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线上的赵安、张俊以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尚仲夏)

张俊以在利用央视成名以前,在东北是一个诗人,主要从事儿童诗歌创作,1997年左右,他来到北京发展,最初在《音乐生活报》等报纸上发表自己的诗和歌词。据当时报社的编辑回忆,张俊以发表诗歌不要稿费,甚至倒贴钱。后来张俊以在音乐圈里渐渐有了些名气,便开始与一些作曲家合作。在他眼里,报纸这样的平面媒体不足以让他施展空间,于是他把目标锁定在中央电视台。只有通过央视这样代表国家、唯此一家、覆盖全国的权威媒体,才能让千家万户知道他张俊以。他唯一的本钱是写歌词,让他的名字出现在各种晚会上,是他利用央视这个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媒体的最佳方式,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过赵安这一关。因为在当时体制下,赵安对晚会有绝对的权力。

一根线上的赵安、张俊以0

从80年代收,赵安就作为副导演出现在春节晚会字幕里

好在赵安有私欲与贪婪,他通过送赵安财物等方式逐步搞定这个央视文艺中心副主任,之后,赵安便成了张俊以常年包下的顺峰大酒楼常客。再往后,张俊以终于出现在央视各种文艺节目中,他写的歌曲被很多晚会使用。

当张俊以在全国观众面前彻底混成脸熟之后,人们才发现,张俊以此举还有另一个目的,那就是为了他的企业。如果从营销角度看,张俊以的做法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他不像别的企业那样,为推销自己的产品拼命做广告,而是采用先推销自己,通过自己的知名度来带动企业的知名度。这种营销方式虽然也被一些企业尝试过,但像张俊以玩得这么大的还是头一桩。搞定一个人就可以搞定一个媒体,这是很多人的印象。其实,张俊以和当时央视的一些导演、制片人都建立了不同程度的关系,打通了多个环节,而他选择作曲家也往往不惜成本,使作品既昂扬向上,又构成相当的质量。演唱会需要这样的主旋律,他又通过操作手段让歌手们能主动选择演唱他的歌曲,这样就构成了一个产业链,无论从哪方面都有需求,上节目就跟回家一样容易。张俊以的一路通天,从一方面看出目前我国的文化产业建设供需关系还严重失调,另一方面也看出媒体在内部管理上的漏洞—导演、制片在被赋予一定权力的同时缺乏约束机制。他这样做比那些单纯做广告的企业节约了相当大的资金。

一根线上的赵安、张俊以1

一年一度的春节晚会成了各方关注的焦点

张俊以后来开始在报纸上做广告,但是他很少做产品广告,整版广告基本上都以他的形象和他的头衔、诗歌为主,因为张俊以知道,一个可以经常上电视的人,在为企业吸纳资金的时候往往要容易得多。因为媒体的影响力会让张俊以在经营企业的时候比单纯地做广告更容易获得对方信任。

了解内情的人知道,赵安在权力全盛时候虽然在文艺中心一言九鼎,但赵安并没有强行要求其他导演在自己节目中安排使用张俊以的作品。张俊以在突破了赵安这道防线后,随即把很多环节搞定,专攻各类晚会需要的主旋律作品。张俊以在操作上深谙关系学,接触过他的人,都不很讨厌他。甚至,他在逢年过节也常常给一些摄像送红包,想得比较周到。

其实,早在2000年,央视领导就发现张俊以在央视出现的频率太多而感到不正常,所以在当时就明确提出,2001、2002年春节晚会要尽量少出现他的镜头,这是央视第一次以行政命令手段干预张俊以出镜。

但借助央视的背景,张俊以当时已经获得了极大的知名度。随着知名度提升,张俊以也越来越不把赵安放在眼里。经过了两年多的“合作”,张赵之间的矛盾出现。第一个矛盾出现在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的“7.13”晚会上,当时张俊以为晚会创作了七八首作品,最终被赵安枪毙了5首,张为此很生气。第二个矛盾出现在央视电视歌手大奖赛之前,当时张提出要求,希望能做评委,但赵安认为他在各方面都不够资格,拒绝了张的要求,但还是把张安排到场外作评论。第三个矛盾出现在大奖赛期间,张利用场外评论的机会,朗诵自己的诗歌,结果被赵安当众训斥一顿,张对此怀恨在心。

