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配节目的黄昏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孟静)

速配节目的黄昏0

曾经是台湾地区三个无线电视台收视冠军的《非常男女》被当成男女友谊的代名词 

速配节目的黄昏1 

湖南卫视的《玫瑰之约》户外拍摄现场  

9月,传出台湾地区的速配节目《非常男女》面临停播的消息,在一个星期内,国内最早的速配节目——湖南卫视的《玫瑰之约》被停播,湖南卫视总编室主任李浩证实,这是该台建台以来第一个“下岗”的节目。电视速配曾经作为内地第一个全面克隆境外节目的品种红极一时,《非常男女》也一度制造了汉语的一个新名词,“非常男女”不仅成为未婚男女的专有名词,也被当成男女交谊的代名词。从“非常男女”到“非常婚纱摄影礼服公司”、“非常来电交友联谊会”、“非常男女喜相逢”、“非常男女大团圆”……“非常世代”、“非常DJ”、“非常世界”等等接踵而来。但如今,它不可避免地黯然告别观众。

《非常男女》的制作人孔庆霞用更温和的“调整”来形容这个节目的困境,她表示,这个节目快则一月,慢则年底重新出发,但是否保留原名,是否还用标志性的主持人胡瓜、高怡平以及节目的型态变成什么样子,都在研究之中。

停播的原因

曾经是全台湾地区三个无线电视台收视冠军的《非常男女》,在鼎盛时期是其他电视台的“眼中钉”,为了与这个节目对打,各台先后在同一时段推出了40多个节目与其争夺观众。与其相似的是《玫瑰之约》开播三年内的红火,制片人贺大明回忆说:“这个节目在周末黄金档一直位于前三位,每年创收2000万元左右。”但是五年后的今天,正在现场录节目的贺大明突然接到台里的“死亡通知”,告诉他这个节目停播。李浩对记者解释说,初步决定先停滞不前播三个月,停播肯定和收视率有关,出于整体安排考虑,观众满意度、主持人、创新程度都会被综合考虑。这个节目在周末黄金时间竞争力下降,如果调到其他时间,也不会收到成效,不如整改。他否认湖南卫视是看到《非常男女》停播的消息后才做出这个决定。

其实《玫瑰之约》在停播前刚动了一场“大手术”,贺大明说,他们发现这个本来意图吸引青年人的节目却主要是中老年观众在看,显然广告商对观众层面不是很满意。贺大明认为,老年人出于对儿女婚事的忧心忡忡关心这个节目,希望由此找到机会,但年轻人并不感冒。有几对速配成功并不是他的关心所在,节目的娱乐性才是关键。为此,他把男女人数相当改成“九男追一女”,第一期节目就是湖南姑娘周恋分别和九个小伙子约会,这九人使出看家本领取悦她,更接近于“求爱真人秀”。贺大明说他接下来还有“九女一男”之类的众多企划,不料还未施展开,就已经无用武之地。他分析原因时说,台里确实接到不少老年观众的来信,认为改版后的九男一女搭配不符合中国国情,因为搞笑庸俗化而从观念上不能接受。于是,这部分观众也流失了。贺大明说,即使经过再改版能够播出,《玫瑰之约》的空间也不会开放,他认为,国内谈话节目的空间有限,对两性话题躲躲闪闪也是收视流失的原因之一。

《非常男女》并没有在谈话内容上受到任何限制,它的收视率同样无法止跌。孔庆霞介绍,《非常男女》进行过三次大的改版,最大的一次彻底放弃了速配形式,而找来当红的艺人,谈他们的感情生活,“台湾地区的银色夫妻和情侣全部找过了”,尺度也尽可能宽广。观众却写信表示更接受以前的形式,于是又改回速配,收视率并没有回升。孔庆霞说,这个制作八年的节目确实称得上长寿,他们曾经制作的同类型节目《真情相对》面向离婚男女,只持续了两年,而台湾地区的有些综艺节目,播出一两个月就会下课。

