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国葡萄酒:对手兵临城下
作者:曾焱(文 / 曾焱)
眼下正是法国葡萄产区的收获季节,但坏消息不少:美国人威胁要抵制法国酒,香槟地区(Champagne)的葡萄苗遇到了大霜冻,波尔多(Bordeaux)今年的新酒卖场不够理想,博若莱地区(Beaujolais)收成大片被毁也令人情绪低落。但对全世界葡萄酒市场来说,好消息却很多:据国际著名葡萄酒展览组织Vinexpo报告,这一市场的消费额将在5年内保持10%的成长速度,追平化妆品行业,是音乐录音制品行业的三倍。2001到2006年期间,全世界对无泡葡萄酒的消耗总量预计增加11亿升,相当于澳大利亚年产量和两个法国波尔多地区年产量之和。走势最好的将是瓶售价超过10欧元的优质酒,增长量高达42%。可惜的是,法国人已经不能够像从前那样,在这一市场上独享荣耀。
澳大利亚已成为新世界葡萄酒的代表。图为著名的芭罗沙谷葡萄园和酒窖(Imaginechina)
“狼”来了
法国葡萄酒在美国和英国市场遇到的狙击最为强劲,而这两个市场如温度计般敏感,在世界市场格局里最有带动力。如果把法国酒最依赖的8个主要市场排队,法国酿酒商将看到他们所不乐见的结果:据《新经济学家》报道,从2000到2002年,除了日本和比利时市场的进口量略为上升,其余6个欧美市场都在下滑:头三名是荷兰、美国和加拿大,进口量分别下降7.2%,4.1%,3.2%;接下来分别是德国、瑞士和英国,降幅都在2%上下。
仅从价格上来看,法国酒的高贵地位也正在被新世界酒围逼。根据英国葡萄酒统计数据公司IWSR的市场调查报告,作为世界葡萄酒平均价格增长最快的市场,英国目前价位最高的葡萄酒来自澳大利亚,余下依次是美国和德国葡萄酒,法国仅列第四。有“天才”之誉的几个澳大利亚酿酒师如凯特努克(Katnook),金斯敦(Kingston),在国际酒业的名气已经不比法国名家逊色,他们出品的葡萄酒被视为罕见佳品,一瓶叫价最高超过100欧元。
在法国本土市场,外来酒的份额以前从未逾过1.5%,这和法国消费者对本地酒的偏爱和维护有关。但是在新世界酒的步步进逼下,这一市场现在也非固若金汤。Onivin机构的最新调查报告显示,虽然法国市场对无泡葡萄酒的消费总量在减少,对外来品牌的消费却比往年增长了40%。总体上虽未成气候,但新发展的消费人群达到16%。“精美葡萄酒世界”组织的创始人特蕾西(Paul Tracy)说:“第一步很难,但接下来好口味对法国人也是有诱惑力的。”这几年里特蕾西陆续向法国引进了15个国家的上百种葡萄酒,销量以每年50%的速度增加,到2002年已经超过15万瓶。
波尔多酿酒大师勒顿(FrancoisLurton)估计,法国市场最终将向外来酒出让l0%的地盘,美国加利福尼亚酒在价格上偏高,因而南半球葡萄酒的销量会很快攀升。他认为澳大利亚的夏敦埃(chardonnay)和西拉(shiraz),新西兰的黑比诺(pinot noir),南非和智利的卡百内索维农(cabernet—sauvignons)以及阿根廷的玛尔贝(malbecs)等品牌都是酒中上品,很有希望取悦那些在品酒上颇为挑剔的法国人。
新市场将AOC制度逼向死角
法国葡萄酒和新世界葡萄酒的势力消长,被经济观察员看作两种文化的狭路相逢。对法国人来说,他们按照惯例生产,然后寻找渠道销售,而对手却是反其道而行之:调查市场口味,然后再进行研制和生产。为了吸引年轻消费者,澳大利亚、智利和美国的葡萄酒生产商往往不屑于固守传统工艺,只要求用最有市场号召力的葡萄品种。像夏敦埃和卡伯内等名声很响的葡萄就是他们喜欢采用的品种,这样方便消费者挑选自己偏好的口味,酿品也容易进入“超级优质”行列。
在这样剧烈变化的市场背景下,曾经被法国酒业引以为骄傲的AOC制度就显出了难以掩盖的陈旧气息。法国《快报》等杂志甚至认为它大有令“亲者痛而仇者快”的效用:AOC条例繁多,对法国葡萄酒酿造者制约苛刻而无视世界范围内消费者的好恶变化,因而在本土酒和外来酒之间造成了越来越严重的不平等竞争。
