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不升值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谢衡)

人民币不升值0

人民币升值对贫富差距会有一个等额放大的作用  

10年前,中国消费者价格指数以两位数的速度飞涨,经济增长率也与此接近。当年,中国的贸易逆差为122亿美元,外汇储备仅为212亿美元。

如今,中国经济增长率为8%——仍超过全球平均水平,并且被认为是持续的,价格指数的年度波幅也已经逐步减小。去年中国的贸易顺差达到303.5亿美元,外汇储备达2864.1亿美元,仅次于日本。

自1993年以来,很多情况发生了变化,中国经济逐步趋向稳定。但中国眼下正受到美国、日本以及其他贸易伙伴的压力,他们要求中国停止将人民币与美元挂钩的做法,并允许人民币升值。

近日,63岁的美国财政部长约翰·斯诺(John Snow)来访北京。一段时间以来,有关人民币升值的争论沸沸扬扬、愈演愈烈。在这一敏感时期一个敏感人物的访问,被因此称为“汇率之行”。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会见斯诺时表示,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符合中美两国的共同利益。他说,中国实行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既符合中国实际情况,又体现了对国际社会的高度负责。

从1994年元旦起,中国政府将人民币汇率并轨,宣布人民币贬值1/3,并将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固定在8.6元附近。此后,虽然历经全球政治危机、亚洲金融危机和今年的非典型肺炎(SARS)疫情,人民币汇率一直保持稳定。中国官方在2001年年底将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确定在8.277元附近的窄幅区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公布的统计数据表明,从1994年初到2002年末,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上升20.5%。

在一切都在变化的情况下,没有人希望再出现新的不确定因素。今天的情况也是如此。正如中国在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中没有让人民币贬值一样——当时令人民币贬值是一种诱人的选择——中国政府现在也不会轻易考虑升值问题。

中国人民银行发言人称,中国不会因某个人的来访而改变人民币汇价。

实际上,对于中国政府的态度,斯诺早有明确预期。来中国之前,斯诺在与日本财务大臣盐川正十郎会晤时就一致认为:中国不应该被强迫改变现行的汇率政策。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余永定认为,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压力主要来自于美国制造业界。但事实是,当前的中美贸易格局是有利于美国的。中国一方面为美国提供廉价商品,另一方面大量购买美国国债,对美国经济的贡献是巨大的。更何况,人民币升值并不能解决由结构问题导致的贸易不平衡。对此,美国政府是非常清楚的。

“2004年美国大选就要到了,老牌的共和党人斯诺这一次到中国来,事实上只不过是要给美国国内在中国没有投资的中小制造商和劳工阶层做一个姿态——布什政府关心他们的利益。”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的袁征博士说。

日本和欧盟的声音同样不容忽视。在过去16个月里,美元对欧元的汇率已经下跌了30%,而中国因为延续着1994年以来与美元挂钩的政策,人民币相对欧元、日元等主要货币贬值,客观上导致了这个世界工厂的出口相比更有价格优势。在这场多方博弈游戏中,人民币由此成为众矢之的。

“自己家的地没扫干净,最好的借口就是说邻居乱倒垃圾。”中国国际金融公司(CICC)董事总经理许小年说。他认为,部分国家要求人民币升值,并因此对中国施加压力是没有道理的。

不过,斯诺的访问并非一无所获:中国政府再次重申了允许人民币汇率自由浮动的长远目标。就在温家宝总理接见斯诺当天,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公开表示:“人民币中心汇率是参照美元还是参照‘一篮子’货币来制定,这个政策是有讨论余地的。”

实际上,中国政府采取的做法不是简单地调整汇率波动范围,而是致力于放宽限制国民持有外币的资本项目管制。政府正在提高部分公司可以持有外汇收益的数量,而且已推出一项政策,允许在中国经营的跨国公司在银行间市场为某些交易购买外汇。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将开始发行国内美元计价的债券,此外中国还提高了中国旅游者可以携带出境的外币数量。这些举措都将能够促使汇率体系更加灵活。

