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留乌学生遭遇恐慌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庄山)
有“花园城市”之称的基辅是否能对事件进行客观公正的调查和处理?
2003年5月18日晚开始的冲突,使乌克兰国立技术大学(基辅工学院)的中国留学生陷入了持续的恐慌之中。尽管乌克兰学生代表在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组织的会议上公开表示:“也许我们不打不成交,可以通过这次事件消除误会,增加理解,建立更深的友谊。”但有消息说,直到5月23日,还是有40%的中国学生留在宿舍不愿出门。
神秘入室寻仇引发冲突
当地时间2003年5月19日凌晨0:20左右,乌克兰国立技术大学19号宿舍楼12层17号房间所在的一侧突然停电,几分钟后恢复正常。过了大约10分钟左右楼道再次停电,“左边还是右边?”一句俄语的问话过后,17号房间的大门、房间内右边的宿舍门相继被踹开,电子系一年级的两名中国学生还没弄清怎么回事,便遭到了劈头盖脸的拳脚袭击。冰箱被推倒了,桌上的三台电脑被人重重摔下去,“幸好扔到了床上。”
“从破门到撤走,前后也就两分多钟。”学生们描述说。5月21日下午,新华社驻基辅记者张志强与乌克兰电视台等几家媒体一起来到现场,他看到,17号房间的两道门门框断裂,门锁也都损坏。
“他们打错了人,其实他们要找的人住在左边宿舍。”据新华社记者转述,学生们一致认为这是一起有预谋的恶意伤害事件,他们介绍说,5月18日下午4点多,住在12层17号房间的电子系一年级苏同学从外边回宿舍,保安要查他的宿舍证,并说证件印章不清楚不让进入。苏说那我们去宿舍管理员那里查一下,他那里有记录。但保安却说不去,另外两名中国学生过来帮助解释,结果保安跟他们打起来。有同学报警后,警察叫来管理员调解,最后双方达成和解,“没想到他们在夜里进学生宿舍报复”。
当中国学生冲出来追赶凶手时,在一楼被值班人员拦住,随后赶来的十几个保安与学生激烈对峙,很快赶来的警察将3名中国学生被推上警车带走。学生愤怒地踢桌子,保安再次围打七八名中国学生,使用瓦斯驱赶中国学生上楼。
很快得知消息的30多名学生再次奔到一楼,其中包括几个准备帮助讲理的越南、伊朗学生,他们围上一个被认出是殴打中国学生的保安,保安动用了警棍,很多学生都肯定地表示:“在场的警察也动了手。”大约凌晨1点半左右,在校园网上得知消息的6、17、18号宿舍楼的中国学生陆续赶到19号楼下,遭到警察阻拦,他们听到楼内大厅中有殴打和叫喊的声音,试图冲进去。在这一过程中,化工系4年级姓苗的学生被几个保安堵在角落殴打,更难以置信的是,保安居然把苗从高高的台阶上扔下来,医院报告证明苗锁骨骨折、4根肋骨骨折、内脏大出血、脑震荡、左眼充血、脸部多处外伤。另有一名伊朗女同学左小臂骨折,两名越南同学也被打伤。
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教育处负责人沈杰在电话中向记者介绍说:“整个冲突事件中,有14名中国学生受伤,苗姓同学伤势最重,伤势较重的另外一名电子系一年级李同学耳部被酒瓶打裂,缝了6针。”
循环报复冲破理性
5月19日12点左右,中国、伊朗、越南三国学生会联合向学校提出抗议,上百人在学校主楼前静坐,近4个小时的交涉,校方答复“尽快调查清楚”。学生们显然对此并不满意,从主楼回宿舍步行大约需要20分钟,路上,他们听说就在与校方交涉的时候,一名中国学生在学校旁边的小树林附近被乌克兰人抢劫,不仅钱和手机被抢走,还被强行灌了整瓶的伏特加,“醉”倒在地上。恰在这个时刻,路遇4名乌克兰学生向中国学生挑衅,两名未来得及逃走的遭到中国学生殴打。
5月19日晚10:30左右,乌克兰学生开始陆续在住有中国学生的19、6、18号宿舍楼前聚集,“6号楼前就差不多有400多人”。为了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警方加派了警力,闻讯赶来的中国大使馆人员与校方一起劝说学生,凌晨1点左右,乌克兰学生才逐渐散去。
5月21日,记者终于接通了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领事部孙天顺领事的电话,他介绍说:“现在全馆都在做这个工作,事态也基本平静,只有个别学生还想不通。”5月19日下午,大使馆官员得到消息后就已经到学校看望学生并积极与校方警方交涉。当晚,李国邦大使亲自到现场做学生工作。5月20日,中国外交部再次重申,要求乌方尽快采取措施,救治被打学生,确保中国学生的安全,并对事件进行客观公正的调查和处理。
沈杰一直在学生们中间,5月22日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说自己每10分钟都安排满了,他对国内网上把事件上升到“民族因素背景”并不赞同,他说:“在乌克兰的很多留学生听说了一些东西,其实并不完全客观。事件本身就是学生之间的冲突,不能简单定义成排华、反华。”沈杰最后强调说,“现在没有哪个人能掌握完整的情况,当务之急是控制情绪,保护学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