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车市的“非典型”狂奔
作者:程磊(文 / 程磊)
非常时期,为了减少传染途径,购车成为自我保护的有力方式之一
非典“阴影”下的“阳光”车市
“非典”期间,人们都尽量减少走动以降低感染风险。在4月的最后两个星期,走进北京亚运村和北方两大汽车交易市场,你可能看不到过去人声鼎沸的场面。但与之鲜明对比的是,汽车销售量不降反增,10万元左右的家用车型成为增长主力。
“广州前些时候抢米抢醋,北京最近则在抢车,看似有点疯狂,不过这是两回事。”北方汽车交易市场经理李曼丽说,“以前的成交率大约只有20%~30%,而目前车市的成交率则高达80%以上。从4月中旬开始,北方汽车交易市场网上车市的点击率较以前提高了60%。”
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信息中心主任郭咏表示,车市中购车消费者的“含金量”明显增加。“以前车市中的消费者是看的多,买的少;现在大量消费者直接通过电话定购车辆,即使来到车市,也是匆匆看完车,速速办手续。”
据了解,4月份北方汽车交易市场共销售车辆3621辆,比3月份增长16.5%,成为今年销售的第一个高峰,销量前10名的品牌中,11万元以下的车型市场占有率超出40%。5万元至6万元的经济型轿车甚至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抢购现象。
“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特殊时期,赶快买一辆车自己开,好减少传染途径。另外,由于汽车贷款越来越被更多的人所认可,很多人也有可能通过贷款来买车。”李曼丽分析认为。
汽车厂商最近的销售数字也是车市火爆的一大佐证:在北京,北京现代、北京吉普、北汽福田三大汽车板块都创出了销量新高,其中,北京吉普4月份的销售收入增长了270%,北汽福田也增加了83.6%。
据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的统计数字,4月21~25日,平均每天注册登记的新车达1600辆,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3%。4月29日,竟达2263辆,比去年同期增长了94%。同时,平均每天还有7000人要参加审验。人群过于集中无疑对防控“非典”疫情不利。因此,交管部门作出暂缓办理正式牌照,改领临时牌照的决定。而申领一个临时号牌的时间不会超过10分钟。即便是这样,仍旧阻挡不了人们购车的热情。据了解,5月6日当天北京市共核发729块临时牌照。
车市在特殊时候的火爆当然并非北京仅有。在几个“非典”疫情比较严重的城市,家用轿车市场都是火红一片。据统计,3月份深圳市汽车销量达到13000辆的历史新高(去年深圳汽车最高月销量9000多辆),而“五一”期间,有不少经销商都表示“战果”令人惊喜。尤其是15万元以下的家用轿车市场更是火爆,普利马、福美来、赛欧、威驰、威姿等因为有现车或较易提货而大受欢迎。几乎每家经销商都能达到每天10辆的销售业绩。广物汽贸副总经理李民毅介绍,广物汽贸5月1日~5日新车销量为1500多辆,成交额为3亿多元。
同样的“故事情节”在上海也被重复。据上海市最大的汽车销售公司永达汽车提供的数据,该公司4月份的销售量同比去年增长了近20%;另一大公司东昌汽车上月销量也比3月份增长超过10%,比去年同期更是大幅提升了200%多。其他如申银、联海、西上海、东联等经销商也挣了个眉开眼笑。
与SARS无关?
上海智策车业咨询公司总经理钟师提出一个少有人注意的问题:“像北京、广州这样的疫区可能可以用‘非典’来解释车市火爆的原因,同样的解释用到上海却显得太牵强。上海的购买力因为牌照限制等原因一直被压抑,也一直需要释放,只是正好在这时候给释放出来。”
“按照以前的规律,汽车的销售旺季都是在年初和年底时候,后来入世了,因为每年关税下调等缘故而导致汽车行业竞争激烈,在最近两年多的时间里,汽车销售的旺季都在‘五一’前后的两个月里,这回车市的火爆其实与‘非典’关系并不大,‘非典’只是让汽车销售情况大好的其中一个很小因素,这体现在购买人群里,只是在以往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可买可不买的和有钱却没打算买车的人群,更多的只是将买车的计划提前。”郭咏介绍说。
其实在今年的第一季度,中国汽车业就取得了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突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信息部主任朱一平介绍说,全国汽车总产量突破100万辆,销售97万多辆,如果加上进口车的四五万辆的销售,也突破100万辆。轿车方面也是形势大好,一季度全国共生产41万多辆,销售38万多辆,与去年一季度相比,轿车销售量甚至翻了一番。
“亚洲汽车资源”资讯机构的数据称,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的轿车总销售量达到40.9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109%。汽车厂商也是捷报频频,大众汽车公司德国总部在上月公布报告称,第一季度公司在中国市场出售的轿车数量超过德国,这是这家欧洲最大的汽车厂商在德国以外的某个市场销量首次超过本土市场。”朱一平说。
“这样的销售业绩并非在‘非典’期间完成,如果正确评价中国车市与‘非典’之间的关系,应该说,‘非典’只是消费释放的一个导火索。”李曼丽判断说。
后非典车市
尽管销售情况一片大好,“非典”时期还是有降价声。近日,帕萨特B5V62.8降价5.3万元,由35.2万元降到29.9万元;赛欧两厢、三厢自动挡也以促销的名义降价,赛欧SCXAT降幅8000元,促销价是12.18万元,赛欧SLXAT则从11.58万元降到了11.18万元。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研究所首席分析师贾新光分析,解释这次降价的最好理由是市场竞争,帕萨特跳水是受高端市场的奥迪、新雅阁3.0的影响,赛欧则缘于菱帅的市场压力。但由于是“非典”时期,降价作用大打折扣,其对人们的心理作用会大于实际作用。不过降价在回应对手的同时也能抢占一定份额。可以肯定的是,竞争还是越来越激烈,价格下调的趋势将持续下去,并且与“非典”没关系。
“假如‘非典’这一情况持续时间很长的话,也许会对车市还有一些刺激作用。另外,持续时间长就代表着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的收入的降低,这样购买力当然下降。只是,由于下半年有30多款新车上市,加上不断下调的价格的刺激,还有新的政策出台营造出的好的消费环境,后非典时期的车市其实很难预测,但影响应该不大。”李曼丽分析认为。
不少业内专家都存在这样一个疑问,这次行情爆发以后,一定的购买力开始释放,尤其是10万元左右的家庭轿车的消费会在这个时候释放一大块,“非典”之后的空白由谁来填补?
