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概念的“联想与发挥”
作者:邢海洋(文 / 邢海洋)
连日来习惯了中国概念,或者中国门户的火热行情的投资者一定会记得这一周,这如过山车般的一周。
中华网,这家第一个在海外上市,有大量现金储备,但竞争优势却逐渐消失的中国门户,一周前还默默无闻,不能分享其他三大门户的热钱涌动,周一却摆出完全不同的姿态,一天内价格从5美元一股涨到将近7美元一股,第二天甚至摸高到将近9美元。两日翻倍,成交金额也以数十倍的规模放大。亚信,国内最早的网络承建商,情况也类似,6月之前基本没有分享到中国概念的狂热,进入6月开始从4美元多一股的价格启动,先上了6美元一股的台阶,这一周再上到8美元价位。
围绕这两只网络概念股,并没有非常眩目的消息和报告。5月底中华网曾宣布和韩国的游戏商共同推出在线游戏,另外就是对所有门户网站都起作用的好消息:中国移动加强与网站在短信方面的合作。亚信刚与爱立信中国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但从第一季度财报看正处于调整期,净收入比去年同期实际上大幅度下降,而且预计今年来自电信部门的定单不可能有大的提高。最近,亚信还发出预警,因为SARS使很多工程延期,截止6月30日的第二季度的收入将比过去预计的1400万到1500万美元少15%到20%。
这两只股票的疯狂的潜台词是不言而喻的。中国概念股很快掉头向下,亚信回到6美元区域,中华网稍坚挺,但也从8美元掉到了7美元每股的水平。三大门户也都受到波及,周四,三大门户都经历了近来少见的暴跌,幅度近10%,搜狐受影响最甚,从最高时的35美元一股回落到27美元一股。新浪也瞬间下落了2.5美元,相当于股价的14%。
“有计划,有预谋”地发掘中国概念?
这样的一涨一跌对中国概念股的整体走势无疑影响深远:第一,价格变动到了鸡飞犬跳的状态,说明中国概念已经深入人心,甚至使部分投资者进入了非理性状态。但事情到了如此地步,说明长期积聚下来的“中国情节”已经井喷。第二,长期上涨的三大门户,因为下跌的缘故,涨势已经破坏,即便是靠着高成长的支撑无下跌之虞,但也不可能继续升势,至少要休整一段时间。所谓头部形成,再突破,就要靠更有吸引力的运营数据。搜狐的图形,就是一个典型的头部形状,此前搜狐从7美元涨到35美元,几乎没有喘息过,爬坡过程犹如飞机的起飞爬升,但35美元到25美元的陡直俯冲,自然给投资者一个警示。
搜狐的俯冲,其实来自于它的强劲上升,从7美元涨到35美元,一个5倍的价格变动,只发生在3个月内,积累的短线获利盘之多可想而知。甚至在新浪见顶,网易在30到35美元间徘徊的时候,搜狐仍旧保持向上的势头,难怪芝加哥背景的一家证券分析机构对投资者发出警告。曾有分析人士声称,除去新浪收购广州迅龙所带来的财务变化,搜狐的收入实际上已经超过了新浪,加之新浪有众多海外机构,经营费用昂贵,搜狐以其精简的公司结构,争得国内互联网的第一把交椅,前途不可限量。正是这样的思路背景,有了搜狐带头的中国概念互联网的第二轮强劲升势。
一个尺度颇大的调整当然不意味着故事的完结。如果把眼界放大,会发现国际市场对中国概念的发掘称得上“有计划,有预谋”的集体行动。去年底,当海外投资者尚未大规模投身中国概念的时候,我们曾在专栏里介绍了一些价值投资者对海外市场上中国公司的看法。比如中国电信的市盈率,也就是股票价格和每股盈利的比率在10倍左右。联通当前的市盈率是16倍,中国移动是将近13倍,按这样的价格,即使拿股息都比放在银行里划算。更有价值的是资源类公司,中石油前年曾经便宜得难以想象,资产收益率高达10%,市盈率仅是5倍;当时艾克森石油公司的收益率只有2%,市盈率却有16倍。独擅价值投资的巴菲特把眼光转向中石油是在他对股东宣称美国股票价格偏高之后一个月之后,那时西方正担心我国的SARS蔓延,巴菲特却一再增持中石油,达到13%。那时候,中石油的市盈率不过6.5倍。很快,巴菲特的金字招牌使中石油上涨了30%。
中国股票因为便宜而受到青睐,这也正符合牛市的规律,因为当所有安全的、业绩优良的企业都被发掘后,投资者只有冒险在第二梯队里寻找,他们找到了中国,当然也是戴着有色眼镜,既要冒险,又提高警惕。于是就有了类似我们炒概念式的“联想和发挥”式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