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沉默的2003中国首富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邹剑宇)
首富是怎么炼成的?
首富有多富?
丁磊目前还拥有网易公司52%的股票,超过1800万股。按照10月17日纳斯达克收盘价63.91美元计算,丁磊的股票价值是11.5亿美元,合人民币95亿元。比胡润统计的时价还多出了20亿元人民币。
创业天才—丁磊
反对计算股票票面价值的人喜欢说,“股票有多值钱就有多不值钱”。
再看看丁磊个人拥有的现金数量。近一年多以来,在网易股票价格逐渐上升,公司市值逐渐增加之后,丁磊个人拥有的SHINING GLOBE公司所持网易股票交易记录统计显示,丁磊本人目前拥有的现金大约是4250万美元,合人民币3.5亿元。(如表1)
首富的财富故事
2000年网易继新浪在美国上市之后,搜狐公司也随之在纳斯达克上市,中国三大网络门户公司终于统一队形至今。但是2000年剩下的日子互联网经济低迷,翻过年后竟然是持续一年的“寒冬”,在这一年中,丁磊险些两次与今年的“首富”失之交臂。
2001年1月,丁磊证实网易已委托高盛公司寻找买家,之前中华网领导发话说:“新浪、搜狐、网易与中华网合并是最理想的选择,中华网欢迎这种合并。”(有趣的是,2003年当美国在线公司大量抛售它持有的中华网股票的时候,据说买入方竟然是网易。)虽然网易暗示它中意的买家是“世界级”的公司,这两个消息都透露出丁磊打算撤了。1月6日,丁磊和部分媒体记者在北京国际俱乐部喝酒聊天,言谈中透露出他对自己大学所学无线电专业依然爱好不减,但当时中国移动的梦网计划还在酝酿当中,没有人能猜到手机短信里藏着金矿。
网易的首次出售不了了之。6月8日,《华尔街日报》网站报道说,丁磊与香港有线宽频已经达成初步协议,有线宽频将以8500万美元价格收购网易全部股份。但是这一收购却因为网易2001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发生问题、暴露2000年全年财报的隐忧而前途不明。香港有线宽频6月19日宣布,终止洽购网易。
美国时间9月4日上午,纳斯达克股市宣布从即时起暂停网易在纳斯达克的交易,直到网易能够提供纳斯达克方面所需的“补充资料”。网易在纳斯达克股市的最后交易发生在9月1日,最后收盘价格为0.6492美元。
相信是二次出售未成和停牌事件使丁磊最终留下了网易。9月12日网易公司宣布,孙德棣担任代理首席执行官,直至公司找到首席执行官的合适人选,丁磊先生不再担任网易代理首席执行官和代理首席运营官的职务,同时亦不再担任公司董事长一职。丁磊的新职务是网易首席架构执行官.对公司战略发展及产品开发提供指导意见。
孙德棣先生至今还是网易的代理首席执行官,传说中丁磊打算以出售网易所得回老家宁波投资的事情也就永远搁置
2001年12月30日上午,丁磊收到纳斯达克的传真,知道网易即将复牌。丁磊说:“的确感到几分欣慰,毕竟几个月以来的努力没有白费。”
2002年8月6日,网易公司代理首席执行官兼董事孙德棣公布了网易2002年第二季度财务报告,宣布“网易盈利了”,盈利的数额是3.8万元人民币。
丁磊离网易有一层纸
尽管丁磊一直是网易控股超过半数的大股东,但是孙德棣强调说丁磊只是公司董事之一,甚至不是董事长。这个说法与公众对网易的看法差距很大,没有人相信网易离得开丁磊。
1999年夏天,丁磊还在使用诺基亚5110型手机,这个机型后来被称作“打工仔手机”。丁磊使用5110的原因是因为当时市面上的手机只有这一款是可以更换标志logo的,丁磊的手机新标志自然是“网易”。这个事实表明,技术背景出身的丁磊一直是以个人的知识和悟性在推动网易。
2001年4月,网易宣布收购广州天夏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推出了国内第一个开放式的图形MUD引擎。正是以这个公司的开发团队为核心的队伍,网易得以在2002年推出了中国可数的几个成功的网络游戏之一《大话西游》,网易拥有该游戏的全部知识产权。据了解,收购天夏公司的价格是近1000万元人民币。
现在看来,即使是在最低潮的时候,丁磊和网易的关系、丁磊对技术的痴迷和网易以技术产品为核心的经营模式都是二合一的。
丁磊成为首富的当天,记者在北京采访了孙德棣,孙德棣承认网易的方向是互联网和无线通信,对线下的业务不感兴趣,同时不会把并购作为增长的主要途径。
单纯的首富?
