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一次石油危机以后的汽车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尚进)
当国内高阶消费者还在探讨买国产宝马如何,北京市上下还在为堵车问题挠头,业界传闻已久的汽车制造业发展政策迟迟不见动静之时,一场展示未来汽车发展的聚会却在东京轰轰烈烈地上演。按美国发行量最大的汽车权威杂志《Automobile》编辑乔尔斯的说法,每年举行的世界四大顶级车展中,年初的底特律车展明显带有美国气息,16缸汽车和耗油的SUV是主角。法兰克福和巴黎车展是时髦潮流和销售商的天下,而每年底的东京车展则越来越是未来派汽车的天下。
来自瑞典《驾车者》杂志的古特里森也赞同这一看法,在上届的东京车展上,探讨的主题是汽车信息化,不到一年之后,很多车展上的概念技术就被运用到现实产品中去,这从日本新销售的汽车将卫星定位系统设置为标准配置就能够体现出来。而本届车展所倡导的环境与动感主题被美国汽车记者们评价为:“下一次石油危机以后的汽车技术”,与美国汽车文化所倡导的大排量、大体积与混合动力等未来汽车新潮流形成了鲜明对比。自从1997年丰田发布汽油和电池混合动力的prius之后,包括本田、福特和通用在内的世界大厂都陆续推出了自己的环保动力车,但是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枥木研究所社长伊东孝绅依旧对混合动力汽车忧心忡忡:“混合动力车与燃料电池车是目前国际大汽车公司都在全力开发的拳头项目,但是燃料电池在产生反应时需要用水,而水在0摄氏度时会结冰,这一问题的难以解决直接造成目前混合动力车商用发展的停滞。”实际上,从2003年东京车展的展示中不难发现未来车型的一致潮流—混合动力车的平衡性优势得到了设计师们的充分认可。由于电池具有恒速输出能量的平稳特性,在提速时使用汽油发动机,恒速行驶中利用电池供能,这样的组合性设计被应用到包括丰田prius2、Fine—N等众多概念车之中。丰田社长张富士夫似乎为了推广混合动力车,一夜之间成为了一位环保主义者,甚至以“氢气社会”这样的说法来看待未来汽车变革对整个世界的影响。实际上,丰田1997年发布的第一代混合动力车Prius至今已经售出了12万辆,但是存在油电混合系统提速性能不强的问题。丰田名誉会长丰田章一朗解释说:“第一代的Prius过于强调环保,所以不能完全满足用户,目前月销量已经低于3000辆,从这个角度上看Prius还算不上普及。但是东京车展发布的Prius2则重新定义了混合动力概念。”Prius2的燃效被提高了15%,电动机的输出功率提高了1.5倍,达到5.5km/L的水平,这无疑为对城市汽车污染挠头的市长们提供了出路。不仅仅有Prius2这样的已经商品化的概念车出现,在2003年东京车展上,甚至美国派汽车的代表通用汽车也坐不住了,急忙宣布在2007年以前要投放12款油电混合车。丰田公司的渡边捷昭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甚至给混合动力汽车列出了时间表,他解释说:“目前看,成本问题是困扰混合动力车普及的决定因素,强调环保注意固然会加速人们选择混合动力车。但是氢燃料充气站的加速兴建和整个社会产业界的推动,才能保证混合动力车在10年后会普及。对于像日本这样的能源紧张的市场,节能的动力将大大推进这类车型的发展。”来自印度国立汽车公司TATA的记者穆贝迪,尽管以保留上世纪50年代风格的印度国产车TATA为豪,但是仍谈了他对未来概念车的看法。他认为:“这些复杂的混合动力车只是实验室中的产品,印度人更看重汽车的性价比,如果印度生产厂不掌握混合动力技术,那么印度市场是不可能接受国外车的。”而《Automobile》的编辑乔尔斯略带自嘲地向本刊记者评介说:“日本车能在70年代挤进美国市场,就因为海湾石油危机给了高耗油的美国车当头一棒,人们在寻找替代汽车的时候没有别的选择。而目前以日本汽车为首的一批大厂商开始强调环保的混合动力,则有一石两鸟的作用。环保问题对于城市交通已经刻不容缓,而石油问题在21世纪中叶必将成为头号能源问题。”
起亚“KCV—3”概念车
印象中韩国车也就敢在法兰克福车展上“撒野”,意想不到的是起亚KCV—3的造型颇像XBOX游戏光环中的坐骑。
值得注意的是丰田专门为2005年名古屋世界博览会开发的PM电动车,其极富科幻色彩的设计将诸多信息技术也融入其中。它采用ccd类似数码相机的成像技术来代替后视镜,类似战斗机上的线传操作系统,极大增强了汽车的灵敏性。索尼提供的信息部件令PM如同独立的终端一样,不同的PM车之间可以进行聊天和路况信息共享等智能操作。在采访中很多汽车专业人士都认为专门为2005年名古屋博览会开发的PM概念车,对于2008北京奥运会有不小的借鉴意义。
与混合动力车强调节能环保的未来趋势相比,国内汽车消费的趋势却渐渐在向相反方向发展,甚至为了限制个人低档汽车消费的数量,以排气量为标尺,排气量低于一定等级不能在一些街道行使。这与环保车所提倡的低排量,甚至零排放形成了鲜明对比。新一代的Prius售价为214万日元,仅相当于15万人民币,而且能降低一半的汽油消耗费用,日本政府甚至设立补贴来鼓励车主使用混合动力车。法国私家车协会理事让-莱蒙说道:“实际上,即便不采用混合动力的单一汽油汽车也应该减小排气量,因为在城市中行使,排气量1升的发动机已经足够用了,况且发动机技术早已突飞猛进,雪铁龙公司最新研究1升发动机的功效能达到普通1.8升的水平。法国道路上70%的汽车都低于1.6升排气量,更多的是0.8升的小车。”在日本市场也是低排量车横行,低于0.66升的微型车占据23%的市场份额,这要归功于1988年日本政府出台汽车政策,对低排量低能耗的车在税收上直接予以扶持。而日本汽油每升约7元人民币的高价也造就了低排量节能车的盛行。日经BP专门为东京车展发行的特刊开头就写道:“这是一场超越常规意义的汽车展览,很多电脑游戏中幻想的车都被造了出来,我们丝毫不用感叹,21世纪前20年的汽车就是这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