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产阶级的分时度假要求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周一)
全球旅游及旅行业具领导地位企业的论坛组织—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WTTC)近日宣布,该组织已向中国国家旅游局呈递了一份关于中国旅游及旅行业的研究报告。在这份报告中,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建议中国“迅速建立为期两周的带薪假期制度,用以补充3个黄金周的假期。消费者和企业可自由决定一年中的任何一段时间带薪休假”。该报告称,虽然中国实施的三个“黄金周”休假制度对中国国内的旅游业启动产生了巨大影响,但这种国家节日带有极强的季节性,将会对现有旅游资源和基础设施带来越来越难以控制的压力,而且可能会背离鼓励国内旅游消费的初衷。这种休假制度的安排,“还有可能导致消费者将可支配收入用于其他开销,以避开这些交通高峰期”。
上、下图:外出旅游是“黄金周”里人们首选的休假方式。出国旅游、新线路,以及文化旅游已成为时尚(路透/Reuters)(Imaginechina)
根据全国假日办公开披露的信息,作为经历“非典”之后的第一个“黄金周”,今年“十一”期间,全国出游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均创下了历史新高。从全国假日办发布的“十一黄金周”旅游统计公报可以看出,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全国共接待旅游者8999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1.5%;实现旅游收入34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 1%。出游人数和旅游收入都创下了自1999年10月开始实行旅游黄金周休假制度以来的最高点。
实际上,已经实施了三年的“黄金周”休假制度,在屡创新高的各种商业统计数据背后,黄金周的种种之“累”已经开始显现。“黄金周”期间,旅游景点以及旅游地的客房价格都有不同程度上涨,有的地方甚至成倍上涨。“我们对外报价时都有点不好意思,价格反差实在太大了。”北京神舟国旅的一位部门经理王先生对记者说。据王先生介绍,黄金周期间,游客数量剧增,旅行社无形中增加了许多负担。比如平时一个团队最多20个人,吃、住、行都好安排。可到了黄金周这几天,一个团队可能上百人,甚至更多,导游陪同就必须增加。即便如此,仍难保证最好的服务水准。“我们其实希望生意能够细水长流,这样有利于我们保证服务质量,也使我们的营业收入更加稳定。现在这种假期安排恐怕很难避免平时‘磨刀’,黄金周‘宰客’的现象发生。”他说。
四川省旅游协会副会长陈隆志指出,全体国民在“黄金周”集体休假,虽然给国民创造了休闲娱乐的机会,但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身体和精神压力。实际上,“黄金周”的真正意义在于第一次明确了劳动者带薪休假的权利,但“黄金周”本身只是特定时期的特定产物,是过渡性质的权宜之计。在适当时候代之以相同或更长时间强制性的经劳资双方协商的弹性休假制度,无论从保证劳动者的休假质量,还是从维护正常社会秩序或者不同部门的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角度考虑,比保留一个没有实际意义的黄金周好得多。陈隆志认为,要打破休闲时间上的不均衡,带薪休假制度是明智选择。
“分时旅游将成为未来中国旅游业发展中最兴盛的事业。”哈尔滨工学院的研究员李运鹏说。世界上最大的分时旅游运营商—因特沃(Interval International)近年来一直在中国市场上寻找商机。该公司称,分时旅游也是全球旅游经济中增长速度最快的一部分。总体来看,分时旅游已经发展成了一个成熟的旅游产品种类,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产阶级游客,他们比较欢迎享有盛誉,能够提供低价位、高品质休闲场所的大企业介入较好的景点。在这个行业提供高品质服务,提供更多选择,消费者的权益得到越来越多的保护,享有更多的假期。而实际上,这一切都是冲抵通货膨胀的有利因素。
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认为,分时旅游将带来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分时旅游将带来酒店、宾馆入住率的提高,大大降低淡季铺位供应过剩的问题。游客逗留时间的延长,回访也日趋频繁,消费金额不断攀升。
