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档车:“档位”在哪里?
作者:李三(文 / 李三)
迈巴赫(MAYBACH)——真正意义上的豪华车
东方天汽车销售公司老板吴峥卖出的第一辆轿车是宝马X5,价格超过了100万元。最贵的一款是奥迪A8,价格超过200万元。吴峥瞄准的买主多属于“高消费”的少数,“非典”多少扫了买豪华车的兴。可尽管如此,公司刚开张的第一个月就卖出了12辆轿车,流水1800万元。
意大利的法拉利10年前就开进了中国市场,德国保时捷在中国也有自己的销售点,据说每年能卖掉几十辆。豪华车是财富与地位的象征,但在北京让豪华跑车“跑”起来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据说有人为了体验时速200公里的飞车感觉,特意凌晨三四点起床跑个机场来回。飚车的感觉在中国是昂贵的,虽然中国入世后降低汽车关税,但这种豪华跑车的进口关税仍居高不下,不过这并没有拦住高消费的追求。
在北京商界扑腾了几年,吴峥说他基本能号准有钱人的脉。
虽然中国汽车目前处于上升势头,但在吴峥看来,汽车消费目前还只是一个开始。他举例说,德国人口8000万多一点,每年新车消费量400万辆,而中国2002年刚刚超过100万辆。
谈到高档轿车市场,吴峥认为,以前在中国概念不是很明确,认为凡是从国外进口的车都是高档车。其实在高档车里也可以细分为中低档、中高档和高档几个层次。在吴峥眼里,“常见到的奥迪A6也就属中高档轿车吧。如果按照排气量来划分,排气量在3.0以上的轿车才可以算是高档轿车,排气量更高的轿车就是豪华轿车了,例如奔驰500、7系列的宝马和奥迪A8等”。
“ROLLS-ROYCE(劳斯莱斯)、BENTLEY(本特利)和奔驰公司的MAYBACH(迈巴赫)价值在三四十万欧元以上,它们才是真正意义的超豪华轿车。保时捷和法拉利也属于这一类。这些轿车全球限量销售,厂家甚至有权利选择客户。”
吴峥给记者讲到了他们正在进行中的几桩生意,“我们最近替一个客户询问一款保时捷卡莱拉GT(CARRERA),保时捷公司给我们的回执合同很简单,先交定金10万欧元,轿车的颜色和配置由厂家决定,厂家还保留对客户偿还能力的审查权”。
还有一桩生意更加离奇:“几天前,我们为客户订购的一款最新型号的法拉利轿车,价值在50到60万欧元,可定金却需要交100万欧元。这100万欧元只能保证排在100多号。”
买豪华轿车的感觉和我们通常在专卖店看到的很不一样。当然这样的生意谁都愿意做,但不是随便谁都能做得了。生产名贵轿车的就这么几个“豪门”,这些出身豪门的轿车都配有厂家给客户装备的车载电话,专门的销售人员要为车主提供全天候服务,甚至是终身的服务,当然费用也是相当可观。
高消费的这一群“少数人”到底是些什么人?吴峥经营的秘密很简单,“只要跟着房地产商走就一定能够找到客户。购买这些价值连城轿车的人多数是地产商人和企业家,这些人多数非常年轻,多在30到45岁之间。别以为这些人只是有钱,最重要的是这些人懂车,爱车,对车的型号如数家珍。这些人特别注重服务,我们对有购买意向客户从来都是上门服务的,因为这些人的时间才是最值钱的,他们没有时间去办理牌照、给汽车上保险等。最后才是车的价格,车价差不多是生意最后的一道程序了,当然我们提供的轿车在价格上要有竞争力才能最终拿到定单。”
中国汽车消费者是很具传奇色彩的,短短几年时间,他们不仅成为世界大汽车公司竞争对象,在豪华和超豪华轿车市场也赢得了一定的口碑。吴峥分析说,2002年,中国进口车8万辆,其中3.0L以上的有1.8万辆,另外,还有近万辆运动型越野车,所以仅豪华轿车就有2.8万辆。
三大德国名车角逐中国市场
2004年4月,梅塞德斯-奔驰的C系列和E系列将落户中国
奔驰:争取明年“中国造”
5月初,被誉为世界第一豪华轿车的梅塞德斯一奔驰公司终于宣布,2004年C 系列和E系列轿车将落户中国。戴姆勒-克莱斯勒的新闻发言人前些天漏出口风,将与中国本地厂家开办合资厂,组装奔驰C型与豪华型E型汽车。