2000年9月14日,搜狐宣布以价值30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Chinaren. com。2003年1月7日,新浪宣布以2080万美元,1/3现金、2/3股票的方式收购广州讯龙公司。TOM公司和中华网公司的资本并购事件更加频繁。但是网易从上市至今,除了收购天夏公司之外,就是在2003年7月9日发售了7500万美元的可转换债券。
网易公司在资本方面保守的策略和它飙升的股价相映成趣,投资银行出身的孙德棣说:“我们不是不能,而是不想把并购当作主要的战略手段。因为我们的强项是在互联网上,投资人也没有给我们压力让我们进入传统领域。”
很难说网易的资本策略和丁磊以及公司的性格没有关系。孙德棣介绍说,网易60%的客户集中在15岁到25岁的青少年群里,中国当红的青年偶像周杰伦到大陆演出时首站网络出镜就是在网易。
2000年初,美国在线红得发紫的时候收购了美国传统媒体帝国大佬时代华纳公司,虽然现在这个婚姻最终以新娘踹了新郎而结束。但是中国网络滋生的首富所在的公司将在中国扮演什么角色却是一个还没有开始的话题。中国最大的传媒公司中央电视台2001年的广告收入已达到66.50亿元,而网易2002年年度收入总额是2.33亿元。拿网易和美国在线相比似乎还难以企及。
中央电视台是中国国情所在,而网易却只是中国青少年的一个会所。关键是网易透露出来的雄心和它的股票高昂的价格没成正比,或者是说一只美国的股票离中国还实在太远,以至于连丁磊本人都觉得计算他个人财富很“无聊”。
以网易现在的脉络,它要挖掘的金矿还在互联网上,而互联网上消费者带来的效益还依赖中国互联网上网人数的增加,尤其是依赖网络生活逐渐成型和电子商务的成熟。这笔财富很大,但是尚未有定数的增量。对丁磊首富的质疑更多的是因为中国现有巨大存量财富没有资本化,中国资本市场上最多的是不可流通的国有股和法入股。丁磊的“首富”概念更多是对未来完全市场化的中国有意义,目前能够想象的只有当网易的股票继续上升,以股票流通的价值在传统领域带来所有制和经营观念的市场化。
再来看丁磊本人,他其实是一个对公众不善言辞、思维敏捷的创业天才,目前开着一辆大切诺基汽车,这个爱好与搜狐公司的张朝阳(本届富豪排行榜第20位)类似。张朝阳在买宝马车之前开的也是一辆切诺基。汽车生活中有一句话叫“开宝马、坐奔驰”,丁磊和张朝阳显然都不是一个雇司机坐奔驰车的人,况且他们都有一个爱好是泡酒吧。怎么能想象这两个中国钻石王老五半夜从酒吧出来由一个衣冠楚楚的司机开车门,而不是他们自己去飙一飙昵!
应该说是他们两人这样的创业成功故事和生活对中国新青年人有最大的影响力。
而富豪排行榜列第10位的陈天桥却可能是一个坐奔驰的人。
另外的首富?
明年是陈天桥?
胡润算出的陈天桥的财富是40亿元。
陈天桥有点“政治家”创业的味道(李江松摄)
今年3月,软银亚洲信息基础投资基金会给盛大公司投资4000万美元的时候,盛大公司还是陈天桥和他的家人全额控股的公司。目前盛大公司最大的资本战略就是在2004年到纳斯达克上市。2002年盛大公司的营业额超过了4亿元人民币,有人估计说这个数字可能是7亿,净利润在2亿元左右。而网易2002年的毛利和利润分别为1.49亿人民币和400万人民币。那么陈天桥的股份在纳斯达克值多少美元呢?
