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发女郎与金发制造

作者:曾焱

(文 / 曾焱)

金发女郎与金发制造0

金发女郎与金发制造1

玛丽莲·梦露  

(50年代,代表作《绅士偏爱金发美女》)  

金发女郎与金发制造2

格雷斯·凯利

(60年代,代表作《后窗》)

金发女郎与金发制造3

法拉·佛西

(70年代,代表作《霹雳娇娃》老版)

金发女郎与金发制造4

麦当娜

(80年代~90年代,代表作《阿根廷别为我哭泣》)

金发女郎与金发制造5

瑞丝?薇斯明

(最新当选好莱坞金发人气女星榜首,代表作《金发尤物》)

好莱坞五代金发偶像

叫人梦寐以求的300万

2002年9月,美国的电视老大如ABC 和CNN,以及数家平时坚决和《太阳报》等“小道消息”划清界限的英国严肃报纸,都抢着报道一条新闻:生来便为一头金发的人种,200年后将在我们这个星球上完全消失。据报道,消息来源于世界卫生组织,于是从加利福利亚到北极圈,伤心的金发男女纷纷表示愿意捐出美发供遗传学家研究,以避免灭绝的悲剧。几天后,世界卫生组织就出面辟谣,说金发灭绝的事情尚属子虚乌有。但金发确已成为罕见的东西,在一本名为《毛发》的书中,法国人马丁列出比较详细的数据:棕色或栗色头发的人,和金发之比大约是1000∶1。也就是说,在全地球60亿人中,金发者不过是区区300万。

金发从哪里来?对盛产金发的欧洲人来说,也是舶来品。公元5世纪时候,在西班牙南部生活着汪达尔人(这个名字现在演变成了“艺术破坏者”的代名词),日尔曼族的一支,后来变成安达卢西亚人。他们常见生有金发。西西里岛因为当时是汪达尔人和哥特人的主要活动场所,所以土居西西里人的发色也偏淡,近于金黄。等到12世纪,德国人成为金发比较多见的人种。因为好莱坞美女妮可·基曼的缘故,她的故乡澳大利亚在人们印象里也是盛产金发的地方。原因其实很简单:这块岛屿曾是欧洲放逐苦役犯的地方。美洲则是因为移民了大批的英格兰人、苏格兰人、爱尔兰人及波兰、德国、瑞典人后才始见金发。金发美女在几个世纪里都是西方女性美的巅峰象征,古希腊的理想美人是以阿波罗神和阿芙罗狄蒂女神为象征的,她们都是金发。后来罗马人又将金发与贵族统治联系在一起,这个观念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有好事者做过一个考证:虽然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宠爱的第一个情妇是棕发女子,但他却规定宫中的女子必须是金发。在凡尔赛宫有一间极少对公众开放的“美女室”,里面陈列了17幅尺寸一模一样的肖像画,画中人有公主也有伯爵夫人,年龄神态不一,但全都是金发灿烂。

金发制造和“标签功能”

在法国,33%的女性自认为是金发,39%自认为是接近于金发的浅栗色。而根据欧莱雅实验室的统计和核对,实际上她们中只有10%的人真正拥有金发,这个消息对于化妆品公司来说真是莫大的幸福。从护发乳到染发剂,从保证不掉色的洗发水到具挑染效果的发套,美发产品已经塞满了超市的柜架。法国两家最大的专业美发产品公司:JACQUE DESSANGE自认是“金发制造者”,每年都推出新色调,至今已经有15种之多,比如BB金(取名于60年代风靡世界的法国“性感小猫”碧姬·芭铎)、热带金、琥珀金等等。今年的新品则是珍珠金。而对欧莱雅公司来说,悠久的金发漂染历史足以傲视同行。1907年他们推出第一套家庭用漂染产品,而在15个品种里,一半是为金发生产的。到现在,全世界染发产品每年的销量在2500万到2亿美元不等,仅美国就有近50%的女性染发。

