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上涨

作者:邢海洋

(文 / 邢海洋)

夏天的上涨0夏天的上涨1

股市的回温是否意味着经济已经复苏,就业压力得到缓解?  

入了夏,全世界主要股票市场鲜有不涨的,可谓是蔚为大观的一道风景。

香港是6月17日出现亮点,当时CEPA,即《内地与香港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将于月底落实签署的消息刺激股市,恒生指数突破了万点大关。这是自去年12月以来首次回到万点以上,此前的半年中鲜有亮色,“非典”袭击香港后,股市低迷不振,4月份下挫到8400点的水平。

日本是第二个有着万点“情结”的市场,7月8日,受美国市场影响东京股市大幅度上升,盘中一度摸高到一万点,是自去年8月27日以来首次达到这样的敏感高度,可惜后劲不足,没能够保持住,至今还在万点之下。香港的情况要好一些,6月的摸高虽然短暂,但7月的再度上攻终于使恒生指数站到了万点之上。

3月筑底,4月末开始上涨的这一轮上升几乎席卷了亚洲所有国家,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更是在短短两个月时间内从1200点上升到1600点,可见“非典”阴影下的亚洲曾经度过了一个多么艰难的春季,随后摆脱疫情又给投资者带来多大的投资热情。

但连印度这样没有受多大侵害的国家也投资热情高涨,却说明“非典”因素之外,全球投资者都预感到全球经济摆脱持续低迷的可能性。这一点,当然,首先是大家为美国马首是瞻,惯性思维下的结果。伊拉克战争后,美国股票市场已经上涨了将近20%,纳斯达克所代表的科技股市场更连续闯关,达到1700点的水平,目前也没有停下来的迹象。格林斯潘甚至表示,美国经济可能已经进入了持续增长轨道,几大经济指标也佐证了这一看法。6月零售销售增长强劲,房屋开工率继续增长,进入7月,失业率也有下跌迹象。

格林斯潘描述的美国经济复苏步伐也颇给人信心。现在问题的症结是高失业率阻碍了消费者信心。联储为了刺激经济增长,维持低利率,必要的时候甚至不惜再降息,这就直接刺激了消费。美国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一直处于高水平,这又是一个刺激企业减员,对就业状况不利的因素。但一旦未来经济增长速度超过了劳动生产率增长的速度,企业将需要增加劳动力,以满足经济加速增长的需求,进而降低失业率,使经济增长步入良性循环。

股市的回温是否意味着经济已经复苏当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荷兰银行全球分析师威肯斯就认为,多数分析师都预计今年下半年经济将复苏,但复苏仍属一种期望,并没有真实发生。摩根斯坦利首席分析师罗奇甚至悲观地认为复苏不过是白日梦。但股市的确有经济“晴雨表”的作用,投资人先知先觉,随后企业家和消费者也加入进来,经济随之好转。针对标准普尔500指数1870年以来的27轮行情研究显示,从股市好转到经济复苏通常要4到5个月。现在,让我们假定这一轮行情的确引领全球经济复苏,则考虑到数据统计的滞后效应,再从欧美3月和伊拉克战争时期的股市萧条期算起,从统计数字上看出经济复苏至早要到秋天。而日本和其他亚洲国家的低点多出现在4月,因此证明亚洲在美国的引导下复苏还要更多时间。

对投资人士,是否证明全球经济复苏并不是多重要的事。历史上的行情统计显示,通常股市由低点到高点的涨幅,大约一半出现在上升过程的前7个月,因此在牛市获利的关键还是尽早进入市场,这也说明为什么目前市场内热钱涌动,横扫全球,每一次股票回档都被视做进货的机会。目前的风险,不是经济会不会秋天复苏,而是会不会错过这前一波的涨势。不过,令基金经理们难以抉择的也正是目前已经上涨20%到30%的状态,因为树上“凡低处的果实早被摘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