黑脸庞的陈天桥和瘦脸的丁磊、张朝阳是两类人,张朝阳以刻苦精神创业,丁磊以技术兴趣创业,陈天桥多少有点“政治家”创业的味道。陈天桥1990年进入复旦大学经济系,1993年以“优秀学生干部标兵”提前毕业,进入陆家嘴集团后成了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安德的秘书,后辞职自办盛大公司运营网络游戏《传奇》得以成功。
如果说网易网聚的新新人类生活是新奇的话,那么以千万计的《传奇》玩家的生活则可以用“另类”来标识。陈天桥面临的处境有三个:一是最基本的游戏运营服务,因为《传奇》是世界上最大人群数的单个网络游戏,维持游戏的正常运转是困难的;二是盛大公司与《传奇》游戏开发商—两个韩国公司的版权官司一度成为盛大能否维持下去的致命伤;三是网络游戏的合法地位没有确认,针对网络游戏优劣的社会舆论争端一直存在,政府管理部门也未能明确表态。
但是陈天桥找到了一个强大的杠杆,就是在网络时代,尤其是互联网经济低迷的阶段,占据中国网络游戏市场一半份额以上的《传奇》是中国新经济少有的亮点。盛大得到了包括中国电信运营商、IT制造商、游戏开发商、软件零售渠道以及各地网吧这整个游戏价值链的支持。同时在上海,盛大和易趣一起成为当地新经济的标志性公司,上海市政府对这两个公司厚爱有加。当盛大公司在北京开新游戏发布会时,中国文化部和新闻出版总署两个主管部门的相关领导齐齐到场支持。
陈天桥就是在这样的社会结构中思维他的公司价值,他从来没有把盛大仅仅说成是一个游戏的运营者,而是“迪斯尼”,“三年内让盛大公司成为世界一流的互动娱乐企业,最终成为体验经济的领导者之一”。
一个是自觉要成为一个行业的领导者,一个是自愿要做保留个人生活的商人,这就是同为浙江人的陈天桥和丁磊的差别。张朝阳曾赞许说,丁磊为中国互联网目前的商业模式找到了一个方向,而陈天桥则是以铁腕在与韩国公司的官司纠纷中树起盛大在网络游戏价值链中的龙头位置。
影响力
胡润在他的富豪排行榜外还制作了一个“强势榜”,丁磊榜上无名。
胡润给强势榜第一名荣智健的评价是:“荣智健是少数在国际社会拥有影响力的中国企业家之一。在投资香港蓝筹股的基础上,荣建立了中信泰富,并在中国内地,尤其是在上海,成为项目规模最大的金融家。荣智健已经连续四届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他的父亲荣毅仁是中国最有名的‘红顶商人’。”
第七强势的是UT斯达康公司的吴鹰,“吴鹰的创业历程是每一个‘海归’的梦想。他在一个成长性最快的行业—电信行业中,缔造了一个市值30亿美元的企业,UT斯达康是《2003中国大陆百富榜》上纳税最多的企业,仅在国内的纳税就达到了12.5亿元”。
吴鹰得以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小灵通”市话在中国市场上的成功,他把一个技术上处于弱势的产品做进了一个主流市场,现在吴鹰给出的“小灵通”定位是“取代传统市话”。小灵通的成功与中国电信市场几大公司间的博弈密不可分,但是UT斯达康正是在中国政府打破电信垄断过程的缝隙中找到了机会,毫无疑问是一个中国经济市场化的结果。
吴鹰的影响力还来源于他的西方现代化的经营和管理思维,UT斯达康公司当选全球型人力资源公司翰威特公司与《亚洲华尔街日报》和《远东经济评论》联合主办的“2003年度亚洲最佳雇主”是一个证明。
陈天桥经营公司的结果与丁磊相比并不逊色,事实上因为网易公司的出色表现给相关产业带来的经济价值(与盛大相比)同样是可以圈点的。而吴鹰表现出来的更加成熟的商业行为方式是他跻身强势榜的原因所在。我们似乎可以从这三者构成的影响力台阶上找到市场经济增长的一条线索,沿着这条线索走下来,以后我们能看到的就是一个逻辑清晰的富豪权力榜了。
盖茨的财富与形象