就在这期间,张俊以写举报信诬告某评委收取参赛歌手财物,当他发现这种方式达到了一定效果时,便把下一个举报目标锁定在赵安身上。随后,一封关于赵安受贿的举报信发到各处。

在赵安与张俊以相互利用过程中,张俊以当然抓住了赵安把柄,这也是为什么张俊以提出做大奖赛评委赵安拒绝后又给他安排一个场外评论位置的前提。这个位置合适的人有很多,但赵安还是怕张俊以闹,所以给他一个补偿。但是张俊以并不买赵安的账,才出现了他朗诵诗歌的闹剧。赵安当着众人的面痛斥张俊以,实际上是两人矛盾升级的导火索。事后有一位知情人讲,之所以张俊以的诽谤罪成立,就因为他从举报信中尝到了甜头,所以开始疯狂诋毁别人。而有关部门对举报信的处理上也存在一些问题,才导致张俊以越来越嚣张。

再看赵安,他的职务按级别讲,也就是处级,但是他的权力很大,这是由于文艺中心在央视处于一个很特殊的位置一每年春节晚会的影响力导致赵安这个位置的权力无限放大。比如当时在确定节目、演员阵容和节目能否播出上,他都有很大的权力,如果他真的要刻意捧谁,一定能成功。而作为台领导,在节目审查上只要把好艺术关和政治关即可,至于底下的导演怎么安排,过问得不可能细致。所以,导演、制片人这一级别人的权力就有了发挥空间。

如果纵观央视文艺节目形式的变化轨迹,会发现,在90年代中后期,节目创意、改革方面的确有了很大进步。但随着春节晚会等晚会类节目的盘子越做越大,晚会节目越来越浮华,追求高大全,这样做的一个结果是可以高投入高产出,每年春节晚会仅盒饭一项就可以花掉几十万元.所以它所牵扯进去的各方利益也越来越大。利益加上监管的漏洞,最终导致腐败现象出现。

最早是电视歌手大奖赛,歌手们为了追求名次,不惜各种手段,大奖赛成了利益交换的平台,到最后,歌手行贿成了底下暗箱操作不成文的行规。

张俊以

一根线上的赵安、张俊以2

吉林辽源人,他自称1970年出生,号称“词坛怪杰”,曾有一长串的头衔—“全国青联常委”、“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副主席”、“世界生产率科联中国分会副理事长”、“中国慈善总会副会长”、“全国著名的优秀青年企业家”、“国际上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和诗人”和“著名音乐策划制作人”。

因结识赵安得以为中央电视台各类大型晚会创作歌词。他创作的歌词有《康熙王朝》的主题曲《向天再借五百年》、2002年世界杯中国足球出征庆典主题曲《中国拥抱世界杯》、申奥成功主题歌《奥林匹克情》、《奥林匹克星》、《快乐指南》等。张俊以还曾任北京郑泰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北京生命之星医药集团董事长、<歌迷大世界》及《华人文化世界》杂志社社长。

张俊以除为使其作品和宣传他的专题片能在中央台播出而行贿赵安外,还伙同浙江无业人员杨雪泥捏造、印制损害党政机关有关领导人格和名誉、诬陷中央电视台领导庇护赵安及检察机关不依法办案为主要内容的匿名信件散发,同时构成行贿罪与诬陷罪。12月12日被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宣判6年徒刑。

赵安

一根线上的赵安、张俊以3

1957年9月30日出生丁杭州,1984年调入中央电视台任导演,曾为中央电视台文艺部主任,多次执导国家级大型文艺晚会,曾七次参与执导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并四次出任总导演。曾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全委、文联艺术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电视家协会理事、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中国文化交流中心理事、全国青联委员。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反贪局执法人员在掌握确凿证据后,十去年9月底对赵安和其妻卢秀梅进行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当时有媒体报道,“执法人员对搜查的整个过程进行了全程录像并拍摄了照片,中央电视台纪委书记张海鸽等人作为见证人均在现场协助搜查,赵安之妻卢秀梅对已经查证的事实供认不讳,并已在讯问笔录上签字认可。在检察院讯问室,赵安本人也主动交待了自己的罪行,并对主要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经司法机关查证,赵安在1994-2000年间,先后利用职务之便多次接受张俊以11万元人民币及价值50万元的音像设备,构成受贿罪。12月12日被北京市第‘中级人民法院宣判10年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