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道:F1中国站的关键词
作者:李三(文 / 李三)
赛道
按照计划,“上”字型F1赛道——上海国际赛车场赛道将在今年3月底完成所有赛道、主副看台和机电设备、弱电系统等的建设与安装,据说,这是目前世界上惟一建造在软土地基上的F1赛道。
德国蒂尔克(Tilke)责任有限公司是设计各种国际赛车道的顶尖高手,上海站F1赛道就是蒂尔克的杰作。上海站F1赛道项目负责人洛伦茨·施奈德(Dr.Lorenz Schneider)目前的工作已经进展到离“最后冲刺已经不远了”。施奈德负责的赛车道建筑分布在英国、德国、奥地利和土耳其,在他的职业履历里,又续写了新的一站——中国上海。
去年年初,蒂尔克公司开始为上海设计赛道。“由于选地是在上海嘉定区的一片沼泽地上,要保持地面长期不变形就非常困难。要知道,由于F1赛车比赛最高时速超过300公里,对赛道的要求极高,路面平坦度和沉降要求远远超过高速公路标准,平均每4米路面平坦变化不能超过2毫米的误差,这一个标准是世界上任何高速公路和机场公路都无法达到的。”为了做到这一点,蒂尔克公司提出“漂浮平台”的设想,具体解释就是,“先在沼泽地上建造一个平台,然后在平台上铺设赛车道以及看台等等。为了支撑这个平台,打入地下的钢筋桩就有4万根。”
作为一位F1赛道的行家,施奈德对中国F1有着自己的理解,他说:“只有当中国出现了第一位成绩优异的赛车手的时候,中国才会出现漩涡效应,才会有赛车热。”
坐落于嘉定区安亭镇的上海国际赛车场长约5.43公里,在“上”字形赛道一横一竖的末端处有两个变化很大的急转弯,这个被人为制造出来的行车难度对F1车手来说极具挑战。同时这条赛道路面高程最大落差约为12米,被认为是世界上难度最大的赛车道之一。
票务
2004年F1全年18个分站中,除中国站和法国站外,其余16站都已开始售票。澳大利亚站、日本站、比利时站部分看台票已经售完。18个分站中,高价看台票以摩纳哥蒙特卡罗站最贵,每套票价725欧元;低价看台票以中国上海站最低,每套仅45美元。
上海国际赛车场副总经理郁知非告诉记者:“中国站定价的原则是两头尖、中间圆,大部分票价将在普通市民可接受的范围内。就平均票价来说,上海是F1全年所有分站中最便宜的。”郁知非说,“包厢票价较高,2000到3000美元,主要针对外国游客、海外华侨等。”
国外分站多为网上定票,由联邦快递统一收费递送。中国站除了网上定票外,更多的是通过指定销售窗口出票。票务负责人告诉记者:“曾经想过把出票交给代理做,但是了解了下来,几乎没有可能通过一两个甚至几个代理来完成。因为F1票务跟演唱会不一样,F1是要面向全世界出票的,有十几万包括境外的观众呢!无论是售票窗口还是代理商,我们都将在同一个大的平台上完成出票。”
上海国际赛车场总经理毛小涵2004年1月31日向外界正式通报F1中国站门票方案,根据看台视角的不同,分为九个等级。上海国际赛车场已经开通咨询热线,并将从3月初开始通过指定的门票销售代理商和指定的销售窗口进行预售,他们还将开通网上订票服务。
尽管上海国际赛车场的设计容量为20万人,但他们决定今年的首届F1中国站比赛将只按照15万人的标准出售门票,主要是出于安全考虑。由于是初次承办世界最顶级赛事,上海方面的组织者非常慎重地拿捏着F1票务的每个细节,“这跟足球世界杯和奥运会一样,我们是第一次啊,没有经验哪敢轻率?”除了门票发售,门票的防伪也是一个大问题,“出售的门票有用人民币结算的,有用美元结算的,分布面广,就必然牵涉到防伪问题——国内的一场稍微重要的体育比赛,都有大量的假票出现,何况这样有着巨大利润的国际大型比赛。”
广告
将原定2006年10月起在F1比赛中执行的烟草广告禁令提前到2005年7月执行,欧盟执委会的这个说法让F1与烟草广告再度成为话题。
长期以来,烟草广告充当着F1“燃料”的重要来源,在F1现有的10支车队中,有7支车队总部设在英国,其中英美、乔丹、迈凯轮、雷诺四支车队主要依赖烟草商的赞助。中国对烟草广告管理一直严格,并且也将与世界卫生组织签署《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上海站能让F1的烟草赞助商们满意吗?如果不能,F1的中国之路将如何走?如果能,那么多的烟草广告,又怎么能绕开《广告法》?