“谈判进展得比较顺利。”尽管这位发言人不愿更具体地提及未来的合作伙伴,德国媒体还是把消息捅了出去,《法兰克福汇报》引述未具名的公司消息人士的话报道,戴姆勒-克莱斯勒正在同北京汽车工业控股公司和东南(福建)汽车工业有限公司进行谈判,打算在今年年底之前达成协议。“而一旦同这家中国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就可以每年在中国生产2万辆梅塞德斯(Mercedes)C型和E型轿车。”
在打入中国市场的跑道上,很显然,大众汽车(Volkswagen AG,G.VOW)和宝马汽车公司(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BMW)已经领先,但戴姆勒-克莱斯勒的发言人强调,“并没有时间方面的压力,最重要的是长期胜利,不一定非在今天领跑。”
戴姆勒-克莱斯勒正把中国作为一个重要的拓展领域。今年4月1日,先前执掌澳大利亚业务的Roman Fischer就任中国业务集团首脑。也许是因为中国区的业务举足轻重,他被授权直接向总集团执行长施莱姆普(Juergen Schrempp)汇报工作,同时,Fischer负责公司旗下奔驰、克莱斯勒、吉普车及卡车品牌在中国的业务拓展。
奥迪:中国销售好过德国
谈到中国豪华车的竞争,奥迪公司副总裁施密特说:几十年来,全世界高档车始终是几个熟悉伙伴,我们与宝马在同一个城市开始竞争,奔驰离得也不远,后来是在德国本土竞争,然后是欧洲,又从欧洲把战场挪到美国。与其他两个德国同行比较,奥迪公司目前的优势是已经进入中国10年,用施密特先生的话来说:“到现在为止,奥迪在中国还一直是惟一的高档轿车生产厂家,我们当然关注宝马和其他公司的动态。”
大众汽车公司的销售季报是在不久前公开的,“根据今年第一季度报告,大众汽车(轿车)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出人意料地超过了德国”。之所以称之为出人意料,是因为,在此之前这家欧洲最大的汽车厂商从没有在德国以外销售“甚至超过了本土市场”。
今年1月至3月,大众售出了大约15万辆轿车,而德国仅为11.4万辆。大众首席执行长伯纳德·皮切斯里德(Bernd Pischetsrieder)在公司股东大会上表示,这显示大众在一个巨大的、潜力正在展现的市场上拥有“极佳的”地位。
在一些场合,大众汽车公司不止一次地明确了自己的目标——今年大众汽车公司在中国的销售计划是60万辆,2007年在中国的销售量达到100万辆。去年,大众在中国售出了51.3万辆汽车。
为了这个宏伟的市场计划,大众汽车集团打算在中国建一个新厂。该集团负责亚洲业务的董事布歇尔霍费尔于3月底就曾对记者透露,关于建厂地点,可能将在年内就作出决定。
而事实上是,在“新厂”还没有着落的时候,一些“小动作”已经开始。大众旗下专事豪华汽车生产的奥迪公司高层人士施密特(Erich Schmitt)4月9日在上海对记者说,公司今年开始在中国生产奥迪A4型轿车。那天,奥迪A4在上海滩隆重出场,施密特兴致勃勃地说:“去年奥迪在中国的销售记录是3.7万辆。希望在推出A4型轿车后,奥迪今年在中国的总销售量能够超过5万辆。”为实现这一目标,奥迪决定在此后12个月内扩充中国的销售网点,“眼下有57处销售点,将增加到大约80个。”施密特称,今年头3个月,已售出了12165辆A6型轿车,较上年同期增长90%以上。
据美联社的消息,2003年,设在长春的奥迪汽车装配厂将出产大约5万辆轿车,其中42000辆为A6型,8000辆为A4型。
进入中国10年之久的奥迪,如今在国内的销售已胜出德国。良好的销售情况,使奥迪首席执行官弗朗兹·约瑟夫掩饰不住自己的喜悦
宝马:马不停蹄强势增长
宝马集团在慕尼黑发布了2003年第一次业绩报告,在今年前4个月内,宝马集团在全球的销售继续平稳发展,其中,在中国大陆市场,宝马集团在前4个月中获得122%的增速。刚刚过去的4个月,宝马在中国内地和香港市场的新车交付量增长86%,达4516辆(去年同期为2412辆),其中在中国内地市场的销量猛增122%,达3719辆。
在3700多辆新车中,也包括了4月才推出的宝马760Li。那是一次别出心裁的“郊游”,在著名的“长城脚下的公社”,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昆特·席曼先生为新车揭幕,他说:“这是宝马家族中最杰出的成员。”按照计划,这款有史以来排气量最大的宝马车在北京推出后,将参加上海国际汽车展并将陆续在中国各大城市上市。
