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波音CEO为“职业形象”辞职
作者:李三(文 / 李三)
菲尔·康迪特在波音公司38年,先后担任过近20个职务。11月24日,他在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的位置上倒计时的时候,曾在解雇首席财务官的一份声明中说:“波音已经集中注意力,加强制定规则,保证让员工明白违反职业道德是不能容忍的。”
菲尔·康迪物(右)和波音公司新掌门人刘易斯·普莱特(中)及贺师统(左)
按后来披露的“他在一周半前首次向董事会提交辞呈”的说法,在解雇首席财务官的时候,菲尔·康迪特自己也去意已定。据说,他对一些分析人士说,首次产生辞职念头是两个星期前在一次讨论公司危机的董事会议上,他说,“我想做的是对公司最有利的事”。
检索菲尔·康迪特个人的职业履历,可以肯定地说他是一个成功者。康迪特年满18取得飞行驾驶执照,1956年从普林斯顿大学获得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加入波音公司。这一年,他设计的灵活性机翼获得专利,被称为“帆翼”。
康迪特曾经是经典机型“波音777”飞机的项目负责人,他的项目组有一个在当时颇具创新的理念—将客户、供应商和雇员三者结合起来,共同参与对新飞机的设计和制造。这一具革命性的“携手合作”小组在业内赢得了诸多奖项。1992年,工程师出身的菲尔·康迪特终于走上管理岗位,进入了董事会,成为波音公司总裁,1996年,他兼任波音公司首席执行官,一年后,他成为1916年波音公司成立以来的第七任董事长。
在菲尔·康迪特的任期,他的大动作是从收购罗克韦尔航空航天公司开始的,接下来又有了与麦道公司的合并,再后来是“休斯航天”与“通信公司”的加入。这使波音公司转变为一家拥有广泛业务领域的全球公司,2002年营业额达到540亿美元。
即便在菲尔·康迪特离任前的今年11月里,除了那些“负面新闻”,波音公司仍然是有作为的。波音公司派出了由波音民用飞机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艾伦·穆拉利(Alan Mulally)率领的代表团,在华盛顿与中国航空器材进出口总公司签下了订购30架波音新一代737飞机的大单。11月10日,菲尔·康迪特前往伦敦游说英国贸易大臣购买波音公司生产的军用空中加油机,康迪特在出席一个午餐会时还乐观地透露,公司董事会“极有可能”在下个月批准生产销售波音7E7型喷气式客机。
波音公司“道德丑闻”被公认是导致菲尔·康迪特辞职的直接原因之一。今年7月,美国空军宣布暂停波音公司承包军事卫星发射项目的资格,并将7笔总价大约10亿美元的军事卫星发射合同转包给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原因是美空军调查发现,波音的职员偷窃了竞争对手的内部文件。此后,美国政府又在一份文件中指出,在美空军招标过程中,当时军方的采购官员达琳·德鲁扬曾向波音公司泄露其竞争对手空中客车公司的标书,其中包括空客提供的单机售价,为此,五角大楼总检察署展开了专项调查。今年1月,就是这位曾帮过波音大忙的德鲁扬,在退役后加入波音公司担任了要职,而举荐她的正是波音首席财务官迈克·西尔斯。
今年陆续被披露的一系列欺诈和道德丑闻一次次令波音公司蒙羞,康迪特痛下决心在他自己辞职的前一周将德鲁扬和原本很有希望接替他的西尔斯双双解雇。
一些分析人士当然地认为,菲尔·康迪特此时离开波音很有必要。听到这样的声音,这位曾经把38年交给波音的“老当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尽管这种离开是他自己的选择,尽管他本人的职业道德也许无可挑剔,但他还是要为此付出代价,因为这关乎波音公司的道德形象。
菲尔·康迪特(路透/Reuters)
波音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辞职的消息传出后,纽约证券交易所的波音股价应声下滑,当天收于38.02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下跌37美分。
