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PA:把难兄难弟捆在一起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老于)

CEPA:把难兄难弟捆在一起0

CEPA的签订,将会推动内地和香港的电影共同发展  

CEPA:把难兄难弟捆在一起1

电影《新扎师妹2:美丽任务》海报  

“波仔,我们第一次重出江湖就抢劫戏院,太急进了吧,何不找一家餐馆先热热身吧。”

“你怕啦?”

“哼,我才不怕呢。”

“那不就行啦。待会儿趁电影到一半的时候,我们就冲进丽宫戏院,有三千座位的,很多钱。”

三个打扮落伍的老头拿着枪边走边说,他们是《新扎师妹2:美丽任务》里在监狱呆了半辈子的“虹口四霸天”中的三个,刚刚出狱就决定重新大干一票。结果丽官被拆掉了,他们去了大球场,以为会人山人海,结果买票进去一看,只有他们三个观众。老头气得对赶来的警察说:“你杀了我吧。”这个片段真让人又好笑又有点辛酸,马伟豪既是该片导演,也是编剧之一,他用搞笑的方式对比了记忆里香港电影的兴盛和现在的低落。在低落的市道中,CEPA的签订无疑给香港电影打了强心针。

去年10月香港贸易发展局组织香港电影界人士来北京召开了“两地影视业交流研讨会”,除了讨论的内容外,给人印象最深的是香港电影人的迫切感和复兴香港电影的信心。香港贸发局中国内地总代表朱英对记者说,他认为那次他们的努力非常见成效,具体表现之一就是CEPA(《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中与电影有关的一些条款。这些条款并不是一开始就包含在CEPA中的。香港电影工作者总会会长、金像奖主席吴思远回忆,就在CEPA 签订两星期前,香港特首董建华还对他说,《安排》中没有电影部分,他对董建华说请你再努力一下。后来反倒是这些条款引起的反响最大。

CEPA中涉及电影的基本上有四条:一,允许香港公司在内地以合资形式(不超过70%的控股权)从事音像制品(包括中国世贸承诺中不涵盖的后期电影产品)的分销业务;二,香港电影拍摄的华语影片可视为进口影片在内地发行,不受中国入世承诺中国每年20部进口外国电影的配额限制;三,对与香港与内地合作拍电影,港方人员所占比例将有所放宽。有关电影故事不限制发生在中国内地境内,但情节或主要任务必须与内地有关;四,允许香港公司在内地以合资、合作方式建设和/或改造电影院,并允许港方控股经营。而外资目前仍然不能在这方面拥有控股权。

当香港电影跳出配额之外时,有人担心这会造成与1995年进口大片类似的冲击,但CEPA实际上只提供了政策性支持,执行起来仍需要面对内地市场现状。在被问及由于CEPA,香港电影是否会对内地电影业造成冲击时,《新扎师妹2:美丽任务》监制之一黄建新说他很难回答这个问题,他反问市场能容纳那么多电影吗?看起来香港电影要大量进入内地市场,首先要面临的问题之一就是为自己找落足地方。北京市文化局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北京市共有60多家电影院,90余块银幕。而现在每年20部进口大片已经占了电影院60%档期。事实上是不可能出现香港电影会一下冲垮内地电影业的情况。市场容量是一方面,另一方面,CEPA并没有完全将内地市场开放,至少发行渠道是这样的。目前除国有发行公司外,另外批了7家民营发行公司,还没有允许港资控股的发行公司成立。

吴思远说有了内地这个市场,对香港电影的艺术性会有帮助。首先市场大,投资额会增加,比如1000万的会增加到1500万,制作会更精良一些。另外,CEPA推动了港资流入内地。北京人和上海人各有一处“高级”电影院:华星UME 国际影城和新天地UME影城,两家电影院有吴思远的投资,两家影院吴思远并不能控股,但CEPA之后,他的投资额就可以超过50%。CEPA对电影院投资的规定无疑会刺激港资进入内地,但吴思远并不认为现在是建立院线的时候,因为国内片源不足,几乎所有电影院上映的电影都一样,这不是院线的操作模式。

CEPA对香港电影的促进作用无可置疑,但在朱英看来,CEPA对内地电影人的帮助要更大。除了香港在影院经营、影片拍摄理念上对内地有帮助外,内地电影必须通过剧本审查和胶片审查,而港片进口则只需要一次审查。这样,从理论上说,内地资金和导演完全可以拍“港片”面目的电影,然后以“港片”形式进入内地。这样的电影还可以照顾到各地市场,制作出不同版本,而合拍片则只能有一个版本。进一步的合作也有助于国内电影通过香港发达的发行渠道。朱英与吴思远在接受采访时都提到了一个具体操作层面上的问题,即如何界定“港片”,两岸三地越来越密切的合作,使这个问题显得比较复杂,吴思远说他们正在讨论这个问题,最后会把他们的建议交给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