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病菌共生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胡小秋)
洛杉矶公共卫生负责人费尔丁博士在新闻发布会上吃起了馄饨和粥,其他政府官员也跑到唐人街上的一家饭馆里就餐,他们要以自身行动消除这样的谣言——吃亚洲食品会引发SARS。费尔丁博士说:“这种恐慌让我回想起大家刚知道艾滋病时的情景。”
Nipah病毒造成的传染病,迫使马来西亚政府关闭6个大型养猪场并宰杀了100万头猪,工作人员在对一些场所进行全面消毒
尽管SARS已成为世界性新闻,但它并不是世界卫生组织警报系统中惟一的传染病。在中部非洲的一些地方,埃博拉出血热已经持续到第5个月。在比利时和荷兰,禽流感袭击了众多的养鸡场。荷兰政府屠杀了1800万只鸡以阻止病毒扩散,但已有83人患病,绝大多数是眼部感染,一位57岁的兽医则因并发的肺炎去世。荷兰农业部在4月19日的报告中说,在死者的肺部发现禽流感病毒,但没有更多的死亡病例。
SARS、埃博拉、禽流感这些疾病在提醒人类:我们其实生活在微生物的怜悯之中。大城市、工厂、农庄,飞机和血库,都有被病毒感染的可能性。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到现在,共有30余种新疾病爆发并导致数千万人死亡。SARS的出现与传播再次表明公共卫生监测的重要,不管哪里有新疾病出现,全球卫生部门都可以通力合作以求对疫情的控制。哥伦比亚大学公共卫生中心莫尔斯博士说:“10年前,这样的合作是不可能的,俄罗斯那里有传真机,但没有传真纸。加纳那里有电报没传真,别的地方有电话没传真。现在偏僻地方的监测部门也能通过互联网工作。”但这并不是对付疾病的终极武器,下一次SARS、下一次艾滋病还会如期而至。
大多数类似的新疾病都是动物将病毒传染给人之后才被认识的。10年前,在美国的新墨西哥州,有一位成年男子死于与SARS 相类似的综合病症,医学工作者用数周时间才确定元凶,病毒来自啮齿类动物,一般由老鼠尿经空气传播。以往的病例只局限在亚洲地区,但厄尔尼诺引起的气候变化使美洲的老鼠也具备了传染能力。
环境学家认为,气候并不是头号问题,人类活动才是新疾病爆发的推动力。任何改变自然环境的人类活动都会提高细菌和病毒的活跃性。环境历史学家威廉·麦克尼尔著有《瘟疫与人民》一书,他从历史的角度得出结论:“任何栖息地的改变都意味着面临的感染情况有改变,新的寄生虫、新的疾病,特别是与兽群接触而获致的疾病,势必开始影响日益兴旺的人类肌体。”80年代中,委内瑞拉农民砍伐了百万公顷森林改作农田,老鼠将Guanarito病毒传染给人,造成上百人发病,高烧、休克、出血,其中1/3患病者去世。1999年,马来西亚农民砍伐森林拓展养猪业,猪受到蝙蝠所携带的病毒感染开始剧烈咳嗽,并很快传染到人身上。这种Nipah病毒造成的传染病迫使马来西亚政府关闭6个大型养猪场并宰杀了100万头猪。幸运的是,Guanarito病毒和Nipah病毒都不会通过人与人的接触传染。
1975年美国康涅狄格州的莱姆镇,当年那里的孩子流行类风湿性关节炎,经调查追踪后,才发现是宠物身上的蜱媒螺旋体所引起的病变。这就是莱姆病的由来。德国法兰克福北方的小镇马尔堡,同样以自己的地名命名了一种病毒。1967年8月,当地一实验室的工作人员突然发生高热、腹泻、呕吐、大出血、休克和循环系统衰竭,此种症状同样出现在法兰克福和贝尔格莱德——这三个实验室都曾经利用来自乌干达的猴子用于脊髓灰质炎疫苗等研究。一共有37人,包括实验室工人、医务人员和他们的亲戚都感染上了这种莫名的疾病,其中有1/4的人死去。3个月后德国专家才找到罪魁祸首,这种危险的新病毒是猴传染给人类的。马尔堡病毒来得神秘,消失得也神秘,只到1975年南非才报告了一例。但是,到1976年,这个病毒的一个近亲——埃博拉病毒在刚果民主共和国爆发,造成280人死亡。埃博拉、马尔堡这些“出血热病毒”成了谈之色变的魔鬼。