AOC (Appellations d'originecontrolee)是由法国发明的“产地命名制”,以此鉴别和规定葡萄酒产区。在这一体系下,大多数法国葡萄酒必须根据产地命名,而不是按照葡萄种类。每个葡萄酒产区都有各自的实施规定和验收标准,标准又因葡萄园不同而变化。推行AOC制度的本意是保护传统葡萄酒产区的公共遗产,保证法国酒质量,但是当南半球葡萄酒已经有实力向法国葡萄酒叫板之后,制度里复杂和守旧的一面就被放大了。AOC的规章细致入微,数十年不变,比如对葡萄的品种、土壤、施肥、运输、存储和加工工艺流程都有精确到厘米或克的规定,违反就属违法。这虽能保证一个产区的总体水平,却抑制了很多酿酒大师的独特个性和工艺改进。波尔多酒生产商尤其厌倦波尔多市场特殊的销售体制,他们抱怨“波尔多不允许创新,除了墨守陈规便无事可做”。AOC制度对酒瓶标签也有苛刻规定,上面只能注明指定名称比如产地和葡萄园等,而不允许标出葡萄品种。对于法国以外的消费者,如果不是专业酒评人士或者葡萄酒fans,要想弄明白AOC酒的分级及其口味便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法国大约有400来种AOC酒,在大部分消费人群对葡萄酒知识没有兴趣深究的今天,谁还有耐心去分辨Haut-Medoc酒和Medoc酒的口味到底有什么不同?所以《新经济学家》杂志毫不客气地评论这一制度是“自杀的做法”。从2000年的一个数据可以看出,法国本土的葡萄酒消费人群正日益老化:55%的人在50岁以上,28%的人超过65岁。法国葡萄酒充分保留历史感,但在浮躁的市场面前这种优势显然被不断消解。
“海外兵团”
著名酿酒顾问罗朗(MichelRolland)每年定期在匈牙利、南非、智利、阿根廷、美国和印度几个国家之间奔波,传授和指导法国酿酒工艺。像他这样的人现在越来越多,业界对他们有一个正式称呼,叫“飞行酿酒商”。这是法国酿酒业可以永远感到骄傲的地方—新世界葡萄酒生产技术的进步和产量增长都有法国人的功劳。也是法国酿酒业说不出来的伤心—法国葡萄酒很可能被法国人打败。
巴容-菲利普·德罗施尔德(BaronPhilippe de Rothschild)是第一个冒险家。1979年他去到加州投资,与美国人合作开发了“作品一号”(Opus One),把勃艮第的顶级土酒酿造方法“GrandCru”成功地带到了欧洲以外的土地。巴容的女儿菲利普在智利的创新作品Almaviva,在智利和法国都引起了轰动,其品质令波尔多的同行也感到艳羡。新一代最成功的“飞行酿酒商”可能要算勒东兄弟(Freres Lurton),这对波尔多人在家乡拥有三个酒庄,目前又分别在阿根廷买下125公顷葡萄园制酒,在智利买下200公顷土地用来试培自己的葡萄品种。智利现在是法国酒商投资最多的国家,接下来有阿根廷。离开保守和复杂的AOC制度后,法国酒商在这些地方享受到了创新的自由,他们得以充分发挥在葡萄种植与酿造方面的灵感。澳大利亚酒业基本被本土大企业垄断—5个酒商掌握着近80%的市场,但在法国酒业大亨看来,这里仍然有比法国本土更好的商机。已经在法国股票市场上市的佩诺一利卡德集团(PernodRicard)认为澳大利亚是他们迄今发现的最好的投资地。他们收购了澳大利亚最著名的品牌Jacob’s Creek系列之后,产量达590万箱,年增长率超过l0%,现在已经做成世界上最成功的葡萄酒品牌之一。Jacob’s Creek牌起泡酒在英国起泡酒市场几乎没有对手。
法国《快报》的葡萄酒专刊里说得伤感:我们必须承认,法国葡萄三联生活周刊:您怎么看待以后几年中国葡萄酒市场的格局?
毕杜伟:我们认为法国葡萄酒在中国市场的形象还是最好的,但是必须注意两点:一是中国消费者对法国各个产区和它们品质的辨别有难度,另外不能忽略新世界葡萄酒的巨大竞争力。
中国市场争夺
一访法国食品协会大中华区总经理毕杜伟
三联生活周刊:与欧美市场相比,中国市场对法国葡萄酒贸易来说是配菜事实清楚是主菜?