“一个值得注意的数字是,今年一季度,轿车销售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了109%,这其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几个大城市起到的作用其实很小。像北京增长幅度可能不到50%,毕竟随着北京、深圳等地这几年的汽车销售情况逐年增加,目前差不多已经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市场。而中国汽车市场又是一个差异性极大的市场。以全国十大城市的私家车保有量为例,保有量最高的是北京,达到62.41万辆。上海是收入最高、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但是私人汽车保有量仅居全国第六位。十大城市中最低和最高相差20多倍,更何况其他中等城市。109%这个数字,主要还是因为珠三角、长三角的经济高速发展而导致购买力的上升,像温州、杭州、宁波这样的城市汽车增长速度就很快,而这些二级城市在最近几年内正是汽车销售的增长点。”钟师表示。
目前国内私人汽车消费的地区分布呈从京津地区沿沿海到广东地区这样一个新月形地带,中、西部的私人汽车消费尚未形成高潮。钟师分析认为:“有这作为支撑,‘非典’过去以后市场也不会说突然一下就冷却下来,中高档车及商务车在‘非典’期间受到的影响不小,销售正受到压抑,‘非典’过后应该会有所反弹。还有像北京、深圳等一些已经成熟的市场也要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第二辆车的消费也会开始抬头。市场至少会像前一个季度那样比较平稳地发展,也不排除再次出现一次火爆行情的可能。”
“亚洲汽车资源”资讯机构的数据称:随着中国私人购车队伍继续膨胀,中国汽车市场将保持迅猛增长势头。去年轿车销售量较前年增长了62%,达到122万辆,预计2003年将突破这一数字,中国离全球最大轿车市场的地位又进了一步。
海外媒体则比较乐观。《金融时报》预计,中国第二季度的汽车销售量可能受非典型肺炎的影响,但促动私车市场膨胀的主要因素没有发生变化:个人收入继续增长,轿车价格走低,车型更加丰富,贷款买车的渠道更加便捷。
他们乐观的判断并非没有道理。据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产业经济部的统计,发达国家基本是从人均GDP3000美元开始,汽车消费大幅增长,并持续了数十年。如美国、日本、德国,汽车产业拉动这些汽车大国经济增长的时间长达20~30年。在发展中国家,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时,汽车消费就进入高速持续增长阶段。
往年的车市总是人头攒动,争相观摩,而今年人们直接步入车市,购买中意的汽车
汽车消费者的八大关心
记者 程磊
1.哪些品牌会为中国“量身”造车?
中国汽车市场目前还没有完全开放就已经竞争很激烈,等到2006年市场完全开放时竞争更会加剧,那么汽车厂商要做的就是提前开始为中国市场量身打造适合中国的汽车,一年内陆续会有商家打“中国牌”。
2.车价何时与国际接轨?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WTO与APEC政策研究室主任黄永和研究员认为,应该在明年,中高级以下的车型,价格基本上都可以和国际接轨。
3.技术何时与国际同步?
目前市面上的君威、POLO、派力奥等车型在技术上已经紧跟国际潮流,全面与国际接轨将不会超过2005年。
4.未来怎么买车?
有“汽车保姆”之称的汽车服务业连锁店肯定会唱主角。除了有“分期付款”和“零首付”等特色服务外,同时办理购车、保险、上牌等手续“一条龙”式的快捷服务,“两小时内全搞掂,汽车轻松开回家”。
5.家庭第二辆车有多远?
目前奥拓的用户中,有10%是家庭的第二辆车。帕萨特的车主中,30%是淘汰旧车后换的新车。家庭第二辆车正缓缓走来。
6.车与房在个人消费的倾向上会有怎样的变化?
汽车消费开始呈现年轻化趋势,社会的流动性开始变大,汽车渐渐开始动摇房产作为第一消费品的地位。
7.汽车购买力的趋势是怎样的?
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中国宏观经济与行业景气预测报告认为,2003年中国汽车业将继续保持产销高增长,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前较长时间积累的购买力有待进一步释放,目前达30%以上汽车消费增长至少可以持续三年。
8.未来中国轿车的市场规模如何?
瑞银华宝(UBS Warburg)预计,2004年年底之前,中国国内的轿车生产能力可能增至360万辆。美国通用公司总裁预测,到2020年,也许是在更短的时间内,中国汽车市场就将达到美国目前1700万辆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