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TCL开始角逐世界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马丽萍)

当TCL开始角逐世界0

李东生  

当TCL开始角逐世界1

TCL和汤姆逊并购后取代三星成为全球最大的彩电企业  

对于企业的变革,李东生坦陈:不敢预言未来,只能探索正在发生的未来。他说,国际电子业巨头索尼公司,几年前被奉为业界楷模,会长出井也被誉为“经营之神”。但是,2003年,索尼公司因业绩的倒退,不仅导致股票下挫,甚至出井本人也遭受到许多批评与指责。

同一年,TCL和李东生,也经历着同样的大落大起。去年,TCL通讯股份公司的“假账”风波,引起媒体的追踪质询,公司曾陷入前所未有的诚信危机。到了2004年,随着企业良好业绩公布、集团整体上市获通过和资本市场的良好反应,特别是1月巴黎签约的TCL—THOMSON项目启动时,舆论已是一片褒扬。李东生由此发出喟叹:“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作为第一家真正登上国际舞台,并与国际一流企业同台竞技的中国企业,法国媒体曾有这样的评论:“中国不再仅仅是生产廉价产品的一个车间”,甚至又搬出拿破仑的那句老话,“中国的觉醒,会引起世界的震撼”。很多业内人觉得有点过了。

去年,面对并购,法国汤姆逊首席执行官达哈利可以谈笑风生:“过去,全球彩电大王的字母是以S开头的(指三星SamSung);今天,我们两个T(指TCL和THOMSON)加起来,S就得退居第二位了。”而李东生坦言:更多的是如履薄冰的感觉。

麦肯锡曾做过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即使是中国最好的大公司,在分销、服务和市场推广等重要企业领域都缺乏经验,这其中归根结蒂是人才的因素。

7月底,TCL汤姆逊电子有限公司即将正式运营,今年来已少在国内媒体面前亮相的李东生在6月2日率TCL集团七大事业部首脑,集聚广州,首次全球招募人才。同日,TCL国际公布消息,公司将回购母公司TCL集团在无锡与内蒙古两地价值2.315亿元的彩电资产,并将其注入TTE公司。本刊记者为此专程采访了李东生董事长。

三联生活周刊:TCL与汤姆逊并购了全球最大的彩电企业(TTE),这也是我国家电类企业首次兼并世界500强公司的主流业务。7月份,TTE就要正式运营,现在您怎么评价这次并购行为?

李东生:许多人问我们,汤姆逊公司亏损那么大,我们为什么还要做?道理很简单,如果它是赚钱的,那么就没有我们TCL什么事。这和我们收购阿尔卡特一样。当年阿尔卡特决定做手机,并且也赚过钱,现在它的战略重点要转到其他主营业务上,而我们则需要操作这一块。

对于汤姆逊的经营状况,我们以前就知道,并且做过详细的测算和调查。从做合资对价来讲,已经反映了这种亏损状况。汤姆逊总的投入超过了3亿欧元,但只占到了33%的股权,TCL投入了2.2亿欧元,却掌握了剩下的67%的股权。短期来说,这解决了问题。

从长远看,我对企业的发展还是比较有信心的,企业要在全球范围内建立竞争力,必须承担经营的风险和压力。现在经济要实现全球化,中国市场早已打开,国外企业会更加直接地在中国市场占据一席之位。

我们不要总是讲国内市场潜力巨大,守住国内市场。在战略上有一种说法:进攻是最好的防御,对商战来说同样是这样。我们在应对国外品牌、产品长驱直入中国市场时只在本国市场消极防御,那我们会越来越被动。对方用全球资源来打你,你用区域资源来应对,这很难解决问题。在消费电子领域中,成功的企业全都是全球化企业。只靠区域市场和资源的企业是很难持续保持成功的。

中国企业迟早要走出去!晚走不如早走,这个过程注定是艰难的。对于我们TCL来说,我们可以不收购汤姆逊,不收购阿尔卡特,但我们不能不国际化。每一种方法都有风险,商战就意味着激烈的风险。

三联生活周刊:您刚才也提到了,汤姆逊经营亏损的状况已经反映到了TTE的股权构成上。但对于彩电业务来讲,更困难的问题恐怕是,无论是在北美或欧洲,TTE面对的是一个趋向于饱和的成熟市场,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李东生:关于彩电面对的成熟市场问题,你说的没有错误。但另一个事实是,在一个成熟市场取得市场份额,是要付出代价的。我们要提高效率,加快国际化的步伐,自然要走这样一条路。汤姆逊在欧洲市场占到了10%的市场份额,在北美也达到了8.2%。很多合资公司都没有达到这个数字。即便如三星公司,在过去的三年里,市场份额也远远比不上这个数字。当然,为这样的开端,我们企业需要付出的代价就是重组。

还有就是,外边有一个误传,说汤姆逊没有把所有的彩电业务技术装进来。我要说的是,不存在高端技术没有放进来的问题。汤姆逊曾经想把彩电的研发拿出去,但那是去年11月之前的事情了。现在我们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

三联生活周刊:那您怎么看TTE将来的盈利能力?

李东生: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TCL与汤姆逊的合资公司TTE计划在18个月后赢利。其实,我倒没有这么悲观,我的意思是18个月能达到比较好的协同效应,达到比较好的盈利水平,项目开始盈利时间应该早些,不到18个月。

三联生活周刊:TCL并购的施耐德到现在还没有赢利,您为什么认为TTE可以在18个月后赢利?

李东生:施耐德项目还没有到18个月,我们有信心18月后它会赢利的。我们其实也在总结施耐德的经验和教训。我们去年收购美国高威达,当年收购当年就赢利。国际化的挑战很大,我们设定的目标有可能达不到,但是我们必须给自己设定有挑战性的目标。

另外汤姆逊和施耐德的项目的基础还不一样,施耐德是已经破产的企业,我们买的时候他已经停产6个月了,在这基础上赢利难度是比较大的。汤姆逊项目是正在运作的业务,没有停下来,因此我们对这个项目更有信心。我今天对你们说的,我是负责任的,18个月后,我们还会有机会见面,我个人信用还是比较好的。不是说我讲的事情都能达到,但是我希望我讲的能达到80%。

三联生活周刊:并购了汤姆逊以后,TCL又收购业绩不好的阿尔卡特,这样大的并购动作会不会给TCL造成消化不良?

李东生:对于兼并重组,有一个机遇问题,并不是你现在不做,将来就一定有机会。我们承担着经营的风险,但是机会来了,当然要抓住。

三联生活周刊:TCL要做大做强,要走向世界。您是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TCL国际化的进程的?

李东生:我的理解就是,海外销售要占到50%以上。我看到的所有的企业,都达到了这个水平。我对TCL的期望是,争取到2010年达到世界级企业。

三联生活周刊:在中国企业整体上来讲,在走向国际市场的过程中,贸易壁垒无法回避,给中国企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请问有没有好的方法规避?

李东生:目前国内彩电业对欧盟和美国的贸易壁垒还没有什么好办法。欧盟对中国彩电反倾销很多年了,今年美国对中国彩电业也开始征反倾销税。我们一方面可以利用WTO机制据理力争,但是在短期内难以打破壁垒。打破壁垒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工厂开过去。汤姆逊在墨西哥和波兰有工厂。墨西哥属于北美贸易区,波兰属于欧盟。因此,欧盟和美国无法限制这两个工厂的产品进入他们的市场。这种结构在目前来说是比较有利于打破贸易壁垒的,并能有效扩大我们在这两个主要市场的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