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黎高级餐厅:欺负你有钱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杜比)
阿尔玛桥上的“自由火焰”雕塑
阿尔玛桥注定将成为巴黎的一个旅游景点,那里的“自由火焰”雕塑现在看起来更像是一个“英国玫瑰”雕塑,纪念戴安娜的花与留言将其簇拥。桥下的隧道就是戴安娜出车祸的地方,住在巴黎的朋友带我专门走了一遍,他说:隧道看起来是直的,但要把车稍微向右领一下,否则很容易就撞上柱子。
塞纳河上的一条游船线路就是以阿尔玛桥为起点和终点的,从地铁里钻出来,坐一趟游船,可以算是游览巴黎不错的开始。然后,我们走上了乔治五世大街,很快就见到了“疯马”俱乐部,见到了一系列名牌专卖店,在乔治五世大街与香榭丽舍大街的交叉点,一家饭馆的门口聚集了一堆游客,入口处的地上是一块巨大的铜牌,上面刻着各路名流的名字以及他们光顾这家饭馆的时间,游客们都在驻足寻找自己熟悉的名字。如此粗俗、张扬的广告竟然是这样的成功,与这家饭馆隔街相对的就是路易·威登树立起来的巨大箱子。而饭馆的名字则在各种旅游书上都出现过——富凯餐厅。
侦探小说作家西默农1981年曾经撰写过《富凯餐厅80周年庆》,他说,1922年12月,抵达巴黎的第二个晚上,他就来到香榭丽舍大街,“这就是瘦削如我的年轻人所梦想的有名的巴黎市中心”,那晚他只记得富凯餐厅透过木板穿堂的微弱灯光。
关于这家著名餐厅,曾经有过一个传奇故事:1934年,一个饥饿贫穷的年轻演员来到餐厅,点了一份大餐,吃完之后要结账,发现人家送来的不是账单而是支票,侍者平静地对他说:“你的钱,先生。”谁都愿意相信这个故事,但谁也都不会相信你现在就这样走进去能得到招待与资助。一般来说,没有预订座位在这里是吃不上饭的。
画家笔下的富凯餐厅
自1840年开始,香榭丽舍大街上就建造了许多大饭店,而99号的克利昂酒馆却是供马车夫休息的。1901年,路易·富凯买下克利昂,将其改造为高级餐厅,而吸引顾客的一招就是天文数字的价格。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空军军官破坏了这里的庄重气氛,50年代,这里是法国电影人的聚会之地,他们讨论的电影预算还没有着落,但并不妨碍先大吃一顿。
巴黎的晚饭通常在8点左右才开始,一顿饭吃上4小时是很平常的事。巴尔扎克曾经向一位牛饮葡萄酒的客人说:“朋友,这个酒必须先以眼神爱抚。”“然后呢?”“然后全心全意吸一口气。”“接下来呢?”“虔敬地把它摆在桌子上,不再动它。”“之后呢。”“我们来聊一聊吧。”这段著名对话被大厨师和美食家奉为恒久的圭皋。晚饭是一天中重要的享受,要慢慢来,不能催菜,因为你点菜之后就与餐厅签定了一条合约,这条合约之中包含了对厨师技艺的信任,他需要足够的时间施展出自己的手段做出好菜,催他就是一种无礼的干涉。
中国是与法国并称的美食国家,但即使在高级饭馆里,宾客的地位也远远高于厨师,曾经有一个旅行者,在法国餐厅里想想尝一尝牛排,他要求牛排要全熟,必须15分钟内上桌,餐厅拒绝了这要求,说1小时才可以烹制好,侍者以法国式的傲慢说:“我们可以15分钟之内给您上菜,但那不是牛排,是一块肉。”种种磨嘴皮子的工作之后,厨师说他想出办法在15分钟左右做好。牛排上桌之时,看上去很美,动刀叉,才发现只用叉子就可以,因为那块肉都已经预先切成小块,这样容易烤熟,上桌之前再将一小块一小块拼好成整牛排的样子,我们的旅行者吃得还算满意,但他的随行人员暗自嘀咕:这分明是在吃烤串。
