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咨询——期待第三波浪潮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邱海旭)

政府咨询——期待第三波浪潮0

朱农飞  

一段时间以来,“政府咨询”一词成了热门话题。据一些国内媒体统计,2003年3月中国新一届政府组建后的短短100天内,温家宝总理共主持召开各方面专家座谈会达6次之多。此外,在“非典”防治、民航定价、汇率政策、京沪高速铁路等重大问题的探讨筹划中,也处处可见政府咨询的影子。

我国政府决策形成机制中的调研工作一般由三类研究咨询机构完成,一是大学;二是政府自己的研究咨询力量,如社科院、国家体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等;三是政府部门所属的研究机构,如财政部财科所、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等。而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政府咨询的主要承担者是商业性咨询机构,政府将咨询项目列入政府采购预算,出钱“买点子”、“买建议”。很多专家认为,政府咨询产业化带来的好处是咨询立场更加中立、专业化程度更深、可操作性更强。

美国是全世界政府咨询业最发达的国家,据2003年统计,仅在华盛顿地区就有1500家政府咨询机构,总资产100多亿美元。

就中国政府咨询业的发展,记者采访了毕博管理咨询(原毕马威咨询)董事总经理朱农飞博士。

三联生活周刊:怎样评价中国目前的政府咨询业发展?

朱农飞:整个咨询业面对的主体客户要经历几个发展阶段,第一波肯定是竞争性行业,在中国,几乎所有的家电业公司都聘请了国际咨询公司做顾问,在不同程度上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推动力;第二波浪潮是正由垄断性行业向开放竞争性行业过渡的企业,如电力、金融、电信、能源等,这些企业在转型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咨询需求。特别是以毕博公司所做的咨询项目也可以证明这一点。面对跨国企业对中国企业的冲击,这些企业正在努力练好内功,不断提高其内部的管理水平。第三波浪潮才是政府咨询,只有企业的竞争效率提高后,政府才能富起来,才有可能在预算中列入政府咨询这一块,同时工商界也会对政府效率提出更高的要求。中国目前正处于第二波浪潮的开始。

三联生活周刊:政府如何选择商业性咨询机构?成熟的政府咨询产业一般采取怎样的收费模式?

朱农飞:政府应当用招标方式选择研究咨询机构,与其他政府采购项目的招标不应该有什么不同。政府咨询有自己报价体系,主要看一个项目要由多少咨询师来完成,以及单个咨询师的工作量和工作时间。所有公司的报价都是基于咨询师的单价,基本上有一个平均标准,比如世界银行的标准是一个高级咨询师每天1000美元。毕博管理咨询公司为中国政府咨询的报价标准是与全球统一的。基于毕博管理咨询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承诺,和对中国政府的支持,我们有时候会在收费时提供一定的优惠。比如帮助上海市外经贸委提供的国际物流发展规划。

为政府提供咨询服务一直是毕博管理咨询的主要服务内容。就全球而言,在全球服务中为政府咨询一直是最大的一个行业。特别在电子政务方面,毕博为美国政府、军队和高等学校提供了大量的咨询服务。其中最著名的案例就是德州在线(TexasOnline)。在费用的收取方面也相当的富有特色。该项目毕博管理咨询在先期进行投资,然后在今后的交易过程中收取一定的费用。一方面解决了政府资金比较缺乏的困境;另一方面,毕博获得了较高的投资回报收益。

三联生活周刊:中国的政府咨询目前基本上由大学和政府所属的研究机构来完成,这种体制存在哪些弱点?

朱农飞:这里首先牵涉到经费问题,中国政府预算里没有咨询这一块,因此采取下达课题和划拨课题经费的方式,由大学或研究所来完成项目比较合算。但这些研究机构最大的不足就是研究过程更多是考虑方向性和概念性,提出的结论和建议往往对可操作性考虑不足,这正是商业性咨询机构的长处,尤其是从战略到实施的端到端服务,是目前中国各级政府最迫切需要的咨询服务内容。

三联生活周刊:对于毕博、麦肯锡、IBM 咨询、埃森哲这样的跨国咨询公司,政府咨询在整个经营结构中占据什么样的地位?

朱农飞:发达国家,政府咨询一直是管理咨询公司业务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例如美国政府预算中专门有政府咨询这一块。在美国,政府将一些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信息化项目等用招标形式由专业的咨询公司来完成。就毕博管理咨询而言,为政府提供管理咨询是毕博公司五大行业业务中最大的部分。毕博的咨询业务主要分金融、电信和能源、制造业、高科技和政府。比如,毕博管理咨询在美国协助美国海关通过IT技术来提高海关的通关效率和安全性。美国政府在“9·11”之后通过了“Homeland Security Acts”的法案,以保证在进行国际贸易的同时保持本土的安全性。毕博管理咨询协助美国海关进行5年的规划,以达到这个目标的实现。

三联生活周刊:毕博公司在中国开展政府咨询业务的情况如何?目前有那些具体项目?

朱农飞:中国政府咨询我们还属于起步阶段。毕博管理咨询是2001年8月正式进入中国市场的,至今只有短短两年时间,但是我们已经与中国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有非常广泛的接触,并且有很好的开端。比如刚才提到的为上海市外经贸委提供的物流方面的咨询、浦东张江软件园第三期发展规划、国资委的国有企业改革方案研究等。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政府职能的转换,我们对政府咨询在中国的前景非常乐观,在一些政府项目的决策过程中,也已经能够看到国际咨询巨头的影子。

上一篇: 奔驰北京造
下一篇: 一个Q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