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道:美“地震外交”:真丝手套下的铁拳?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嘎湄)
一位父亲悲伤地抱着在地震中去世的儿子
伊朗国家电视台在1月8日报道说,伊朗外交部长卡迈勒·哈拉齐表示,伊朗愿意在相互尊重、相互平等的基础之上,与美国开展对话。这是巴姆地震后,伊朗对美伊关系发表的最新看法,但这并不意味着双边关系已朝着良性发展。因为在此之前,美国向伊朗派驻高级代表团的提议便被德黑兰拒绝了。
美国政府在巴姆地震后,也以极快的速度向伊朗派出救援队,运送各种救援物资。在过去,伊朗被美国政府列为“邪恶轴心”的一部分,美国对其施行经济制裁,不允许其公民将资金和物资送往伊朗,而在这次巴姆地震中,美国专门为此修改了政策,放宽了对伊朗的援助。
对美国所做的这一切,哈塔米总统公开表示了欢迎和支持,但他认为美伊关系不会因此发生变化。哈塔米认为,人道主义援助,不应该和深层久远的政治问题混在一起,伊朗只有真正看到美国政府的言论和行为发生了变化,两国的关系才会进一步发展。
自从1979年伊朗的极端伊斯兰分子侵占了美国德黑兰大使馆并扣留美国人质,美国和伊朗就没有过任何外交关系。
不过,布什显然对改善美伊关系跃跃欲试,提出派遣一个由曾经担任美国红十字会主席的现任北卡罗来纳州共和党参议员伊丽莎白·多尔领队的高级代表团到伊朗,据说代表团中还包括一位布什家族的成员。尽管美方强调他的意图仅限于人道主义目的,并没有政治用意,德黑兰还是拒绝了这样的要求。国务卿鲍威尔在接受《华盛顿邮报》的采访中提到:布什政府其实希望通过这次访问打开“双方对话的可能性。”《芝加哥论坛》则指出,如果这个使命完成,美国政府和伊朗的关系得以改善的话,这将是布什政府对外政策的一个重大举措,但在现阶段,是不可能的。
华盛顿传统基金会的中东问题专家詹姆斯·菲利普斯认为,伊朗政坛上的所谓“强硬派”视美国为对自身权力的威胁,所以强烈反对与美国改善关系;而“温和派”也要考虑不久将举行的议会选举,因此也只能谨小慎微地与美国保持距离。
对于布什政府此举,《华盛顿邮报》毫不客气地批评道,美国对伊朗的政策一直在充满敌意和笨拙而过分热情的两种极端之间徘徊。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是一样的无济于事。两年前,总统布什还宣布伊朗是“邪恶轴心”的一部分,表示除非伊朗的政权制度发生大的变化,否则美国和伊朗的关系不会改变。而这一次,就过多地表示出了修好的意愿。
同布什相比,伊朗对美国的态度,尽管有纷争,但更显得前后一致。
对美国和伊朗近来的双边关系,伊朗最高领导人哈梅内伊在1月8日发表电视讲话时表示,美国和伊朗之间深层的政治问题依然存在,他指责美国试图通过巴姆地震谋求政治利益,在“真丝手套下藏着铁拳”。哈梅内伊对伊朗的事务有着最后的发言权,他一直抵制伊朗国内以总统为首的改革派在改善美伊关系上的努力。
美国和伊朗关系的焦点在于,美国希望伊朗提交滞留在伊朗国内的“基地”分子,放弃它的原子能项目,停止支持袭击以色列的巴勒斯坦好战分子。伊朗则要求美国取消从1995年开始的经济制裁,这包括禁止美国公司与伊朗进行石油交易。伊朗也希望美国送还被美军扣押在伊拉克的伊朗武装分子,并放弃削弱伊朗宗教领导的种种努力。
目前伊朗国内最重要的事务是在2月举行的议会选举,它将决定保守派和改革派谁会在新一届的议会中占据优势地位。届时,美伊或许可能在某些具体问题上达成和解,这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但双边关系改善的前景并不被看好。
巴姆的拯救
1990年6月,伊朗吉兰地区就曾发生过一场里氏7.7级的地震,伊朗政府当时拒绝一切国际援助,地震最后造成4万人死亡。
2003年12月26日清晨,伊朗东南部克尔曼省巴姆城及附近地区发生里氏6.3级强烈地震。一夜之间,大约3万人被埋在了地下,城市70%的建筑被摧毁。据伊朗内务部估计,最后死亡人数将会超过5万人。
面对这次大灾难,伊朗政府则显得开明。伊朗总统哈塔米说:“每个人都在竭尽所能地提供帮助,但是如此大的灾难,无论我们付出怎样的努力,也难达到人民的期望。”哈塔米表示伊朗欢迎除以色列之外的所有国家的人道主义援助。为了配合这一工作,伊朗决定向所有运送救援人员和救援物资的外国飞机开放领空,所有外国救援人员入境也一律免除签证。
世界各地对伊朗的援助
美国派出的救援队对伊朗地震中的受害者进行治疗
到12月28日,国际救援工作全面展开,陆续有121架外国飞机在伊朗着陆。联合国负责此次国际援助的协调工作,大约有来自30多个国家的1700余人参加了这次援助活动。包括药品、救护车、毯子、取暖设备、帐篷、食品在内的无偿救援物资源源不断运抵伊朗。在巴姆机场,小小的飞机跑道一下子变得拥挤起来,10架巨大的救援飞机停在了机场,它们排出的尾气激起了滚滚尘土。
但巴姆当地居民普遍认为,救援工作混乱不堪。路透社的记者在现场看到,一些年轻人带着手枪驱车来到巴姆,偷窃红新月会帐篷,另外的人则开着摩托车追逐载有援助物资的卡车,等待救援士兵们从车上扔下毯子。而年老的妇女们则只能坐在路边,看着这一切发生。这样的场景,谁会关注弱者的声音?居民Mehdi Dehghani抱怨道:根本就没有组织,谁强壮,谁就能抢到救援物资。
并不是所有的善意都会被接受,在灾难中,一些伊朗人受国际政治和国内教义等种种条件限制,很难抚慰受害者,这些人包括海外伊朗人和伊朗境内的妇女自愿者。
《华盛顿邮报》报道,光华盛顿地区,就有2.3万伊朗人,他们在电视机前经历了这一场灾难后,非常愿意援助伊朗地震受害者。他们面临的现实问题是:多年来,美国政府对“邪恶轴心”的伊朗一直进行经济制裁,不允许其公民将资金和物资送往伊朗。
另外,海外的伊朗人多是1979年伊斯兰革命后离开伊朗的,他们不信任伊朗政府会将他们筹集的资金、药品等物资分发到伊朗灾民手中,多数人不愿意将钱物直接交给伊朗政府管理的组织手中。他们委托一些美国组织和非赢利机构将筹措的款项专门用在巴姆人身上。在危机面前,美国政府最终放宽了对伊朗的援助政策。
此外,伊朗禁止妇女参加救援工作。在伊斯兰国家中,相当于国际红十字会的红新月会,禁止女医生或女志愿者参加巴姆地区的抢救工作,大约只有30~40名的妇女被允许参加救援,而她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提供咨询和心理安慰活动”。
国际援助是紧急援助,颇有些“救急不救穷”的味道。这次地震中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都被现实地推在了伊朗政府面前:腐败工程,组织无效……在伊朗一些网站上,充满人们对政府的指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