据了解,在签署合资合同之后,双方就将着手在沈阳成立华晨宝马合资公司,此合资公司将利用华晨公司现有的中华轿车生产车间,在今年下半年生产宝马3系轿车。宝马3系轿车在宝马家族中属于中档,其主要竞争对手有奥迪A4等,可装备1.8、2.5、3.0升等多款发动机。到明后年,沈阳基地将生产宝马5系轿车,届时年产销量将达到3万辆,产品将主要供应国内市场。
业内人士认为,这个合资公司是宝马集团为其亚洲生产和销售网络增加的强大基石,此举体现宝马集团一贯坚持的亚洲策略。宝马集团曾经透露,在未来5年中计划将其在亚洲市场的年销量从目前的大约8万辆提高到约15万辆。
宝马计划在未来的5年中开拓更大的亚洲市场
运动起来的汽车
SUV车型锁定在一些特殊的消费群体
记者 尚进 邱海旭
如果当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要是希特勒的纳粹德国战胜了美国同盟军,估计吉普就未必还存在了。因为现如今的吉普或者SUV(运动型多功能车)的老祖宗都源自美军的威利斯(WILLYS)军车,而纳粹一方对应的车型则是82号搜索车,也就是日后风靡全球的甲壳虫的原型车。吉普与甲壳虫这两个今日截然不同的个性车系,居然曾经差别就在一“战”之间。
用两年时间追SUV的30年
2月28日,郑州日产公司在长城脚下发布其最新款SUV帕拉丁,到场助兴的第一批买主里赫然便有两位20年前调皮捣蛋的坏小子——张国立和陈道明。张国立依旧用他当年演《顽主》时候的口气说:“这车我一看就喜欢上了。”陈道明则觉得帕拉丁会是部“听话”的好车,他所谓的“听话”便是要可靠,能开着跋山涉水,同时又要舒适,像个流动的家。
不过国内SUV风潮刮起的也太快了,尤其是从2002年北京吉普的大切诺基下线伊始,短短不到2年时间,三菱帕杰罗、日产帕拉丁、克莱斯勒大切诺基、丰田霸道、雪佛兰开拓者,这些国际流行车型悉数在中国国内本地化制造,似乎要用2年时间赶上在SUV领域30年的时间差距。
而有一个数字似乎我们不能不注意,2002年全年SUV的产销量才不过10万辆,这其中还包括将近4万辆进口车,而被誉为“老三样”之一的捷达还有12万辆成绩,这再一次映照出SUV的小众化市场局面。北京吉普销售总经理,同时也是克莱斯勒副总裁的苏伟铭告诉记者:“做SUV销售不用到处搞市场拓展,我们的大小切诺基和帕杰罗真正的销售重点还是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之后才是黑龙江和四川这类‘荆棘丛生’之地。”
车评人钟师也抱有同样观点,在他看来SUV更多的体现美国人的轿车理念,目前SUV车市的火爆实际上是在释放国际大厂SUV没有本地化制造之前,持币准备购买进口SUV的消费热情,大有虚假繁荣的可能。
SUV的小天下
汽车界权威预计2003年SUV市场销售量也不过15万辆,但是十余种不同品牌车型,以及每种车型两三款不同配置变化。就如同轿车市场分为高档、中档、家庭等不同客户市场一样,SUV这一特殊汽车群体内部也可以分出档次差别。
目前对SUV市场可分为三个流派:一类是正宗血统的SUV,如52.1万元的八缸豪华型大切诺基,31.98万元的雪佛兰开拓者3.0。第二种就是出身越野世家而且以实用性能为代表的帕杰罗速跑。要知道没有戴姆勒-克莱斯勒的介绍,北京吉普很难拿到帕杰罗速跑车型和三菱的品牌标识,而国内上市的帕杰罗速跑版本与北美著名的L250皮卡又或多或少有亲缘关系,可以说集多方技术之大成。
郑州日产的帕拉丁也算很有来头,源自2000年在北美十大畅销车Xterra,据郑州日产总经理郭振甫介绍,开始并没有帕拉丁这个名字,原本打算利用Xterra的知名度,直接音译过来,但不巧先被广东一家企业注册了,于是只能搜肠刮肚地重新起名。帕拉丁是法兰克查理大帝的十二武士之一,至于为什么选他而不是其他十一个人,郭振甫解释说因为此人“武功高强、为人侠义、外貌俊逸”,总之非常符合这款车的形象诉求。再有一类就是出身自皮卡世家的所谓“简化SUV”了,如86800元的长城赛弗和69950元的中兴旗舰,这类车型很多,但是真正算得上SUV的并不多,国内所谓的40多家SUV制造商多一半也是源自于此。
