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舞大棒不是我们的风格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谢衡)

近日,第六届中国一欧盟领导人峰会在北京举行。这是在中国首次发表“对欧盟关系政策文件”和欧盟批准“未来几年对华关系战略”之后,双方领导人的首次会面,也是欧盟方面与中国新一届领导人的首次峰会。峰会举行前,欧盟欧洲委员会驻华代表团团长安高胜(KlausEbermann)大使在约见本刊记者时就表示:“在至少是最近一段时期的双边历史上,中欧关系还从未像今天这样好过。在我任团长的两年半时间里,我亲眼看到中欧双边关系在越变越好。”

挥舞大棒不是我们的风格0

帕斯卡尔·拉米(本刊资料)

峰会期间,中国与欧盟在北京签署了一系列有关经济的重要协议,包括《中欧伽利略计划合作协议》、《中欧关于成立工业政策对话机制框架协议》和《旅游目的地国地位谅解备忘录》。此外,中欧一致同意建立贸易政策对话机制,并签署启动中欧知识产权对话机制的文本。欧盟希望加强双方在金融和投资领域的合作,并表示将在尽早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方面做出努力。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欧经贸关系进入“历史最好时期”:经贸规模不断扩大,质量日益提高,并得到强有力的政治支持与法律文件保障。据商务部资料,欧盟已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国第一大技术引进来源地和中国第四大外商直接投资来源。中国是欧盟第三大贸易伙伴。据中国海关统计,2002年,双边贸易额为867.6亿美元,今年1~9月贸易额为891亿美元,同比增长41.5%。明年欧盟扩大后,将形成一个拥有4.5亿人口、国内生产总值达10万亿美元的市场,使欧盟有望成为中国的最大贸易伙伴。

欧盟贸易委员帕斯卡尔·拉米(Pascal Lamy)在参加完第六届中国一欧盟领导人峰会后,在北京接受了《三联生活周刊》记者的独家专访。

三联生活周刊:先问您一个中国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中国已经同欧盟签署了《旅游目的地国地位谅解备忘录》,那么最快什么时候,中国的游客就可以前往欧盟国家旅游了?

帕斯卡尔·拉米:我认为欧盟对中国游客的大门已经大大地敞开了,《旅游目的地国地位谅解备忘录》是具法律效应的,实质性问题都已经解决了,剩下的不过是一些技术性细节。

这个协议的签署非常重要,对双方人民的交流、互相了解都有好处。去年,欧洲来华旅游人数达到130万,而中国前往欧洲旅游的人数却只有64.5万。中国潜在的赴欧游客仍有很多,我相信双方的旅游业都将大大受益于这个协议的签署。实际上,我们从德国成为中国旅游目的地以来的情况就可以看出来了,自开放后,有大量中国的游客前往德国观光旅游,为德国旅游业的发展带来很大动力,欧盟其他国家的旅游业也希望能因此获益。

三联生活周刊:据欧盟方面统计,2002年欧盟对华贸易逆差约为500亿欧元。您怎么看待欧盟对华贸易逆差问题?您是否认为这种状况应该改变?您此次到中国访问,除了出席三个重要协议的签署外,应该还带来了中国市场进一步开放的要求,是这样吗?

帕斯卡尔·拉米:我们应该正确看待欧盟对华贸易赤字。去年中欧贸易总额高达1150亿欧元,双边贸易额保持每年17%的增长,这其中中国享受着巨大的贸易顺差。但是这个巨大差距在我看来不是什么制度性、根本性的错误,也不是一个重大的系统性问题。因为中国在大量向欧盟出口的同时,也大量从欧盟国家进口,如果中国对欧盟的进口能保持持续增长,那么对欧盟国家来说都将是一件好事。得益于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市场还会不断地扩大。我们看到,中国中产阶级数量在不断增加,他们需要更多的进口产品。只要欧盟对中国市场的出口持续强劲增长,我就不会为欧盟对中国每年约500亿美元的贸易逆差感到担忧。

你说得很对,我此次来不仅是见证一系列协议地签署,我们非常希望中国能更加开放市场。比如在物流、银行、保险、电讯业等方面,欧盟需要中国履行WTO的承诺,在这些领域进一步开放市场。