斯诺表示他很高兴看到一些过渡性的政策已经在进行中,而在这个领域中的进展仍将继续。但他拒绝为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开出一个时间表,斯诺务实地表示:“对我们来说,谈论一个时间表是毫无助益的。”

中国过去10年的汇率制度改革和外贸增长,为今后10年人民币实现完全可兑换奠定了基础。中国政府非常清楚,如果在汇率改革问题上操之过急,市场将出现动荡。

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明确表示,中国的政策制定以自身考虑为主,同时也强调要考虑亚太和世界的经济。中国逐渐变为一个经济大国,既要考虑自己的经济发展和平衡,也历来重视对亚太地区和世界经济的相互作用。总体来说,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不要夸大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特别不要夸大中国的贸易状况对其他国家经济和就业状况的影响。

在日前结束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财政部长会议上,中国首席代表、财政部副部长楼继伟强调了APEC的观点,即:没有一种汇率政策是适用于所有经济模式的

近1/3就业机会由外贸及相关产业提供

人民币不升值1

中国在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物价保持稳定,既无恶性通胀,又无恶性紧缩  

人民币不升值2

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吸引来巨量的国际游资投资于人民币资产,可能导致房地产出现泡沫  

“如果人民币升值,很多资金量不足的外贸企业就要倒闭。”宁波一家服装出口贸易公司的副总经理陈先生对记者说。

陈先生所在的服装厂产品全部销往美国,所以结算价格都是以美元为单位,而原材料一般来自当地、香港或者台湾地区。在香港、台湾地区都是用港币结算,而港币跟美元是联系汇率,所以这方面汇率风险可以忽略。“三年前,美国客户的货款到我们这边换成人民币一般是1∶9,现在只能换到1∶8.2左右。这样,单单是汇率的换算我们已经少了近10%的利润。也就是说,同样卖出去100美元的产品,以前我能换回900元人民币,而现在我只能换回820元人民币,但我的材料成本却没有降低,这损失的80元人民币都是真金白银啊。”陈先生说,“听说国外有说法人民币应该升值四成,那我们卖100美元的产品就只能换回500元人民币了。公司肯定是赔本赚吆喝了。”

像陈先生所在的这样的外贸企业,如果人民币升值后要想不亏本,只有提高出口产品的报价。“现在市场竞争很激烈,如果报价高了,我们出口产品价格上的优势就不存在了,生产的服装就会卖不出去。”陈先生苦笑着说。据陈先生告诉记者,他所在的公司大约有400名员工,但除了自己公司下属的服装厂外,定单多的时候,还会有其他服装厂为陈先生的公司加工产品。陈先生给记者粗略估算了一下,如果他所在的公司倒闭,大约有近800人的工作会受到影响。

对那些依靠价格优势、科技含量较低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来说,人民币如果升值带来的冲击将是巨大的。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一位负责人介绍,中国的纺织品出口额占出口商品总额的20%左右,在对外贸易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如果人民币升值,对纺织品之类的低附加值产品的价格浮动有相当大的影响。人工费等于无形之中增长了,生产成本就增加了,企业赖以生存的劳动力与原材料的价格优势就减弱了。”他说,“如果人民币升值,对江浙地区一些小作坊型的企业,带来的打击更是毁灭性的,而纺织行业有70%~80%的企业都是这种类型的中小民营企业。他们用总资产的40%~50%的去购买原材料,赚取5%~6%的利润。这些低附加值的产品利润值较低,报价值也较低。如果人民币升值5%~6%,这些企业就要面临关门倒闭。”

其实,如果人民币升值,那些出口大户的日子也将变得艰难。“如果人民币马上升值,我们可能会马上亏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经济运行部副主任沈穗佳说。他表示,在国内外沸沸扬扬地争论人民币升值与否的那段日子里,“说实在话,我们公司上下都挺紧张。”