当1986年3月13日纽约股票交易所开市之时,微软股票以25.17美元的开盘价上市,开始了此后令世界惊奇的财富之旅。仅在一年后,微软的股票就已经达到了90.75美元的高价,自此比尔·盖茨凭借自己最初占有的1100万股,在31岁之时就挤进了亿万富翁行列。而进入90年代后,比尔·盖茨凭借微软股票的不断增发和高股价,从1994年开始就连续9年蝉联《福布斯》财富榜榜首,以至于《财富》杂志的编辑曾经对《福布斯》财富榜调侃地评价为“亚军排行榜”。
作为世界首富的比尔·盖茨,他对财富的态度让人更兴趣
实际上,微软所创造的财富神话更多的并不仅是创造了众多富翁,而是开创了科技业股权财务与企业发展本身的良性循环关系。《商业周刊》毫不掩饰地评价,微软实际上开创了大众化软件行业,而不仅是股权与财富本身。尽管2001年微软股价下跌近45%,但是比尔·盖茨的冤家对头甲骨文公司的埃利森仍然屈居第二。而2003年的富豪榜中,埃利森更是随着科技股投资的缩水而灰飞烟灭。《华尔街时报》因此将盖茨与埃利森的个人财富曲线图作对比,并且依据时间点和各自企业的状况作加权的量化处理,结果发现微软股票之所以依旧强手,即便2001年科技股股灾时也稳如泰山,关键在于微软在信息技术产业中承担了地基作用,即便甲骨文公司的看家法宝i系列数据库也要运行在微软操作系统之上。科技产业创业杂志《fastcompany》也曾分析过20年来高科技企业成长与财富的关系,《fastcompany》的编辑们发现,高科技企业可能很短时间内会创造财富神话,而能够长期保持财富与公司业务正比例增长的却并不多,甚至苹果电脑都被视为失败的例子。因为苹果电脑尽管创造了信息产业界最初的诸多神话,但是20年后苹果电脑的曲高和寡,从商业角度上已经失去了产业领头人的作用。而微软则与英特尔、雅虎等企业一同被列入科技股中的蓝筹股。
1991年比尔-盖茨在接受《花花公子》杂志采访时说:“喜好名牌、重视装饰、私人飞机这些都不是好榜样,我认为你如果习惯了这些享受,将不再像普通人那样生活。但是我就喜欢像普通人一样生活,这就足够了,我害怕去习惯这些享受。”实际上,在公众对比尔·盖茨的财富津津乐道时,更瞩目盖茨对个人财富的态度,因为现年48岁的盖茨曾经信誓旦旦地宣布自己将在50岁时退休。而盖茨与其妻设立的比尔和梅林达·盖茨基金近几年不断对外重申,在有生之年要将400多亿美元的财富全部捐献给社会,而仅给自己的三个孩子各留百万美元。该基金目前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私人基金会,从基金会设立以来,盖茨夫妇已经累计捐赠了240亿美元财富,仅2000年1月就一次性捐助了50亿美元。以至于比尔·盖茨的桥牌伙伴、股神沃伦·巴菲特在接受《财富》杂志采访时评价盖茨说:“比尔在他真正关心的三个生活领域找到了协调之道,这简直太棒了。在商业领域、慈善事业和家庭生活上,他都得到了他想要的东西,并且都做得很好。”实际上,比尔和梅林达·盖茨基金目前更多将方向调整为医疗救助研究和儿童教育领域,2002年11月捐赠给印度1亿美元防治艾滋病的行为被视为向微软内部20%的印度裔工程师的回报。这个基金会实际上在2000年之前还不存在,直到将盖茨家族中从事教育捐赠的盖茨教育基金会和其父亲命名的威廉·盖茨基金会合并,才形成了世界第一大个人基金会。基金会的资助对象主要集中在四个领域。首要方向是改善全球健康状况,投资研究艾滋病和癌症,帮助非洲和亚洲的不发达国家治疗救治疟疾、肺结核等疾病。其次是加大教育投入,帮助低收入阶层的子女及因经济问题上不了大学的年轻人。此外,盖茨还不忘促进信息产业本身的发展,改善盖茨老家西雅图所在的美国太平洋西北地区的社会状况。而比尔和梅林达·盖茨基金日常运转主要由盖茨的老父亲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