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人驾驶的“终极挑战”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朱步冲)
对于DARPA的参赛者来说,挑战的奖金更有意义
3月13日凌晨6点半,21辆型号各不相同的车辆,聚集在美国南加州荒僻的小镇巴斯托郊外进行最后的试车,等待它们的是一场特殊的拉力赛。“我想在途中惟一要做的事情,就是系紧安全带”,参赛者布鲁斯·赫尔说。作为一家名为“维罗得”的音响设备公司老板,赫尔最大的爱好就是在他位于南加州圣约什的家中改装汽车。在发动马达后,赫尔小心翼翼地让自己的脚松开了离合器,手也离开了方向盘,但车子仍然在以每小时40公里的速度平稳前进,巧妙地绕开了充当障碍物的几辆卡车。造成这个奇迹的秘密,全都要归功于一套名为“幻影”的自动驾驶设备,它通过车体前部安装的2架数码相机与一台GPRS全球定位系统获取前进路况数据中的数据,再将它们传导至位于车顶,被固定在一个铝制箱子中的两台电脑中去,再经过导航软件的分析来决定车辆的行动。“这看起来很疯狂,但它肯定将开创一个全新的领域。”系统设计者,赫尔的表兄戴夫表示。
的确,这场命为“终极挑战”的智能自动驾驶车辆拉力赛,就是以奇思妙想为己任的美国国防部“先进防御计划研究小组”(DARPA)的新主意,自80年代初期组建以来,这群技术天才成功地推出了从互联网到“灵巧炸弹”等一系列革命性的发明。而去年年底,当DARPA宣布推出“终极挑战”计划,并将优胜奖金提高至100万美元时,引起了全美多达200个以上的民间科研团体的热烈响应;包括赫尔在内的20个参赛车队,则是两次初选后得以晋升决赛的幸运儿。他们面对的路线并不亚于任何一次常规汽车拉力赛:这条长约400公里,荒无人烟的路线横穿南加州,直至内华达的普利姆,途中布满了沟壑,丘陵与绿洲,比赛时间则被限定为10个小时。为了防止意外发生,在比赛开始前,组织者在每辆车上都安装了远程遥控设备,以访它们失控“暴走”,并让每个参赛小组都在赛道中进行了试车。
“通过这次比赛,我们的目标是测试,评估所有车辆上使用的智能控制技术,力争迅速地在陆军作战中将交通、侦察工具方面的优势提高到空军的水平。”DARPA负责人空军上校约什尼克龙说。经过阿富汗与伊拉克的实战测试,DARPA认为智能车辆将与已经广泛使用的无人驾驶飞机一道,将在未来的军事与科技探测活动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在DARPA不遗余力的推动下,五角大楼也计划在2015年左右将美国陆军约1/3的车辆实现智能自动化。
不过遗憾的是,赛事的结果距离DARPA的期望相去甚远,没有一个小组能够在规定时间跑完全程。最倒霉的参赛者是一辆带有方位罗盘,由一位在校研究生驾驶的摩托车,它仅仅跑了两百米就宣告完蛋。而来自俄亥俄洲立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为了保证万无一失,不辞辛苦地在自己的卡车上安装了声纳探测与激光测距仪,但仍然在南加州复杂的地貌中迷失了两个小时,最后阴错阳差地跑回了起点。
在这些背运的家伙里,距离成功最近的是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机器仿生学专家威廉·怀特克教授,他和60名在校学生经过4个月的努力,在一辆军用“悍马”车上安装了数码摄像机与全球数字定位系统。这辆名为“沙漠风暴”的全自动车辆在顺利地完成了80公里的路程后,不幸由于公路上的一处塌陷而导致了倾覆,从而损坏了部分车载重设备,无法继续前进。怀特克认为如果比赛组织者能够宽厚一点,将紧急抢修的时间刨除在外,那么“沙漠风暴”很可能成为这次竞赛的胜出者。
“虽然场面上很不好看,但这次比赛已经广泛地激发了全美自动化控制爱好者的热情与兴趣,我们将于明年再次举办这一赛事”,尼克龙在比赛后对记者表示,“一个富于挑战性的任务,无疑比奖金还有吸引力。”对于赫尔和他的竞争对手而言,更大的好消息还不止这个。3月15日,美国国防部发表声明,宣布如果明年的比赛一切顺利,他们将考虑于2006年召开针对无人驾驶飞机与船只的“终极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