4月底在上海车展上亮相的切诺基2500
SUV爱好者的圈子最近流行拿军工企业背景的长丰猎豹与北京吉普的帕杰罗速跑做对比,如果再加上2月低下线的日产帕拉丁,完全可以模仿摇滚圈的摩岩三杰来形容这三款SUV的地位。而长丰借助自己与三菱在猎豹车上的合作优势,很有可能会在年内推出帕杰罗io,这无疑会引发新的一轮SUV热潮,因为很多城市女孩早就喜欢上三菱进口车展示大厅里面帕杰罗io的两门设计了。
尽管SUV的市场细分已经很明确,高低车型都覆盖得很细微,但是由这类“简化SUV”所引发的价格变化还是令SUV价格在2003年初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由于北京吉普早在1984年就开始了切诺基的中国生涯,北京吉普在SUV领域的火车头效应非常明显,即便2002年没有帕杰罗速跑,北京吉普依旧占据了将近一半的市场。所以北京吉普依旧是SUV市场很有分量的厂商,尤其是在其推出切诺基2500以后。
在4月底的上海汽车展上,北京吉普惊人地推出了切诺基2500,一款克莱斯勒的低价SUV,与以往的老切诺基不同,切诺基2500大量换装新配置,将SUV 流行的双气囊、桃木内饰等高档配置加装到原本始终以吉普面人的切诺基上。甚至在宣传中避讳中文的“吉普”称呼,而改用英文的JEEP这样的中性名称,以此拉近自己SUV的身份。而切诺基2500最贵的4×4车型也仅售13.86万元,这不得不说是那些“简化SUV”搞价格战的功劳。不过切诺基2500的百公里油耗仅仅8.6升,确实令很多SUV的怀疑者惊奇,因为有很多喜爱SUV,却最终购买轿车的用户,就是担心SUV的耗油问题,“买得起车用不起”是很多人心中长久的印象。其实这个坏印象还要归罪于老切诺基80年代的发动机技术,而新一代SUV的发动机似乎都在努力着改变耗油高的弊病,追求美国车的动力、日本车的节能、德国车的舒适,似乎成为了SUV适应中国市场的新形象。
“四驱之王”一陆虎
记者 邱海旭
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英国Rover 车厂期望突破国内市场,响应政府鼓励汽车出口的政策。当时,该公司技术部总管Maurice Wilks拥有一部Jeep,于是他就萌发利用Rover的资源及部件,Jeep 的变速箱和底盘,组成一部原型车的想法。1947年夏天,该车被正式命名LandRover(陆虎)。9月,Rover公司董事会便决定生产该车,并在1948年阿姆斯特丹车展上首次发布。第一批量产的陆虎仅48辆,而且只有一种开篷的型号可选择,售价为450英镑。
1949年,英国军方订购了一批装备劳斯莱斯引擎的陆虎作为军用车辆,很快,陆虎便成为英国军队标准的轻型四驱车。
随着顾客要求的增加,厂家加长了陆虎的轮轴距,同时又加大了引擎,并开发出2.052升的柴油引擎。1949年陆虎共生产了8000辆,1950年增加到16000辆。在1958~1968年间,平均年产量超过50000辆,此时陆虎越野车的销售量已经是Rover房车的3倍。
在外形方面,1950年Rover成立设计部门,但是直到陆虎推出10周年,才有了第二代Series Ⅱ,而且只进行了小幅改动。1961年Land-Rover再度推出Series Ⅱ A,改用了柴油引擎。至1966年Series Ⅱ B推出时,陆虎年产量已经超过了50万辆。Series Ⅱ A在1971年被Series Ⅲ取代,并且有了皮卡和旅行车两种新车型。1970年车厂推出了一款新车Range Rover,具备了路上、路下的双重特性,因此奠定了豪华四驱车的形象,被誉为“四驱之王”。
1976年Rover正式归入British Leyland名下,1978年集团重组,陆虎公司成立,随即越野车同房车部门正式分家。然而,分家似乎也带走了好运,数年之后,陆虎销量出现大规模滑坡,1986年产量跌至19195辆。1990年,为了与公司名称区分开来,自陆虎90/110型起改换名称为Defender(卫士)。至此,“陆虎”不再出现在车型名称中。2000年6月,福特公司正式接手陆虎公司,从此该品牌正式从Rover公司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越野车品牌。