在《身体和美貌》这本书里,作者引用了美国的一个研究结果,即84%的女性相信“男人喜爱金发女人”,但事实上只有35%的男人如此。美发专家罗宾在巴黎二区开有一家著名的专业染发店,很多大明星都是他的熟客,他有时会询问顾客为什么会希望染成金发。对方往往回答说,因为自己的丈夫喜欢看金发女人。“有些模特觉察到自己在走下坡路,上台机会少了,于是来找我,要新的造型。我给她们的头发加点金色,一点琥珀色,她们的事业真就重新有了转机。”男人喜欢金发美女仅仅是女人的假想吗?也不尽然。西方一些心理学家认为,男人爱金发美女,是因为她们更像是脆弱的娃娃女人,需要保护。她们被认为比棕发女人更接近于性别本色,因为金黄色是孩童时期的色彩:当一个人还是孩子的时候,黑色素尚未完全起作用,而随着年龄增长,皮肤和毛发的颜色都会加深。很多棕发男人在孩童时代本是金发,所以他们对金发女人的迷恋未必不是下意识的怀旧和自恋。娃娃女人的标识是白晰透明的皮肤和金发碧眼,对于有些男人,和一个这样的女人一起出现在公众场合像是贴了一张富有的标签,就像开一辆劳斯莱斯或者法拉利跑车。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花花公子》一类的杂志把这种“标签功能”一再强化,也使80年代以后金发美女在众多“漂亮而无脑”的嘲弄面前让出时尚潮流的头把交椅。在1950~1970之间,美国顶尖时尚杂志VOGUE的封面照片58%为金发女郎,《花花公子》杂志的比例也达到47%。到80年代,74%的VOGUE封面转而被棕发美女主宰,《花花公子》也为棕发美女贡献出47%的封面。而现在,号称“男人最好的朋友”的FHM 杂志的编辑说,审美时尚趋向综合,在他们最新的四次“年度最性感女郎排行榜”上,三个由读者评选的赢家都是棕发美女,只有去年评出的网球明星库尔尼科娃是一头金发。不过法国著名时尚杂志ELLE新近爆卖的一期却依然受益于封面的金发美女:法国女影星艾曼纽埃尔·贝阿特(曾出演《天使在人间》和《不可能的任务》第一集)金发半掩,性感迷人。这期杂志创下销售40万份的奇迹。

美国“芭比梦”

金发女郎与金发制造6

金发芭比是全世界小女孩的梦想  

蓝眼睛,金头发,丰胸,细腰,芭比娃娃已经成为全世界的玩具和全世界小女孩的梦想,好莱坞则是成年人的“芭比工厂”,一个接一个的金发女明星被制造,然后被世界宠爱。

如今,“金发瘾君子”已经在全世界猛烈发作,尤其以日本和非洲为甚,他们痴迷于漂发和染发,孜孜不倦地和遗传基因里的黑色素作斗争。在日本东京的大商业区里,年轻女孩几乎无例外地都是金发飘飘,她们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模仿漫画书里的女主角:明亮的发色,巨大的蓝眼睛。她们可能还有一个连自己也不太觉察的潜意识:向美国文化靠拢,因为日本女孩的染发风气是在“二战”以后才开始的,那时候美军正驻扎在日本。漫画杂志JAPAN VIBE的主编认为,金发这种异国色彩,在某种方式上默许了年轻人逃离日本传统文化的束缚。很多黑人RAP歌手则竞相将造型“芭比化”,像著名的纽约女歌手Kelis。1909年一个叫Fourest的诗人曾经写过一首诗《金发黑女人》,当时被读者看作奇特的想象,现在看来却更像一个预言。

但这些金发梦价值千金。比如现在从北欧流行过来的最新潮流“珠光金,几近于白色”,需要把头发全部褪成淡色调,一次花费约300欧元,每六天就要重做一次以保持色泽。《金发女郎》的作者皮特曼由此称之为“沉重”和“令人吃惊”。他说:“玛丽莲·梦露曾使用各种化学药剂来漂染她的头发,她使用得非常杂和频繁,所以开始掉头发并不得不以戴假发来掩盖。有的报纸还报道说,她的猝死和她频繁使用染发剂有关,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她为金发付出的代价的确令人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