中船公司是中国船舶制造业出口大户,也是老牌国有企业。“如果人民币升值,带给造船企业最大的压力就是接订单困难,我国造船行业的竞争力就会下降。”沈穗佳说。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中船公司就曾有过非常艰难的经历,“那时人民币比较坚挺,韩元贬值,与美元的汇率比是3400∶1,我们的大量订单就流失到韩国企业的手中了。”沈穗佳说。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王国刚认为,在中国有一个事实是非常明确的,即1998年面对东南亚金融危机,在人民币不贬值的背景下,为了支持出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国政府开始实行出口退税制度。5年多来,尽管中国出口额明显增长,但出口退税额也在快速增加。到2002年,这一数额已高达2000多亿元,成为沉重的财政负担。“这实际上意味着,如果没有这些出口退税,中国相当一部分出口企业早已处于严重亏损甚至倒闭境地。据此,人民币不仅不应当升值,甚至应当贬值。”他说。

虽说中国的净出口额只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2%,但今年汇丰(HSBC)证券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出口导向型的制造业在过去5年中,每年都创造了200万个新的就业机会,占城市就业人口增长数量的43%。

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明确表示,中国的就业压力是最大的,中国每年要解决1000万个就业岗位。随着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以及今年SARS疫情造成的零售和旅游业的低迷,使得中国目前的失业人口不断上升。

据汇丰证券估算,虽然中国官方公布的失业率是4%,但如果把老国营企业下岗工人也包括在内的话,实际的失业率可能要更高一些。

“今年上半年银行贷款增加了,平均GDP的增长也达到了8.2%,但就业人口却没有增加,有一个原因就是资金都流入资本密集型行业,比如房地产。但实际上资本密集型行业不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真正吸纳劳动力的还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就是我们以前常说的‘三来一补’型行业,这些出口导向型企业对就业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对记者说。

就在斯诺访华游说人民币汇率放开之时,周小川对外公开强调,中国特别突出的是农业人口问题。他说,人民币如果升值,首先是有一部分农产品竞争力下降。中国人多地少,农业的劳动密集程度相当高,大宗农产品的劳动生产率比较低。如汇率调整使大宗农产品竞争不过进口产品,相当一部分农民,特别是东部地区农民就要离开农业,那么,他们就必须以更快的速度向城市转移。压力在于城市要提供更多的“非农业就业机会”,每影响一个百分点的农业就业就意味着约400万劳动者。有很多人只是分析出口会受影响,就业机会会减少。其实,农产品进口和农业人口转移方面的压力可能更大。

新加坡《联合早报》近日发表的一篇评论文章尖锐指出,中国劳动力成本低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国内有12亿需要提高生活水平的劳动力,要求中国削弱出口竞争力,就等于否定12亿人走出贫困的权利。文章认为,相对于较为富裕的欧美和亚洲国家来说,失业者的选择往往在继续失业或接受一个薪水和社会地位较低的工作之间。而对中国内陆的一个农民工来说,能不能保住他在工厂的工作,关系到的却是自己和自己的下一代有没有走出贫困的希望。

实际上,人民币升值不仅会影响出口导向型制造业工人、离开农业的农民们的就业机会,也会影响到那些在外企工作的白领们。

现在放开人民币汇率会伤及近年来对中国经济增长起到重要作用的外国直接投资。强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Johnson & Johnson China Investment Ltd.)财务总监钱顺江称:“强生在中国长期发展战略需要一个稳定的经济环境、稳定的汇率和税率等。”他说,如果人民币升值,强生的全部计划和业务都不得不重新考虑。诺基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的企业资讯总监庄南滨也认为,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十分重要。他表示,人民币升值会使企业劳动力成本及原料采购成本相应提高,外商在华的长线投资势必会受到影响。从未来的经营成本和市场供应来讲,外商投资企业十分需要稳定的金融环境。

在北京日电系统集成(中国)有限公司负责国际采购的陆平表示,他不愿意看到人民币升值。因为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公司的主要业务--软件出口将遭受不小冲击。目前,该公司每年软件出口总额为900万至1000万美元,他说:“人民币一升值,企业就太不划算了。”

在外企工作了多年的林小姐承认,只有在公司稳定发展的情况下,个人才有稳定的工作和升职机会。“如果公司大幅调整在华的投资计划和业务,那我想个人的工作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影响。”她说。

