生了不好的影响。”
欲望中的70年代
一位叫詹姆斯·哈维(James Harvey)的美国影评人写过一本名为《50年代的银幕爱情》的电影研究文集,书中说,白兰度最难忘的银幕时刻是“纯粹的、痛苦的、权力丧失的场景”。“他经常说自己厌恶演戏,但他的上乘表演却立刻粉碎了这种说法。憎恨其实是热情的一种强烈而不快的表现形式,并带来玩世不恭和失望的后果。”《纽约时报》在悼念文章中也认为,使白兰度超然出群的不是“方法派”,而是他释放内心矛盾的技巧,是他的怒火、热情、不安全感、残酷和弱点。
这些观点完全概括了马龙·白兰度在后半生饰演的角色,如果说叛逆在白兰度年代占据主导位置,那么权力就是他成熟时的当务之急。还有比“教父”维托·科莱奥尼更彻底、更具说服力的攫取族长权力的实例吗?《巴黎最后的探戈》票房奇差,却几乎给白兰度带来人生最后一尊金像奖,使人着迷的正是那为了取得性支配权不顾一切的中年男人形象。记得一位女同学是这么评价他在此中的形象的:“整个巴黎的孤傲都盛开在他的脸上。”
《巴黎最后的探戈》是白兰度生前最后一部用心演的戏,他很多独白的情感都出自童年时的经历。事后他对朋友们说,他再也不想承受好的表演所必然带来的精神伤害。
然而,或许是过分理解了“方法派”的真谛:“成为角色”,白兰度不加任何修饰的激情毁了他的一生,他的晚年充满了一系列悲剧色彩的事件:在父母离婚大战中长大的儿子克里斯蒂安收集武器、干非法交易、枪杀自己妹妹的男朋友;毒瘾缠身的女儿切娜以自杀了结了年轻的生命;其他人不是流落四方,就是互相纠缠。孙子辈的命运也笼罩在不幸的阴影下,有的一出生就是“瘾君子”,有的被抛弃,有的被拒认……在大儿子被判罪的法庭上,白兰度涕泪交加地说:“我一直想做个好父亲,我真的尽力了。”
《华盛顿邮报》的评论给白兰度的一生做了盖棺论定:“生来就是偶像,同时又是偶像破坏者,进行着非同寻常和极度荒谬的自我毁灭。”但是无论如何,白兰度的风格还是被美国男演员效仿最多的,从罗伯特·德尼罗到肖恩·潘,他们的表演风格当中都有马龙·白兰度的影子。整个行业因为他的出现而被划分成白兰度之前的历史时代和他之后的历史时代,而且这两个时代区别之大令人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