新任命的董事长刘易斯·普莱特说:“菲尔·康迪特辞职是从保护公司利益的角度上考虑的,董事会对他所表现出的个人品质和无私精神表示赞赏。我们非常遗憾地接受了他的辞呈,但也知道公司需要不断进步。董事会相信新的领导团队将使我们在专注于实施既定战略和业绩方面有全新的表现。”
波音公司正面临一次特殊的危机公关。波音能否因为菲尔·康迪特的离去而重新获得美国政府和国会的信任?波音的公司形象最终能否挽回?这次“高层地震”是否会让波音的竞争对手抓住机会?这一切都还未知。但可以看见的是,波音公司为捍卫“职业道德”付出的代价已经足够大了。
波音公司“负新闻”关键词
首席财务官下课
11月24日,波音公司解雇了首席财务官迈克-西尔斯,称其违反职业道德,波音同时也解雇了德鲁扬,她在波音的导弹防卫部门任职不到一年。
不道德的“空中加油机”交易
今年5月,美国空军和波音公司达成一项价值225亿美元的飞机租借协议,根据合约,美国空军向波音公司租借100架767飞机,用作空中加油机,租借期为6年。在合约结束后,美国空军将视情况决定是否购买。
但前不久美国参议院商业委员会调查人员开始质疑这笔交易,在通过对8000多封邮件分析后调查人员发现,美国空军官员曾经向波音公司透露过其竞争对手空中客车的竞标价格和竞标规模。而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称,美国空军支付的租借费用比实际购买这些飞机的价格还要高出57亿美元,从而违反了美国政府的有关规定。
窃取竞争对手的“商业秘密”
波音公司认定6名在职员工卷入了一起商业间谍案件,于1998年窃取了竞争对手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商业秘密。
今年7月,美国空军中止了波音的国防产品供应商资格,并取消了波音公司承接的价值约10亿美元的卫星发射合同。此前,美国空军发现波音曾非法获取其竞争对手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数千页文件。美国空军称,这些文件使波音得以了解到洛克希德在成本和定价方面的很多情况。美国司法部也就此对波音公司的两名前任员工提出指控。
卫星产品面临索赔可能
《华尔街日报》9月15日报道说,波音公司可能会因制造的卫星存在长期故障而面临保险公司高达10亿美元的索赔。不合标准的太阳能电池板很可能会大幅缩短波音处于运行状态当中的6颗卫星的使用寿命,但保险经纪人和核保人却拒绝将所有的预期损失纳入赔付范围。保险公司倾向于追究波音公司太阳能电池板的安全问题。
卫星行业的研究结果显示,与主要竞争对手制造的卫星相比,近年来波音产卫星在轨道中发生故障的平均几率要高出两倍甚至三倍。
裁员计划
波音公司的裁员计划是在8月披露的,当前世界航空业的低迷态势,波音公司不能幸免,不得不做出计划—裁员1440人。这次裁员计划于10月24号起实施,裁员对象主要是公司商用飞机制造部门的员工。波音公司自从2001年12月实施第一轮裁员计划以来,共解雇了3.5万名员工。根据波音公司的计划,公司将在今年年底之前,把裁员的人数扩大到4万人。
波音公司新掌门人
12月1日,波音公司有了新掌门人。
现年62岁的刘易斯·普莱特(Lewis E.Platt)被任命为非执行董事长,普莱特作为波音董事会成员已有4年的时间,他曾任惠普公司董事长、总裁及首席执行官。作为非执行董事长,他将协调董事会尽其所能,辅助贺师统开展各个方面工作。
现年67岁的贺师统(Harry C.Stonecipher)被任命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贺师统算是重出江湖,去年退休前曾与康迪特“同事”5年,在航空业界有着丰富的经验。他曾在麦道公司当过3年的首席执行官,1997年麦道和波音合并后,他进入波音董事会,一年半前以波音公司副董事长身份退休。重出江湖的贺师统负责战略实施并使公司的各个环节正常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