三联生活周刊:美国也存在着巨额对华贸易逆差,有经济学家指出,中国对欧美等国家的贸易顺差是国际分工的发展使然,您是否同意这个观点?我们看到,近来美国方面对对华贸易逆差似乎非常担忧,并表示将向中国方面进一步施加压力,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帕斯卡尔·拉米:目前的贸易状况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国际贸易中的国际分工而形成的。我认为,能从中国进口大量产品对欧洲的消费者来说是好事,他们能因此得到物美价廉的商品。我们同时也希望能有更多欧洲的产品或服务提供给中国消费者。按照国际分工的原则,中国消费者或许应该享受由我们提供的物流、银行、保险、电讯业等方面的产品和服务。

美国的问题是美国的问题,欧洲的问题是欧洲的问题,在对华贸易赤字的问题上,我认为我们和美国的看法是不同的。

贸易失衡还没有成为欧盟领导人的政治问题。欧盟可能缺乏重商主义的观点,我们并不要求和每一个贸易伙伴都保持贸易平衡。而且,欧盟的对外贸易整体是平衡的,除中国以外,欧盟对其他贸易伙伴均保持顺差。我们充分理解中国目前独特的竞争优势地位。例如,中国具有数量众多的专业技术人员,受过良好培训且廉价的劳动力,以及一直保持高水准的外商投资。

挥舞大棒不是我们的风格1

在第六届中国一欧盟领导人峰会期间,中国与欧盟在北京签署了一系列有关经济的重要协议

此外,和美国不同,欧洲对来自中国的地缘政治挑战的感觉要弱得多。部分原因是欧洲本身就不是一个政治上的超级强权地区,同时我们也高兴地看到,一个更加多极化的世界正在形成和发展。

三联生活周刊:人民币汇率问题,也是您此次来华访问的一个重要议题,是吗?

帕斯卡尔·拉米:是的,中欧峰会谈论了人民币汇率问题。我的建议是中国可以考虑将人民币从单一盯住美元转换为与一揽子外国货币挂钩,这些货币的选择要能反映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比如中国的人民币可以同时与美元、欧元和日元挂钩。

但中国将自行决定其外汇体制,欧盟不能对中国采取何种具体的外汇体制做出要求。挥舞大棒不是我们的风格,我们坚持用友好的、更具建设性的途径告知中国必须认识到哪些目标,然后由中国自己自由选择实施的工具。欧盟一直在寻求给予中国金融系统改革提供帮助。为此,欧盟已经为中国提供了2200万欧元的资金,明年这项资金将提高到3700万欧元。我相信,欧盟的立场得到了有效传递,中国将对自身必须采取的行动进行深思熟虑。

对于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升值的问题,我们理解中国政府在这个问题上保持谨慎的态度。这个问题要从中国对国际政策和国内政策两方面来看,从国际贸易的角度,我个人觉得有充分理由调整人民币的价值,当然要保持缓慢和有控制的。但看中国国内的实际情况,我可以理解中国政府领导人对提出人民币升值保持高度警觉。

三联生活周刊:时至今日,欧盟并没有承认中国“完全的市场经济地位”,中国企业因此经常遭遇欧盟方面的“反倾销调查”,您怎么看待中欧贸易中的这个问题?什么时候,欧盟能承认中国“完全的市场经济地位”?

帕斯卡尔·拉米:欧盟有非常完善的外贸执行系统,当然也包括反倾销的一些措施,但这是一个技术上的问题,也是任何一个WTO成员国可以做的事情。如果仅仅从数字上来说,我们现在和中国的贸易量达到800亿美元,中国被反倾销影响的贸易额只占整个贸易额的0.5%,影响的产品包括自行车、化肥,还有一些化学产品。因为中国提供的很低价格,对一些欧洲企业造成了损害。我们并非仅仅对中国采取反倾销措施,我们只是根据欧盟国家企业的投诉来决定是否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中国对欧盟的产品也有一些反倾销措施,这也会影响到欧洲国家对中国的出口。

承认中国“完全的市场经济地位”有一定的程序,需要一系列的调查认证,在一些问题的判断上,中欧双方还不完全一致,需要进一步磋商谈判。目前双方都在为此而努力,我相信这个问题应该能够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