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休吧,条形码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尚进)
<spanhelvetica neue',=""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 font-size:="" 14px;="" font-style:="" normal;="" font-variant:="" font-weight:="" letter-spacing:="" line-height:="" 21px;="" orphans:="" auto;="" text-align:="" start;="" text-indent:="" 0px;="" text-transform:="" none;="" white-space:="" widows:="" 1;="" word-spacing:="" -webkit-text-stroke-width:="" display:="" inline="" !important;="" float:=""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条形码在商品包装上无处不在
周末去超级市场排队交款已经成了中国城市生活的一部分,条形码已经在所有包装商品上无处不在。“诺姆·伍德兰德(Norm Woodland)和伯纳德·苏沃(Bernard Silver)在1949年注册的条形码技术已经运转了近半个世纪,该被新技术顶替退休了。”埃森哲咨询公司的首席科学家格洛夫·弗格森说道。实际上,条形码技术早在20年代初就被威斯汀豪斯实验室的约翰·科芒德(John Kermode)创造出来,对邮政单据实现自动分检的初衷,成就了此后席卷商业世界的条形码文化。
目前普遍使用的二维条形码虽然能有效进行分类,而且能传达众多物品信息,但是数据容量最大的PDF417最多也只能存储2725个数字,对于沃尔玛或者联邦快递这样的超级条形码使用者已经捉襟见肘。更大的缺陷在于条形码必须用红外扫描设备进行识别,无法编号也难以通过无线的网络数据中心来统计库存。
麻省理工学院自动识别技术中心始终是“条形码退休运动”的策动中心,一种源自“二战”中盟军飞机相互识别的技术被内定为条形码的接班人,这种无线射频识别技术被缩写称为RFID。就如同90年代初,尼葛洛庞帝用他的《数字化生存》给互联网布道一样,埃森哲咨询公司的首席科学家格洛夫·弗格森被视为RFID的极力倡导者。日本经产省甚至希望成为RFID技术第一个官方推广者,为促进RFID技术的产业化成立了泛ID中心的组织。实际上,RFID之所以被重视,关键在于可以让物品实现真正的自动化管理,不再像条形码那样需要扫描。在RFID的标签中存储着规范的可以互用的信息,通过无线数据通信网络可以将其自动采集到中央信息系统,RFID磁条可以任意形式附带在包装中,不需要像条形码那样占用固定空间。格洛夫·弗格森将RFID看作他的“现实在线”理论的技术靠山,他的理论认为未来必然在虚拟的数字世界和生活中的现实世界间建立一种连接,并不同于目前简单的互联网这样的连接。格洛夫·弗格森在一次演讲中说道:“人类之间,人与物件及物件之间完全是能够相互沟通。”在他的预测中,未来所有人造或非人造物品都带有RFID标签,RFID标签就如同资料附件一样附带在所有物品之上。当一支笔和一张纸接触的时候,RFID的资料会思考两者书写是不是和谐;当电动牙刷接触牙齿的一刹那,两个RFID也会碰撞出提示信息。
格洛夫·弗格森说:“RFID颠覆条形码的战役必然是一蹴而就,很难出现条形码与RFID兼容的过渡时期。”第一批全球试验RFID系统被装配给5000多个客户,目前集中在宠物跟踪和停车管理上。剃须刀大王吉列拿RFID来对付小偷,2003年7月所有的吉列锋速3剃须刀都被植入了RFID标签。丰田也在南非的汽车制造厂使用RFID来进行车辆跟踪,不仅用来对喷漆进行监控,甚至在第二期试验中每个零件都被RFID化,出厂时能标记每个零件,即便在未来的维修中也可以凭借RFID来确定哪个零件寿命到期。据说丰田将在第三期试验中给整车植入永久性的RFID标签,停车场都可以以此来识别计费。国内关注RFID研究的宋汉涛在采访中介绍说:“RFID替代条形码的最大优势就是磁条所带来的无线识别,以及信息的可网络化。国内一些书店很早就使用了磁条,但仅仅是为防盗,远没甩开条形码计费,在磁条上直接管理库存。”IBM曾经播放过一条类似RFID技术的假象广告——看似从超市拿东西塞进口袋的顾客径直走过了收款台,实际上RFID已经无线统计了每个商品,结账和付款都直接从网络上划账完成。在宋汉涛看来,IBM的广告仅仅是RFID替代条形码的一个小理由而已。
70年代末,沃尔玛等超市为了加快顾客缴费速度而推行了条形码,麦德龙似乎有意在2005年前推动RFID,借新技术来抢占市场领头羊地位。但是仍然有很多人对RFID遍布未来世界充满担心,因为RFID磁条所使用的800~900MHz已经属于甚高频范围,很多人担心长期生活在RFID磁条包围中会受到高频射线影响,免疫力下降和导致癌症都成为了很多人对RFID的疑问。而且RFID所使用的频率也受到国际电信联合会频率资源的限制,北美指定使用915MHz,而欧盟则要求用868MHz,日本直到最近才将原定给手机使用的950~956MHz给RFID占用。此外,隐私保护团体也对RFID可能造成生产商长期跟踪用户抱有强烈的意见,而一旦使用一次性自毁RFID,顾客又很有可能在召回和折扣反款等服务上无法参与。麻省理工学院自动识别技术中心的负责人凯文·阿斯顿(Kevin Ashton)作为“条形码退休运动”的核心人物对RFID的认识很清晰:“RFID要么很快就会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要么就根本得不到应用。” 退休条形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