毕杜伟
毕杜伟:法国食品协会在全世界设立38个办事处,大中华区就占了4个(上海、北京、香港和台北),当然是重点。中国目前是亚洲最大的葡萄酒市场,而且近5年里消费总量一直在上升:2001年亚洲的葡萄酒消费总量为61.87亿升,比1997年增长27.6%,其中中国的消费总量为33.42亿升,与1997年相比增长率达到34.7%,比亚洲平均水平高出近7%,比日本高出22.3%。
三联生活周刊:在这块市场里,法国葡萄酒希望拿到多少份额?
毕杜伟:法国食品协会是一家非盈利、非经营型的半官方组织,我们的工作主要是推广,向全世界介绍法国食品文化包括葡萄酒、食品和农产品,这种努力是不能用数字来体现的。不过据我们所做的市场调查,目前中国的葡萄酒市场本土酒是主体,2002年大约为91%的占有率,而进口葡萄酒只占到9%的份额约3000多万升。在这9%中,87%为瓶装进口,法国酒一直占40%以上。
三联生活周刊:在中国市场,新世界葡萄酒没有对你们构成威胁吗?
毕杜伟:我们都看到新世界酒在1999年以后的直线上升。在中国市场,法国葡萄酒虽然进口量2002年比2001年下降了7%,但进口总值上升了68%,仍然占据第一位,而且有很大的优势空间。下面依次为澳大利亚、美国和意大利。
三联生活周刊:那么价格呢?我们看到一份调查说,英国的高档葡萄酒市场已经被澳大利亚酒占领,法国仅列第四。
毕杜伟:价格不完全说明质量。1996和1997两年,曾经有人把法国最便宜的葡萄酒进口到中国市场,重新装瓶后价格抬到很高,造成了法国酒很贵的印象,这不是我们希望的市场效果。上海、北京办事处告诉我的调查结果是:中国大陆的超市里出售进口葡萄酒,80~90元人民币一瓶是比较容易被消费者接受的。
三联生活周刊:您怎么看待以后几年中国葡萄酒市场的格局?
毕杜伟:我们认为法国葡萄酒在中国市场的形象还是最好的,但是必须注意两点:一是中国消费者对法国各个产区和它们品质的辨别有难度,另外不能忽略新世界葡萄酒的巨大竞争力。
资讯
全世界大约有8000多个葡萄品种,但只有数十种会因其产地的名气和本身的优势而被市场力捧,它们往往作为特种葡萄酒的名字出现在酒瓶标签上,尤其是新世界产葡萄酒,成为消费者
最容易识别的品质标识。
1最受欢迎的白葡萄品种
夏敦埃(Chardonnay):有“白葡萄之王”的美誉,汁味丰富有层次,品质细腻。在法国勃艮第北部,夏敦埃用来酿造夏布利酒(chablis),著名香槟区的许多酒也是用它酿成。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夏敦埃酒非常爽口,比法国同族酒体更加丰满。
白索维农(Sauvignon Blanc):用它酿造的白葡萄酒有药草的气息,是法国产酒区卢瓦尔河谷和波尔多南部的重要酿酒葡萄。其酒体清淡,一般呈干性,但产自加利福尼亚的会稍甜,并带橡木昧。
雷司令(Riesling):产自德国的约翰尼斯博格雷司令(Johannisberg)才是上等品种,号称“白葡萄皇后”,其余品种因在酒标上用得太滥而名声不佳。德国产的晚雷司令优质葡萄酒是餐末甜酒佳品。
2最受欢迎的红葡萄品种
卡百内索维农(Cabernet Sauvignon):为夏敦埃的红色对等品种,代表着高品质。可以用它单独酿造,也可以和其他品种搭配,其酒味道淳厚,色泽深沉,收放的时间越长,口味越细腻雅致。卡百内索维农因法国波尔多葡萄酒的盛名而被人仰慕,但在加利福尼亚的品质也很好。
黑比诺(Pinot Noir):栽种最为广泛,但品种很难保证。如果在排灌良好的白垩质土壤和粘质土壤及凉爽的气候条件下生长,黑比诺酒会充满紫罗兰、玫瑰等层次丰富的香气,是法国勃艮第地区葡萄酒的代表。现在南非、澳大利亚和美国也有不俗的品种。
墨尔乐(Merlat):原产法国,但在很多新世界葡萄产地都有栽培。它是波尔多酒的主料,但在加利福尼亚和智利等地常被用为卡百内制酒的配料,被称作“最佳男配角”。用它酿造的红葡萄酒柔和顺口,色泽适中,很受欢迎。
西拉(Syrah):原产地为法国罗讷河谷北部,用之酿酒口感醇烈.色泽深沉。西拉葡萄现在是南非葡萄酒的主料,在澳大利亚则喜欢用它来搭配卡百内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