“欧元之父”蒙代尔认为,如果人民币现在升值,将对中国吸引外资造成很大打击,中国经济增长将至少因此下降2至3个百分点。

据钟伟统计测算,在城市就业人口中,每3~4个人中就有一个人的工作岗位在外贸或者与之相关的行业,也就是说有近1/3的就业机会由这些行业提供。“外贸对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直接的拉动作用并不大,据测算,直接作用不到1%,对技术引进的作用实际上也不明显,但对扩大就业实在太关键了。”钟伟对记者说。

拉大贫富绝对差距

人民币不升值3

如果人民币升值,有可能减少了中国低收入阶层的就业机会和工资上涨的可能 

人民币不升值4 

近1/3就业机会由外贸及相关产业提供  

中国已经全方位开放,外贸依存度达40%,汇率的变动对所有人的利益都有影响,而对不同利益群体的影响是不一样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汇率变动在一定的程度上会引起财富的再分配。

有专家指出,对进口产品依赖性强的群体,人民币升值收益大于损失。消费洋货的人,如果人民币升值,他们的洋消费就更便宜。人民币坚挺增加了他们对进口产品的消费能力,刺激了他们对进口产品的消费胃口,从而可以进一步带动进口商品消费增长。但是,这样一来,那些在中国工厂里生产同样产品的工人就会失业。这些工人不能享受这些进口商品,却要为这些商品的大量进口付出代价。人民币的坚挺还对那些主要依赖进口设备、进口原材料和大量使用国外债务的垄断企业有利,比如电信、航空等垄断行业。人民币坚挺,他们进口设备的成本就会降低,他们偿还外债的负担就会减轻。而这些群体恰恰是当今中国的强势群体。

据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袁耀东大体估算,个人年收入在1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群体,会得益于人民币升值。因为这部分人有能力出国旅游,有能力消费更多的进口产品。也有人认为,按目前的薪金水平看,如果人民币升值,月工资在3000元以上的,购买力会上升,月工资在1000元以下的就有失掉工作的危险,因为后者主要依靠出卖劳动力。但情况也因所在行业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如果你在那些行业效率明显比国外低很多的国内企业,即使你现在收入较高,也有失业的危险,比如汽车业。

一位人力资本专业人士认为,人民币升值主要是对那些已经拥有相当数量人民币资产的群体有利。他给记者算了笔账,举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如果人民币与美元比价升到了1∶1,市面上赛欧汽车会降到1.2万人民币一辆(相当于现在9.6万人民币的价格),鸡蛋会降到3分钱一个。但是,如果你现在的月工资是2000元~4000元人民币,那么通常会降到200元~500元人民币。如果不降,你的月工资还是3000元,那么这一个月工资可游3次欧洲,游10次新马泰,“但你认为你的老板会愿意付这么高的劳动力成本吗?”他说,“虽然那时候我们出国变得便宜,可以到外国买更多的东西,但是你要考虑清楚,你有没有可能失去工作。”

钟伟认为,目前中国贫富差距已经很明显了,如果人民币升值,对贫富差距会有一个等额放大的作用,也就是相对差距基本不变,但绝对差距拉大了。比如10万元人民币升值为14万元与1000万人民币升值为1400万,肯定不是一个量级。

“另外,也要看个人财富占有的形式,如果纯粹从升值上看,当然拥有人民币越多越好。从资产组合上看,投资于房地产也是可以从人民币升值中获得好处的资产占有形式,因为毫无疑问,未来十几年,中国的房地产都将是一个高增长的市场。”钟伟说。

2002年,中国人均GDP仅1000美元左右,约合8270元人民币,也就是说,中国人平均月工资在1000元人民币以下。有多少人、什么人可能大量拥有人民币资产?

