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DS“对话”SARS
作者:曾焱(文 / 曾焱)
威尔利泽尔
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将在6月26日进行“发现HIV20周年”的系列纪念活动。在学术圈之外,很多普通法国人也将通过电台,与当年的研究成员以及今天正致力于艾滋病和其他传染性病毒研究的科学家直接对话。6月11日,现阶段的艾滋病研究项目负责人之一、世界著名病毒免疫学专家威尔利泽尔先生(JeanLouis Virelizier)代表巴斯德研究所,提前接受了本刊记者专访。他对20年来AIDS研究的得与失,国际合作间产生的误会及目前SARS研究所能得到的参照,都做了直率的回答。
三联生活周刊:20年前的5月对巴斯德研究所来说是个光荣的日子:你们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找到HIV病毒的科学团队。这个团队的成员现在都在干什么?
威尔利泽尔:蒙特尼尔(Luc Montagnier)刚刚退休,但他将在一家私人的生物科技研究机构继续他的工作;谢尔曼(Jean-Claud Chermann)在马赛成立了一个专门致力于艾滋病毒研究的实验室;西诺士仍然工作在巴斯德研究所,她是实验室的负责人并担任巴斯德国际网络及研究所合作网络的科学顾问。目前整个巴斯德研究所已经有12个实验室在从事和HIV 病毒研究有关的项目。
三联生活周刊:这两个月人们经常谈论各国研究机构在追踪SARS冠状病毒过程中的高效合作。那么20年前,对HIV 的研究有过类似的合作吗?法国和美国研究机构之间的误会有没有在这个领域留下阴影?
威尔利泽尔:合作其实从1984年起就迅速展开了,交流是多方位的,包括彼此的信息、想法和试验设备。巴斯德所曾经把自己培植的HIV菌株在第一时间寄给其他一些实验室验证,很遗憾其中一家相信他们也“发现”了同样的病毒,而后来证实那只是我们病毒样本的感染体。误会最终消除了,但这个插曲使得公众认为科学家们在HIV问题上没有良好合作。这个印象是错误的,事实上当时国际间的合作快速、开放而且有效,就像今天人们在SARS研究中所做的一样。
三联生活周刊:如果以HIV的研究过程为参照,从发现病毒到研制出疫苗,一般需要多长时间?
威尔利泽尔:我们计算过,“试验疫苗”在证实对人体试验有效之后,再变成可以向人群大范围推广的疫苗,应该需要5~10年的时间。
三联生活周刊:但是已经有科学家确认, 目前进行试验的艾滋疫苗基本上对控制HIV病毒无效。这个结果会不会影响到人们对正在研制中的SARS疫苗的信心?
威尔利泽尔:确实没有任何一个通过HIV蛋白进行的免疫试验,能够证明现阶段的疫苗可以有效阻止HIV病毒感染。这个现实令我们感到挫败,但并不会令我们却步。对抗HIV疫苗的研制失败期比一般规律下的时间要长,很可能是由于该病毒对人体防护方式有非常特殊的排出特异性。我们寄希望于SARS冠状病毒的特异性比HIV易于回避一些,但当务之急是必须把这种特异性呈现出来。
三联生活周刊:还有一个难以面对的现实问题:受艾滋病危害最深的那些国家和人民,比如非洲和东南亚,却完全无力购买昂贵的抗病毒药品。作为研究方,你们为这一现象感到沮丧和挫败吗?
威尔利泽尔:这种不公平的状况令全世界的研究人员都感到不满,对巴斯德研究所的科学家来说尤其如此。但这远远不能令我们泄气,而是推动我们去研制更有效的疫苗,寻找更便宜和更方便服用的抗病毒药物。巴斯德研究所支持对这种贫富差异的抗争,属于我们国际网络体系之内的全球14个研究机构都站在这个行列里。
三联生活周刊:在人类所能找到的对抗病毒的方式中,抗生素和疫苗是最有效的手段吗?你们在这20年的研究中有没有其他发现?
威尔利泽尔:以艾滋病为例,抗生素能在某种程度上控制HIV病毒的增长,但有我们不愿看到的非常大的副作用,而且永远无法将病毒从人体里清除出去。治疗一旦中断,病毒就重新开始增长。至于疫苗,很难说清楚,我们甚至无法下结论说能够找到一种完全有效的疫苗。但是,仍然存在有效的预防方式:反对性伴侣进行没有保护措施的性行为,使用男性避孕套。对抗所有的传染疾病,巴斯德研究所创始人路易·巴斯德所提倡的生活卫生准则仍然是简单却有效的方式。
三联生活周刊:我们现在还很关心动物和病毒的关联。已经证实HIV来自非洲绿猴,SARS也被怀疑来自野生动物。依据你们的研究,病毒出现的地带有没有规律可循?
威尔利泽尔:不能说所有病毒都来自于动物媒介。有些病毒,比如疱疹,只会由人类传给人类;还有些病毒虽然源于动物界,但已经转化为限于人类自己之间的直接传染,比如艾滋病。至于SARS,流行病学对此还在寻找传染源的研究和推断过程中,不能说已有来自动物的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