婚恋观念八年之变

《非常男女》一直被认为抄袭日本电视台,孔庆霞说,其实她并未看过那档节目,两个节目也是几乎同时推出。在90年代初台湾地区有一档婚介节目叫《我爱红娘》,又有一个两性话题节目《女人,女人》,她想把这两个节目结合在一起,既有婚恋,又有人们关心的两性关系。归根到底,节目的娱乐性更重要,因此他们对嘉宾的硬性规定主要在学历、年龄上,事先会与嘉宾面谈,谈吐自然的才能参加节目。“为了效果,最重要的就是不能木讷、怯场,要肯讲、敢讲,不要辞不达意。长相不一定非是赏心悦目的美女俊男,但也不能让人看着难过。节目上过非常美丽的女子,但没出现过残疾人。”相比较而言,内地的节目更注重嘉宾的外表,虽然贺大明强调形象不是惟一衡量标准,但《玫瑰之约》基本上是“美女之约”,嘉宾讲话却嗑嗑巴巴、表情生硬,贺大明解释说这是因为内地观众相对内敛。

《非常男女》见证了台湾地区婚恋观的变迁,孔庆霞回忆说:“八年前第一期节目的话题是‘怎样看待婚前性行为’,不但嘉宾面红耳赤,连编审都犹豫。一路走来,观念越来越OPEN(开放),用词越来越直接。”

孔庆霞和贺大明都不认为速配这种形式已经过时,在台湾地区,同一类型的《恋爱急军团》和《电子情人》很受观众欢迎,前者面向20岁上下的青年,后者的受众是中学生,而《非常男女》的报名限制在22~38岁。孔庆霞说:“在这八年来,男女交往方式、婚恋价值观有很大变化。以前报名者多是二十六七岁,现在的人三十二三岁才开始思考婚姻,年纪大些的嘉宾上镜效果当然略逊一筹。从前人们认为速配节目是征婚的正派管道,来上节目就是玩真的,现在有了网络交友,无须让别人知晓就可以达到目的,这种目的大多不是结婚。”不过她也认为,观众依然对两性在荧屏上眉来眼去有兴趣。

温馨节目失宠

速配节目的黄昏2

胡瓜、高怡平

《玫瑰之约》的录制现场

速配节目的黄昏3

主持人崔永元曾经对电视节目的庸俗化大加批判,并举例说,在《实话实说》被全国抄袭的时候,他有一个扶腰的动作也被其他主持人模仿,而他扶腰的原因是自己椎间盘突出。《非常男女》曾被反复克隆,贺大明承认他们是观看了该节目才有的创意,同样类似的节目被上海台、河南台、辽宁台纷纷仿效。

《非常男女》带动了台湾地区电视节目的“温馨假象”,迄今不衰。《非常男女》的配对受迁就节目效果的限制,与平凡生活中的事实真相有所差距。上电视征婚的男女,年轻貌美,能说善道。而过了适婚年龄的、条件不太好的男女,几乎看不到上节目,即使出现也是点缀。制作单位基于节目效果选来宾,有人认为无可厚非,有人诟病谓其失真。综艺节目讲求真实,还是有效果就好?制作单位迄今争论不休。

许多人质疑来宾的真实身份——条件好的不需要上电视征婚,条件差的不敢上电视征婚。有人说有工作人员冒名顶替上场,也有发现直销商上节目找下线的,也有人想借此进入演艺圈……曾有男性双性恋者来报名,竟然也速配成功,结果在网络上被人检举。即使证件、学历都属真,可是健康状况、犯罪记录等等,还是难以弄清。许多观众曾质疑:为何参加者女性的学历都比男性好?造成观众误以为,台湾地区条件好的女性比同龄男性更难结婚。

孔庆霞强调会进行未婚审核,但制作单位不会去进行单身验证,而是让嘉宾报名时签名同意“如有不实,将负法律责任”。

目前在台湾地区,这种温情脉脉的节目正在失去市场,擅长寻人,让失散多年的亲朋故友抱头痛哭的节目《超级星期天》同样有八年的历史,最近也惨遭淘汰命运。取而代之的是揭人疮疤节目的兴起,像同为速配形式,观众群是新新人类的《电子情人》,节目形式是一个中学男生和四个女生网络聊天,通过挑逗、试探、猜测,最终选一个伴侣,达成一个心愿。有一期节目中,男生最终误选了一个很胖的女孩,并在众人起哄下无奈地与女孩表演《泰坦尼克号》中船舷上的亲热镜头,观众事先已经知道结果,于是略带残忍又饶有趣味地一步步看着男生“误入歧途”。更过火的是偷拍普通人隐私的《TV搜查线》收视率极高。孔庆霞对台湾地区电视业的状态表示忧心:“现在的节目倾向于不动脑思考、窥探隐私,电视节目一向没约束,《非常男女》虽然有很大胆的话题,但现场有专家学者分析,带给人的是知性、善良的一面,从没接受过这类质疑。” 非常男女综艺剧情片美国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