郁知非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上海F1比赛的广告肯定不会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相关规定。当记者提出,是否会采用欧洲F1比赛曾经有过的先例,广告以烟草赞助商旗下同名称、同品牌的其他非烟草类产品形式出现的时候,郁知非表示具体的形式现在不能透露。
国家工商管理局广告司的工作人员原则性地回答了记者的提问:“上海站F1方程式赛车的车身广告是由上海工商管理局负责管理审批的,国家工商管理局并没有介入,但是上海工商管理局肯定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中国汽车运动联合会秘书处副秘书长郦春韦则表示:“目前还没有发现F1赞助商广告和我国广告法之间矛盾的问题。上海赛车场公司关于赞助商广告的相关处理方法,都会依照他们与F1之间的一个7年商业协议和我国的《广告法》进行,不会跳出法律许可的范围。”
辅助设施
按照规划,F1的主看台能容纳5万名观众,临时看台能容纳15万名观众,预计今年9月F1开赛时,将有15万到20万人到F1赛场观战。对于没有轨道交通和密集公交网的嘉定而言,如何解决人流、车流的快速疏散成了一个大问题。
嘉定区和国际汽车城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赛场周围正在修建6条双向四车道的公路,为快速疏散车流,这6条公路的一头与赛场8个主要出口相接,“6条公路的设计能力,能保证在1小时内疏散10万人”。
医疗急救、消防、车检等方面的培训工作已由葡萄牙一家有丰富F1运作经验的赛事管理公司着手开展。
另外,F1赛场周边有区级河道1条、镇村级河道大约40条,为了让F1周边有良好的自然环境,上海有关部门也早就开始周边整治。
郁知非
扮演“中国赛车推广人”角色的郁知非是一个大忙人,从9月26日比赛日期赛事敲定的那一天,就真正开始了F1大赛的倒计时读秒。他已经很难有整段的时间留给记者,过去的一年里他出了多少次差,数也数不清了,全国各地的汽车运动可行性调研、全世界各F1站的拜访取经、与各种各样赞助商的谈判……
郁知非是上海国际赛车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不久前当选为中国汽联副主席。他说,经过这么两年时间和赛车运动的接触,自己已经深深沉浸其中。“听说我在搞F1,搞中国的赛车,每个人都说:‘你这可是搭上了一台快车!’没错,它是全世界最快、也将是中国职业体坛最快的一台快车。”
足球是全世界最普及的运动,因为它是对设施和装备要求最低的运动,破袜子装点草都能当球踢。而赛车是全世界最受追捧的运动,因为它是对设施和装备以及财力要求最高的运动。打世界杯赛能有600多名运动员,但参加F1,全世界只有那么20张“超级驾照”。
“常有人问我,F1对于上海人来说意味着什么?我胸有成竹:F1能为上海增添一个最新潮的节日。就像每年3月7日这一天,已经成为澳大利亚墨尔本的法定节日。我们在澳大利亚看到,在墨尔本市中心的阿尔伯特公园里,很多市民带着帐篷,白天狂欢,晚上露营。很多人甚至不愿花钱买票进场,他们只要在这个全球关注的中心边缘,感受那种氛围就很快乐了。中国站也将会成为那样一个狂欢的节日。”
讲起F1进入中国,郁知非深有感触:“在和伯尼·埃克莱斯顿的谈判中,他总说‘中国需要F1’。而我知道他这句话还有后半句,只不过他出于谈判桌上的狡诈,不会把这后半句话说出来,所以每次我都会替他把这后半句补上‘F1更需要中国’。这也是我和像电视主管埃迪·贝克、场地广告巨头麦克纳利这样的F1巨头谈判时总要强化的一个概念。”