大多的旅行者并没有太多的金钱与时间逐家品味巴黎那些著名的餐厅——穹顶、丁香、美心等等,但他们很容易就经过这些饭馆。协和广场皇家街上的美心(MAXIM’S)餐厅无疑是最容易见到的旅游景点之一,100多年来,这里一直号称:“法国和全世界那些有名有钱者都愿意光
临。”不得不承认,巴黎的高级餐厅在宣扬自己传统方面做得相当出色,但是,不进去吃饭也未必不是一个更好的选择。18世纪,巴黎的一位专栏作家写过《巴黎现形记》一书,他的意见是:“不合理的高额消费马上让你打退堂鼓,而且也吃不到预期的那么丰盛,吃完后仍然饥肠辘辘,菜量实在少得可怜!好像上餐厅光是闻菜味和研究菜单就可以饱餐一顿似的。”
对于我们这些异乡客来说,这段话实在是不错的解脱,在北京,我们如果遇到宰人的价格,会当面质问侍者,或者解嘲道:“这不是欺负我们有钱吗?”大老远洗干净脖子、研究好法语菜单和餐厅的文化史到巴黎挨宰,一顿饭预备500欧元比较保险。
普寇(Le Procope)餐厅说,每年夏天,都有学生专程来要求在伏尔泰坐过的桌子上用餐。可以说,这帮学生是来上文化课的。普寇餐厅门口镶嵌的铜牌比较含蓄,介绍这家饭馆创建于1686年,曾经招待过的顾客有富兰克林、马拉、罗伯斯庇尔、雨果、巴尔扎克、拿破仑等等。事
实上,富兰克林在这家餐厅与法国国王路易十六会面,草签援助新生的美利坚合众国的协议,狄德罗1727年在此召开过编撰百科全书的会议,伏尔泰的剧作《咖啡或苏格兰人》就是以这家餐厅为背景的。
普寇餐厅位于欧德翁老喜剧街上,这条街在1689诞生了法国演员协会。离餐厅不远的街口肃立着丹东雕像,雕像所在地就是丹东原住宅所在地,他就是在这里被捕并最终送上断头台的。普寇餐厅接待过这位法国大革命的风云人物,也接待过断头台的设计者——纪洛丁(Guillotin),或许是经历过更多的风雨有关,这家餐厅看起来远不如富凯那样张扬。
路易·威登:一种奢侈
1854年,世界上第一家旅行包专卖店路易·威登在巴黎卡普契奴街开业始,平盖旅行箱作为旅行包革命性的设计理念逐渐征服了每一位富足的长途旅行家们,他们携带着轻巧、精致、更为人性化的路易·威登皮包走遍世界。
如今,欢庆150周年生日的路易·威登在全世界拥有了317家精品店,具有百年历史的Monogram帆布箱和各类手袋成为不可取代的经典作品;而1997年公司邀请马克·雅各布斯加盟涉足时装业,香水与珠宝产品也相继上市,在全球时尚业陷入衰退的背景下路易·威登一枝独秀,每年销售额达38亿美元,差不多是普拉达和古奇的两倍。
1987年,路易·威登与著名香槟集团莫埃轩尼诗合并组成LVMH精品集团,成为世界时尚业的领袖,2000年集团营业额超过130亿美元,并名列世界一百大品牌。 2003年财报显示,LVMH去年收入增长30%,尤其是威登品牌系列产品实现了创纪录的45%的营业利润率。
出生于一个法国木匠之家的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在巴黎的一家行李箱作坊度过数年学徒生涯后,开始为法国皇室服务,而后他在巴黎创办了首间皮具店。他的儿子乔治·威登为对付仿制者的窃取于1896年在Monogram帆布上印制了著名的“LV”商标,这令路易·威登开始作为品牌象征注入人们的观念。
1914年,路易·威登当年梦想中的小店终于成了巴黎香榭丽舍大道70号那家当时全球规模最大的旅行皮具专门店。今年,为庆祝路易·威登成立150周年,两个特制的超大旅行箱就架在这座楼两旁。马克·雅各布斯说:“威登一直是社会地位的象征,但现在它变得更加性感而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