到目前为止,陆虎系列共推出了四个型号,按装备等级分别是Range Rover、Discovery、Defender和Freelander。Defender和Discovery是两款销路较大的品种,在陆虎越野车系列中,越野性能前者最强,后者最弱。但就是最弱的发现者,其驱动系统也不同凡响。发现者为全四轮驱动系统,底盘设置前、中、后三个差速器,全机械控制,快、慢两速段传动齿轮组合及传动速段选择杆。驾车者可以手动选择行驶模式,“快”模式供一般道路行驶,“慢”模式用来爬行陡斜山路或崎岖不平的荒野地。中间差速器是手动式锁合的,当汽车通过恶劣地面时,驾车者通过传动速段选择杆将中间差速器锁合上,动力便会以50∶50的比例均衡分配至前、后差速器,再由差速器传递至车轮,这样汽车从两轮驱动力转变为四轮驱动力。它可以应付各种恶劣路面环境,例如泥泞路、沙石路,甚至可以爬行上45度斜坡的路面。
被誉为“四驱之王”的陆虎
施瓦辛格为悍马做秀,再适合不过
悍马:铁血柔情
记者 谢衡
悍马(Hummer)最初被公众认识大约是在10年前的海湾战争中,军用悍马(Humvee)穿越沙漠,所向披靡。好莱坞明星阿诺德·施瓦辛格对悍马的钟爱,更大大提高了悍马的曝光率。到目前为止,这位银幕硬汉已经“养”了七辆悍马。
如今,通用汽车公司拥有了悍马的商标使用权和生产权,悍马H2就是在通用旗下诞生的第一辆悍马。H2继承了悍马的传统风格,又赋予了它一些现代韵律。性感美女珍妮弗·洛佩兹就是悍马H2的新知音,悍马H2一下线,珍妮弗·洛佩兹就买了一辆,并开着它在迈阿密的名人大道上拍摄自己新的音乐录像带。
“全尺寸SUV”的头衔使悍马H2区别于军用悍马。通用汽车公司的调查显示,悍马的买主平均有6辆以上的私车,从各式老爷车直到劳斯莱斯和大功率的皮卡。要面对这样的客户,军用化设计形成的狭小空间、简朴的装备是吃不开的。
悍马H2在外形的时尚化、都市化风格方面都直接了当。外形的设计采用了简洁手法,以迎合现代人的审美趣味;减少了暴露在外的螺钉和加强筋,但棱角分明的车身线条仍清晰地传达出“强悍冷酷”的独特韵味。大多数成功的四驱越野车都是50%的机器性能加50%的驾驶员能力,而悍马的机器性能占90%。每辆悍马的越野性能都是一个制造工艺上的杰出成就。近半米的离地间隙,大得惊人的接近角和离去角,中央轮胎充气系统,这些无一不是一般四驱车梦寐以求的。悍马的铝合金车身经过热处理,组装时挡板先被粘合在一起,然后再用铆钉固定(如同收音机的制造过程)。由此产生的是所向无敌的越野之王。
它能够安全地在深150毫米的水中以60公里的时速巡逻,或者在500毫米的水中以8公里的时速低速踱步。在不会惊扰车内乘客的情况下,跃上400毫米的台阶或是高速游弋在沙漠地带,这个强悍的家伙,无疑是你最可靠的玩伴。
你在悍马H2车上见到什么豪华装备都不要感到惊奇。标准配置的8方向动力调节驾驶座设有两个记忆位置,标准配置的双温区空调允许前排乘客和驾驶员区域具有最多14摄氏度的温度差。在乘员舱的顶部,可以见到通用公司的车型里最大的天窗。所有的音响系统都采用了无线数据传输(RDS)技术,并且最高级别可以选择博士(BOSE)的9喇叭音响系统。仅这些还是算不上奢侈的。更多的标准装备包括:OnStar一键求助系统,可借助卫星获得支援中心的定位、报警、救援等多项服务;带有指南针和车外温度显示的内后视镜,能感应光照强度并自动变色;可电动调节和加热的大面积外后视镜;新设计的侧窗防雾系统。
悍马的勇猛来自于强劲的动力系统。标准配备的Vortec6000型V8发动机产生242千瓦的功率和522Nm扭矩。老悍马标配的发动机是6.5升柴油机,H2选用汽油机也是面向民用的结果。但即使是这样,悍马H2的胃口仍然极大,一加仑汽油只能跑11英里。这为新悍马招来了批评的声音。著名咨询机构J.D.Power and Associates的调查报告显示,22%悍马的客户抱怨,它实在是太费油了。
但说到油耗的问题,通用似乎有点委屈。“不是我们不想省油,悍马的重量超过6000磅,没有足够大功率的发动机,这匹‘马’就无法驰骋”,该公司的发言人Brian Goebel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