中国政府也已经意识到了分时旅游可以带来的诸多好处。在政府发布的《国家旅游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分时旅游度假应该积极推广。主要精力应放在支持大型旅游企业上,先对分时旅游度假加以尝试,再依据中国的实际情况稳步发展。”
针对中国的分时旅游市场,因特沃认为,分时旅游在中国将会越来越受欢迎,特别是随着中产阶级人数的增加,因为中产阶级期望与朋友和家人共度更美好时光,这会进一步扩大他们对于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的兴趣。因特沃还声称,随着中国中产阶级对分时旅游概念理解的深入,分时旅游市场的需求将不断扩大,将会激励国内外更多的大型知名旅游旅行企业进入该领域。
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发布的报告还对中国旅游及旅行业经济,在2004年和未来10年内的增长分别进行了预测。该报告预测,2004年,中国旅游及旅行业增长率将达到33.6%,直接创造2892亿元的国内生产总值和5410万个工作岗位,而且中国旅游及旅行投资将达到5121亿元人民币,约合612亿美元,占总投资额的9.6%。到2013年中国旅游及旅行业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8446亿元,直接及间接创造6580万个工作岗位,并吸引更多的投资。
旅游目的地应由消费者来选择
Jean—Claude Baumgarten
专访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总裁Jaen—Claude Baumgarten
Richard Miller
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研究和经济事务副总裁Richard Miller
三联生活周刊:你们发布的报告中提出,中国政府必须将出境旅游和入境旅游置于同等重要地位。但中国人出境旅游不仅需要中国单方面的努力,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是否愿意为中国扩大出境旅游提供帮助?
Jean—Claude Baumgarten:只要中国愿意,在发展旅游旅行业的过程中,在任何方面遇到瓶颈制约,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都愿意提供帮助。
就像三脚架的三条腿一样,没有强大的出境游市场,旅游及旅行业就谈不上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在中国旅行者出境游方面,现在有一个问题是中国方面因为种种原因设立了一个境外旅游特许目的地资格(ADS),不具有这个资格的国家或地区,即使是愿意对中国旅行者打开大门,中国的旅行者依然不能够前往。目前中国政府也不允许国外旅行运营商推广境外旅行服务。
我们认为,从根本上说,对于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应该是消费者的选择,我想这也应该是政府部门未来发展旅游旅行业需要完善的方面。我们希望中国政府能完全取消ADS限制,允许外国国家旅游组织及旅游运营商进入中国市场,取消对旅行社出境销售业务的限制。与此同时,旅游业也需要确保所销售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推行消费权利的透明化、价格和质量的自我监督,并进一步确立完善的法律运营框架。
出境旅游对于大多数中国居民而言还是全新的经历,我们认为目前为中国游客出境游所必需的产品和服务还不存在。
三联生活周刊:报告中建议中国的国有酒店企业重组成为酒店集团和管理公司,并大力发展平价旅馆。那么,外资会介入中国酒店的重组吗?
Richard Miller:平价旅馆是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认为从国内旅游消费的需求来看,此类旅馆具有极高的增长潜力,应该将其作为中国酒店业发展的重点,促进酒店产品的多元化。包括高质量的小型酒店、真正意义的度假酒店、只提供床和早餐的连锁酒店,以及其他创新的产品,例如包括迎合国内市场的低成本、高质量的住宿设施。
这个过程应该是需要外资投入的。但外资同时也认识到中国酒店所有制关系的复杂性进一步加大了连锁酒店的发展难度。未能实现酒店管理权和所有权的分离,对国有资产缺乏有效的监管,造成了连锁从属关系方面的诸多问题。人力、资本、管理经验等必要资源的匮乏使中国连锁酒店很难将自身的实力壮大。我们认为,如果让那些国际上的大旅游集团直接进入中国并购和重组当地酒店、宾馆或合资经营的话,可能会耗时、费力且缺乏可操作性。所以我们建议,先由中国的国有企业将这些小酒店和宾馆进行并购、重组和整合,然后外资的进入可能将会更容易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