汇率的变动对所有人的利益都有影响,而对不同利益群体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热钱”来袭

“我们看到有大量的‘热钱’(HOT MONEY)进来后,投资于房地产市场。”钟伟说。

今年上半年,中国资本项目盈余约为200多亿美元,经常项目盈余为50多亿美元,而同时今年以来外汇储备增加了约700亿美元,这其中的差额约400亿美元即被认为是国际投机性游资的非规范流入。

招商证券研究员夏春认为,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持续火爆,住宅市场购销两旺,房屋租售价格节节攀高。在房地产开发投资高速增长的背后,虽然国内贷款的快速增长起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但最主要的资金来源却既非贷款,亦非自筹,而是所谓的其他资金。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7月累计达到2926.42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45.4%,绝对增幅高达913.75亿元,估计上述非合规的外资流入占了不小的比重。在房屋销售市场上,估计这部分资金也有涉足。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对房地产的需求正在进入一个爆发性的增长阶段,而由于土地的定量供给机制,今后的房屋价格总体上预期将继续上涨,因此房地产投资的预期回报率相当可观。特别对于国际套利资本来说,如果人民币如预期般的升值,将获得巨额的汇率调整收益。”夏春说。

Grand River Properties的主管Shu Yin Lee说,有些投资者希望购买人民币资产,这种办法要比投资股市更受青睐。该公司是一家设在洛杉矶的合伙企业,今年在上海高档公寓市场的投资达到500万美元,并计划年底前将在上海的投资额增至2000万美元。他说,投资的高速增长期尚未到来。

曾几何时,一些投资者急于将其资金从中国转移出去,而现在他们出于中国将调整人民币汇率的预期,又开始把大量资金转移至中国境内。中国外汇储备激增、高档房地产市场火爆、银行人民币存款不断增加,所有这些因素都突出表明中外投资者近期正在囤积人民币。

经历过了亚洲金融危机,国内稍有经济常识的人都会了解,游资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稳定有巨大破坏作用。而业内人士指出,进入中国的这些游资特别引人注目之处在于,它们并非是因华尔街的金融家钻中国资本管制漏洞而造成,很多资金是普通的中国人从国外带回国内的。他们看好人民币,并投资于中国房地产、股市和债市。总体而言,这些人可能和上世纪90年代末期将资金从亚洲撤出的那些投资者一样莽撞轻率,破坏性也不亚于后者。

“如果真如其他国家所愿,中国对人民币升值,那将导致其他资本市场出现泡沫,尤其是房地产。另外,人民币升值也会向市场投机者发出人民币可以‘玩玩’的信号。”摩根士丹利全球首席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Stephen Roach)说。曾任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理事会理事的维尼·安杰尔(Wayne Angell)认为,如果人民币汇率向上浮动,除了浮动汇率带来的不稳定之外,对人民币持续升值的预期可能将导致资本项目下资金流入中国,从而进一步加剧人民币的升值,直至人民币无法承受。然后导致套利资金疯狂外逃,一如先前的资金内流。

在国内经济学者杨帆看来,饿可以饿死人,饱也可以撑死人。如果人民币升值,以美元表示的国民财富迅速增加,股市和房地产达到高潮,泡沫经济发展,就像接受“广场协议”后的日本,将日元大幅度升值,日本土地价值超过了美国,东京地价比1950年上升了1万倍,工资也大幅度上升。而后果是5年后股市、房地产泡沫破灭,陷入长期经济困境,10年时间丧失了货币升值期间所积累的财富,股市、楼市和收入都“回归”到原来的水平。

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明确表示:“我们不能使‘热钱’的投机行为得到鼓励。”他说,世界上投机的“热钱”数量实在太大,一旦放松,“热钱”会继续朝中国移动。因此,从不鼓励“热钱”投机的角度看,当前也应强调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

周小川说:“一些人担心,中国是否有足够的对冲工具来对付‘热钱’。我们说,央行有能力对冲‘热钱’造成的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央行还会进一步增加货币政策的工具来应付这种局面。最近,央行调整了存款准备金率,这是一个明显的信号,表明我们会想办法对冲的。当然我们不希望‘热钱’再进一步增加。信号也表明,如果想在这方面投机,失败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上一篇:
下一篇: 暧昧日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