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首歌》的公映争议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于萍)
5月16日,《九首歌》在戛纳电影节上一首映,英国《卫报》就出现了以《戛纳上映了英国电影史上最露骨的电影》为题的报道。而BBC则挖掘出该电影中的性镜头是男女主角“假戏真做”的新料。许多影评家在各大媒体上也批评《九首歌》是部色情电影。迫于舆论压力,该片女主角,21岁的美国大学生玛戈·丝蒂丽(MargoStilley)要求电影字幕不要出现她的名字,并在首映式后表示再也不想演电影了。
面对如此多的争议与节外生枝,《九首歌》的导演迈克尔·温特博特姆(MichaelWinterbottom)却坦然应对。他在接受《卫报》采访时说:“书及许多媒介都可以彰显性,为什么电影不可以?许多影片对性镜头只是点到为止,我却要与它们不同,我要让观众在这部电影中过足瘾。”迈克尔不承认《九首歌》是部色情片,他认为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而性镜头必不可少,并与任何普通人的性爱没什么两样。
还没从戛纳的口水中走出来,《九首歌》又面临英国电影审查分级委员会(TheBritish Board of Film Classification)的审查。为了力求过关,导演迈克尔已经表示愿意剪去最有争议的镜头,而该电影的支持者也纷纷发表支持言论。其中男主角扮演者柯瑞安·奥布伦(Kieran O’Brien)不同于女主角扮演者玛戈的胆怯羞涩,他说:“从没有过这样的影片,像绘画一样栩栩如生。”“如果有人问‘干吗要拍这个?’我会说‘干吗不拍?’”
《九首歌》讲述了一名居住在伦敦的青年马特和他的美国女朋友丽萨的性爱故事,或者按照导演迈克尔的话说,是爱情故事。情节大体分为三段:影片一开场便是马特与丽萨激情四射的床戏。第二段则是两个本来陌生的年轻人因性而生爱,在海边共度了一个甜蜜的周末。镜头随演员移动变换,性爱镜头频繁出现。第三段,丽萨因为对女性按摩器产生兴趣,冷落了马特,这段爱情就此告结。影片的性爱镜头用一些知名乐队的现场表演切换,其中包括苏格兰的弗兰茨·费迪南德(Franz Ferdinand)、花花公子(DandyWarhols)、黑色叛逆摩托俱乐部(BlackRebel MotorcycleClub)和超级怒兽(Super FurryAnimals)等乐队。片中情侣还参加了英国作曲家迈克尔·尼曼(Michael Nvman)60岁的生日音乐会,于是一段尼曼在伦敦的现场钢琴演奏场面也成为切割性爱镜头的重要工具。电影采用了大量逆光镜头,并有许多空洞的、极富几何学美的镜头设计,虽然画面貌似粗糙但镜头转换却显露出导演精巧的用心。女主角漂亮、任性、有点粗心大意和疯狂劲头,男主角则面孔俊朗、稍有神经质,常常说出诸如“两个人迷恋床,就如同幽闭症患者迷恋一个小地方”之类的台词。由此可看出,《九首歌》文艺气十足,并带有所有先锋电影该有的迷人细节。但占影片一半以上的露骨性镜头,及这些性镜头均“货真价实”的猛料,让英国电影界及媒体一下炸了锅,或毁或誉铺天盖地。
《九首歌》女主角扮演者玛戈·丝蒂丽
导演贝尔纳多·贝特鲁奇与他的《戏梦巴黎》(下)
其实《九首歌》里的乐队表演镜头、男主角的忧郁奔跑、女孩的慌乱眼神……这些文艺细节都表明,色情片的归类是对《九首歌》的误解。电影就是通过这些细节来改变观者的价值观或者视角的。性爱场面的开篇很容易使观众联想到性爱分离的社会,而真实的性爱特写又突出了现实感。片中男女主角跨越陌生的肆无忌惮性爱,其实隐喻了现代人压抑中的性饥渴;而男主角在荒凉冰川上飞奔,往事历历在目,又对观者的价值观提出挑战:自由的性爱难道仅仅是性吗?这种绝望的回忆不正是性爱当时迸发出的爱情的延续吗?这种爱情由性而起,但也是种爱情,依旧值得记取。英国资深影评人德里克·麦尔康姆(Derek Malcolm)说:“《九首歌》描述了两个年轻人的爱情故事,只是他们迷乱的爱情是通过肉体表现的。”
这部与几个月前贝尔纳多·贝特鲁奇的《戏梦巴黎》(the dreamers)有些类似,只是后者用老电影镜头来切换性镜头。但如同老贝所说:乱伦是一种世界的禁区,可是我最后却发现这个禁区在电影世界里其实并不存在。两部电影虽然都用性镜头挑战了观众与电影史的伦理尺度,但在露骨镜头下,都有对爱情、人性的严肃思考。
《九首歌》或者取得公映资格,掀起新一轮电影与伦理的大讨论;或者被禁映,成为先锋文艺毛片爱好者争相追逐的目标。无论结果如何,《九首歌》都如同英国影评人德里克所说:它已经在英国电影史上占有了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