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代”谢幕?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武嘟嘟)

“第五代”谢幕?0

<spanhelvetica neue',=""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 font-size:="" 14px;="" font-style:="" normal;="" font-variant:="" font-weight:="" letter-spacing:="" line-height:="" 21px;="" orphans:="" auto;="" text-align:="" start;="" text-indent:="" 0px;="" text-transform:="" none;="" white-space:="" widows:="" 1;="" word-spacing:="" -webkit-text-stroke-width:="" display:="" inline="" !important;="" float:=""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电影《恋爱中的宝贝》剧照  

随着《恋爱中的宝贝》上映,开始于3年前的一场期待落下了帷幕。可是讨论还在持续中,《恋爱中的宝贝》让观众出乎意料,观众的反应估计也让主创人员出乎意料。

肆意拆迁可以给一个城市带来巨大的伤痛,可以让有的人失去居所进而采取极端措施,但让人不能理解为什么拆迁给宝贝带来了那么大的刺激,成为她终身的梦魇。类似的问题在看电影的过程中不断出现:她为什么要去找那个教授,让他狂欢了一下就死掉?为什么她要去唤起一个残疾篮球运动员的性?为什么一个能和人发生性关系的人却被“怀孕”刺激得彻底失常?顺藤摸瓜找上去,只有一个原因:导演希望她这样,即使这样的举动错乱到让人难受。电影放映后,还要李少红导演出来解释为什么把一个爱情故事拍成这样,它表现了……反应了……给中国电影带来了……如果一个导演要在电影放映后出来解释和辩解这么多,那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电影没有被接受,至少没有被现在的观众接受。当年田壮壮随口说《盗马贼》是拍给“下个世纪的观众”看的,但“下个世纪”的很多观众已经忘了这部电影,或者根本不知道这部电影。现在李少红导演说了类似的话:《恋爱中的宝贝》也会过一阵会更被观众接受。那么多电影排队等在未来的时间里,多少人会回过头去看看这部电影呢?一段时间之后可能会到来的好评也补偿不了4000万元的投资。

《恋爱中的宝贝》应该被放在更大的一个背景下去讨论。2001年,何平、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和李少红,几位“第五代”导演的领军人物在半年内纷纷开机拍片。《小城之春》、《和你在一起》、《英雄》、《天地英雄》,一直到《恋爱中的宝贝》2004年2月14日“情人节”亮相。这五位导演完成了他们的“集体出击”。总结之:两位(张艺谋、陈凯歌)赚钱,两位赔钱(何平,由于盗版和其他原因,《恋爱中的宝贝》也难收回成本),一位“基本上不赔本”(田壮壮,“基本不赔本”是他在采访中的原话),每位都引起很大的批评的声浪。《小城之春》希望在一个世纪交接点上重现小人物的选择,却没有什么力度,试图在费穆经典之作的背后探出头,却被老片子的影子遮盖住了;《英雄》边把剑花儿耍得五彩缤纷,边让一个暴君高歌和平,引来首映式上被人喝了倒彩;何平心里辗转了十年的故事,交给一颗舍利子匆匆收场;转型的陈凯歌径直走进庸俗的家庭戏剧,而且连这样一个故事都讲得磕磕绊绊。也许这次失败的“亮相”标志着“第五代”这个词彻底谢幕了。

如果说一个人的文章写得纷乱的话,那是因为这个人的脑子是纷乱的。《恋爱中的宝贝》是纷乱的——正过来说,那就是信息量巨大——可能是导演意识到了现实中太多的问题:物质之下精神的空虚;不良的性教育给少女的未来带来阴影;现代人不再有纯粹的爱情;拆迁带来的文明和心灵上的创伤等等。对导演想象中现实生活的关心,使得导演在拍这部电影时有一个诚恳的出发点,所以我认为她在采访中为自己创作动机说的话是真诚的。但她还没有处理好,就反映到了电影中,这部电影并不是导演完全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其实《小城之春》、《和你在一起》、《英雄》、《天地英雄》的问题也都差不多与此类似。

有趣的是,即使当初激烈地批评过这几部电影和这几位导演的媒体,迅速又投身到《十面埋伏》和《无极》的宣传中,竞相刊登独家揭秘照片、内幕新闻,还有《十面埋伏》与一家娱乐报纸之间的一桩未遂的诉讼,一副要把它们弄成“全民关注重点”的架势,将来“领导全民批判”的恐怕还是这些报纸杂志。电影不能承受之重。这些电影或多或少让我们失望,但没有它们,这两年中国电影又会少了多少热闹。这才是中国电影最大的悲哀。 第五代谢幕

上一篇: 《基督的受难》
下一篇: 观察(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