专业发烧友“旁观”F1
于明最近有了一个新的头衔——目前中国惟一的F1专职摄影记者,他还将全程摄影报道2004年度所有18站的比赛。于明先生做过很多年关于汽车的报道,曾经主办过一个专业的汽车杂志,而在今年,F1成了他的重头戏。如果说上海的郁知非因为要主办F1有意观看过很多的比赛,而于明,很可能是中国最专业的F1“发烧友”之一,他说很愿意与车迷们分享自己那些身临其境的感受。
在英国银石赛道,观看比赛的车迷们通常是乘坐地铁去的,英国人的绅士风度、休闲方式以及表现出的对赛车的理解具体而生动,经常能看见一家人头带不同车队的帽子,无论哪一支车队通过观众席时,观众们都会发出欢呼,很多人到赛场,除了欣赏比赛以外,还可以享受日光浴。
在德国霍根海姆赛道,感受到的是德国人的严谨、一流的组织工作。即使是被特别邀请的贵宾也必须按照赛会要求佩带标志,在总共三天的热身、排位赛和正式比赛中,赛会发放不同颜色的类似“手铐”入场券。VIP区是为赞助商准备的,即使您是赞助商也不能随便进入,任何人都不允许携带专业相机,任何人都不允许携带饮料,出于广告的考虑,VIP只能享受赛会指定的饮料。赛会为10个车队和世界汽车联合会准备了11个包厢,10个车队的包厢实际上是为了报答赞助商支持。
在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的F1比赛是在一个封闭的场地进行的,整个场地能够容纳40万人。舒马赫就是在那里完成了最完美的一场比赛,因为比赛开始后下起雨来,舒马赫一开始使用的是干地轮胎,后更换雨胎,在落后很多的情况下,凭借高超的驾驶技术获得了冠军,为他第六次夺得总冠军铺平了道路。尽管那是一场非常精彩的比赛,观众却只有12万人,除了主看台以外,其他看台几乎全是空的。后来我才了解到,在同一时间美国芝加哥正在举办一个大型比赛,美国是世界上第一轿车王国,几乎每个人都有一辆车,他们对F1并不如欧洲人那么痴迷。
说起9月26日即将在上海举办的F1大赛能否成为出色的一站?于明显得非常冷静,他说:真的说不好。虽然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已经转播了一个赛季,在国内也已经有很多人开始关注一级方程式比赛,但是,要真正了解F1,车迷们真正在其中得到巨大的享受,还需要一段时间。
于明这样来描述对F1:“一个只有3升发动机,重量600公斤的赛车,它拥有的动力是800多马力,发动机的那种轰鸣不仅是一种吸引,简直就是一种让人很难抗拒的‘海洛因’,这样的诱惑一旦沾上就永远难以摆脱了。”
在F1这个含金量最高的广告舞台上,中国的企业还非常边缘。到目前为止,CCTV(中央电视台)出现在一个小车队的车身上。另外,上海赛道出于自身宣传的需要,赛道标志在一个车队的赛车上露了露脸,再有就是国内的一个网站的一小块车身广告。所有这些,都不能算真正进入F1核心赞助商。惟一能勉强算是参与F1赞助商的是中国泰康人寿保险公司,这家寿险公司参与赞助F1基本上是因为与瑞士的一个保险公司有合作关系,在这样的背景下,经过瑞士人牵线,泰康参与赞助瑞士人索博(SAUBER)领导的索博车队,据说合同期限暂定一年。
F1是商家“烧钱”的战场,是跨国大公司所谓的“兵家必争之地”,今年,商战已经挪到中国,国内准备成为世界500强的企业,意识到了F1的商业价值了没有?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2004年度F1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