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峡电与国家电力市场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邱海旭)
按照现有改革方案,即使区域电力市场成为现实,也只能达成区域内平衡,很难造成国家级电力布局结构的变化。三峡电一下子就送到华东、华南、华北,客观上已经打破了省际乃至区域间的电力壁垒
6月25日,三峡电站二号机组并网调试成功,第一度三峡电汇入华中电网。根据原计划,三峡首批机组正式并网发电定在8月份,而多方消息显示,正式发电时间将提前至7月下旬。
在全国缺电的大背景下,年内发送的62亿度三峡电对10个受电省市无异于雪中送炭,根据初步测算,三峡电能为这些省份挽回近400亿元的拉闸限电损失。
“如果只从发电效益评价三峡,就很可能低估三峡发电的意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部副部长冯飞对记者说,“三峡发电正处于电力体制改革的关键时刻,对推动电改进程意义重大。”
“厂网分开”之后,中国电力改革已经进入打破省际壁垒、建设区域电力市场的敏感阶段。据悉,新成立的国家电网公司将从今年开始,陆续组建华北、东北、华东、华中、西北等5大跨区域电网公司,在“分网竞争”的基础上促进区域电力市场的发育。但据业内人士介绍,省际电力壁垒力量之强大“超乎想象”,由于涉及税收、就业、投资收益等一系列问题,实现跨省电力竞争遥遥无期,更谈不上形成全国电力市场。
“就目前来看,三峡电是惟一能够推动国家级电力市场形成的力量。”冯飞说,“按照现有的改革方案,即使区域电力市场成为现实,也只能达成区域内平衡,很难造成国家级电力布局结构的变化,三峡电一下子就送到华东、华南、华北,客观上已经打破了省际乃至区域间的电力壁垒。”
6月18日,四川、重庆两地电网通过三峡电网与华中电网实现成功对接,从此,川、渝两地的电力可以经三峡电网、华中电网向华东电网输送,实现几大电网之间的互联互供。而为最大限度发挥三峡效益,国家已安排许多省份上马与三峡配套的输电工程,仅广东就在建设3条500千伏的输电干线,冯飞说:“一系列围绕三峡的电网建设能有力推动全国电力联网。”
此外,作为一个与电监会平级的部级单位,三峡总公司本身是个独立的电力公司,与原先国家电网公司分拆出去的5个电力公司相比,先天就没有和电网公司的血缘关系。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说:“从电力改革角度看,我们非常希望出现一个规模较大,与电网公司完全脱钩的独立发电公司,这对打破电力行业的血缘垄断意义重大。”
三峡水电站26台机组全部建成投产后,总容量将达到1820万千瓦,这个数字与5家大型电力公司任何一家相比都不逊色,而随着三峡总公司对三峡上游梯级电站滚动开发的完成,三峡总公司远景发电能力将高达4000万千瓦,约占届时全国总发电能力的1/10,足以占据全国电力行业“老大”的位置。
大三峡对中国电力改革近期是福不会有任何疑义,但长远看其作用却值得讨论,这是许多电力专家已经开始思考的问题。浙江证券能源电力研究中心的袁海认为,今年三峡电占全国发电总量的份额只有0.3%,再加上0.25元的上网电价加上过网费接近华东地区的平均上网电价,因此至少今年不会对受电地区电力企业造成影响,但随着2005年之后三峡机组陆续投产,国内电力供需矛盾缓解,到那时大量低廉的三峡电将会对许多电力公司形成压力。
冯飞也承认三峡对电力改革的促进作用将来也许会朝相反方向发展,“关键是市场控制力问题”。按照原国家计委的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在一个区域电力市场上,每个电力公司的份额不应超过20%,以形成良性竞争。冯飞认为以三峡的容量,在某个电力市场控制力突破20%将是个铁定的事实。
“这个问题在竞价上网之后会变得突出。”冯飞说。水电的特点是运行成本低,固定成本高,目前三峡电采取一部制电价,计运行成本的电量电价与计固定成本的容量电价混在一起,而在竞价上网过渡期内,实行两部制电价,只有电量电价竞价上网,容量电价仍由国家管制,运行成本较低的三峡电将因此具备极强的竞争力。
竞价上网的规则是将次日电力市场划分为48个时段,电力公司报出未来每个时段的发电量和价格,按报价高低排序,该地区市场容量满额时,最后排到的报价便作为市场清算价格,控制力过强的发电公司完全可以通过策略性竞价方式牟取暴利。
“三峡电会不会形成区域垄断?这是电监会未来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冯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