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兰素史克遭遇新药危机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邱海旭)

葛兰素史克遭遇新药危机0

J.P.加尼尔

葛兰素史克遭遇新药危机1 

专利保护期内的药品是制药公司的摇钱树  

全球第二大制药企业葛兰素史克近日承认,它未能实现预定目标,进入日本药品市场销售量前10名,原因在于其推出新药的计划受到延滞。在葛兰素史克亚太拓展计划遭遇挫折的同时,它的最大对手辉瑞公司却已稳居日本药品市场第一的位置。

在最大的几家药业巨头中,葛兰素史克的新药危机最为深重。3年前,葛兰素威康和史克必成在经历层层法庭程序后终于结合在一起,但双方都没能从这桩婚姻中赢取足够利益。尽管新公司的年销售额达到300亿美元,占全球医药市场的7%,但葛兰素史克的新药储备室却仍然空空如也。

无论是葛兰素威康还是史克必成,它们的试验室成果总体上令人失望,葛兰素史克如今尴尬地看到,它未能开发出足够多的新药品种,用以替代公司目前几种主打药品Augmentin(抗生素类药)、Paxil(抗抑郁药)和Flixonase(鼻炎药)。这3种药的专利保护期即将到期,实际上,早在2001年,葛兰素史克22%的产品已经失去专利保护,受到仿制药品的威胁。

作为一个法国人,56岁的J.P.加尼尔(J.P.Garnier)担任这家英国公司总裁颇有点戏剧性色彩,加尼尔很清楚如果不采取行动,葛兰素史克将很快遭遇无米下炊的窘境。加尼尔上任后立即与首席科学家Tadataka Yamada一起,重整葛兰素史克的新药开发体系。

目前,葛兰素史克已在西班牙、英国等地新建了3座新药研发中心,总投资2.7亿美元。这些研发机构外表都是些不起眼的建筑物,但内部却配备了全球最先进的化合物储存和筛选系统。每个研发中心都储存了大约130万种化合物,研究人员从它们中间筛选具有特殊药性的物质。

与以往药物试验手工试管操作不同,葛兰素史克的试验工厂全由机械手将化合物取出,并自动注入传送带上1536个邮票大小的试剂碟里。每个试剂碟里有一种致病蛋白质,由此构成一个完整的微型试验环境,系统自动读取并纪录全部1536个试验数据,然后再开始下一轮1536个试验。凭借这样一套系统,葛兰素史克研发中心每天可以进行多达30万次化合物试验。

加尼尔的精明之处在于,他明白即使像葛兰素史克这样的药业巨头也无法覆盖所有的研究领域,于是他引入颇具争议的特许研发制度,与许多小型基因公司、制药公司和大学研究所签订合作协定,并许以它们丰厚的分成。

今年6月,葛兰素史克与北卡罗莱纳州一家名为Pozen的小公司签订偏头痛药物的研发协议,为赢得这份合同,辉瑞、默克、阿斯利康都加入了竞争,最后Pozen还是被葛兰素史克搞定。有数据显示,过去两年中,葛兰素史克共签订了25个特许研发协议,自1998年以来共签订了47个,比第二名强生公司高出整整一倍。

在很短时间内,新研发体系便已发挥功效,凭借先进的实验技术,葛兰素史克已经将一种潜在药物从被筛选出来到进行第一次临床试验的时间由5年缩短为3年。过去葛兰素史克每年能有10~15个候选新药进入早期人体试验阶段,而现在这个数字被扩大为25~30个,市场分析师普遍认为,只要葛兰素史克将这种研发效率维持到新药的市场化阶段,加尼尔的拯救计划就将大功告成。

如果仅看初级新药的研发潜力,葛兰素史克应该说已经摆脱了危机。到今年为止,它已拥有62个一级和二级备选新药,远多于辉瑞的26个和诺华的24个。今年12月,葛兰素史克将召开合并以来首次“研究开放日”,届时它将展示在癌症和心血管疾病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同时可能推出近20种备选新药。医药业分析师伊安·克拉克(Iain Clark)评价说:“葛兰素史克已经建立了业内最大的初级新药库。”

但是要把初级新药放到消费者的药罐里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葛兰素史克的成熟新药品种仍然太少。从企业盈利角度看,葛兰素史克主打药品专利即将到期的现实和其研发潜力获得实效之间仍存在巨大的时间鸿沟。

2002年下半年,葛兰素史克在美国市场年销售额20亿美元的Augmentin被仿制药抢走46%的份额,葛兰素史克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打了无数场官司才算遏制住仿制风潮,随后它将重新注册专利的Augmentin ES和Augmentin XR上市。拥有葛兰素史克1%股权的高盛公司认为,通过这类复杂的市场操作来延长主打药品的生命周期,葛兰素史克将至少能保证40%的市场份额,并尽量消解未来几年仿制药的威胁。

但要彻底摆脱新药危机,除了在研发方面加大投入,加尼尔还必须大大缩短一种新药推向市场的准备时间。一种新药的平均开发时间为12年,这还不包括产品推广和训练医生的时间,实际上在20年专利期内,一种新药真正能够赚取超额利润的时间只有5~7年,加快新药上市的速度,便等于延长了获益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