在这些可怕的病毒中,SARS并不是最厉害的一个。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的保罗·埃沃德说,但它也不会很快消失。他说:“如果一个患者只传染不超过一个人,那么传染会被较快控制住。如果每个患者传染两个人,那就会是非常可怕的场景了。”
大自然似乎有意让她造就的世间万物互食相残。
传染病种种
威廉·麦克尼尔在《瘟疫与人民》(1976年初版)中说:“大多数乃至所有文明社会特有的传染病,都是由动物群传播到人群的。”
疯牛病 现代养牛技术用死去的牛制成骨粉喂养活着的牛,这种做法会传播克罗伊茨费尔特-雅各布氏病(Creutzfeldt-Jakob),简称克雅氏病,因此有人将快餐店里出售的牛肉汉堡包称为“克雅氏汉堡包”。
莱姆病 莱姆病的病媒是蜱虫(俗称壁虱,我国一些地方俗称草爬子),常寄生在各种哺乳动物与鸟类身上,野外草丛也因鼠类乱窜而散布蜱虫,家中猫、狗之类的宠物也会带有蜱虫。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研究所调查,我国的长白山、天山、祁连山、六盘山、太行山和武夷山等,都有莱姆病疫源地。国内外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被蜱叮咬后约有1%左右的发病。我国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等地每年被蜱叮咬的人数达300万人以上,推算新患者每年有2到3万人,大约10%的新患者转为慢性,其病程大约为2~17年。该病侵犯人体多个器官和系统。发病早期出现发烧、多汗、疲乏、无力、头痛、颈强直以及肌肉、骨和关节疼痛等症状;后期则出现关节、心脏和神经系统等受损表现。患了该病如不及时治疗,可使人永久性残疾。此病1984年方被正式命名。
艾滋病 自黑猩猩将艾滋病病毒传给人类之后,世界上已经有6000万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人类新的行为方式助长了病毒的传播。哈佛大学的威尔逊教授说:人们的旅行观念和速度与100年前大不一样,比以往有了更密切的接触。
禽流感 荷兰中部地区的农场今年2月28日发现禽流感爆发迹象,荷兰政府立即采取了符合欧盟法规的防疫措施,包括禁运家禽和孵化用禽蛋,暂停与家禽和孵化用禽蛋相关的进出口贸易,在疫情高危地区屠宰并销毁小鸡,并将疫情通报。
5月9日,德国联邦政府命令一家农场宰杀9万只鸡,因为其中有1只鸡有禽流感症状。
被污染的食物链
《时代》周刊曾经这样说:“鸡的好的一面,是由于现代加工技术,它的花费只是20年前的1/3;而坏的一面则是未经烧煮的鸡已成为美国家庭中最危险的东西之一。”美国农业部在1995年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99%以上的鸡肉都有可察觉的大肠埃希氏杆菌。
巴黎巴斯德学院在20世纪50年代证明大肠埃希氏杆菌中的某些控制蛋白质可以抑制其他蛋白质的生成,在此基础上有了“蛋白钟”科学游戏。不过大多数人知道大肠埃希氏杆菌是从O157开始的,这种细菌引起的疾病1982年在美国爆发,而后在日本、加拿大等地多次出现。
美国肉品研究所在1992年的报告说,奶牛是大肠埃希氏杆菌O157∶H7的宿主,牛肉、牛奶都有可能受到O157的污染。但牛奶一般经过巴氏消毒、牛肉经过烹调,大肠埃希氏杆菌O157∶H7的存在不会对公共卫生构成威胁。
就是在1992年年底,美国加州一个叫劳伦的女孩患溶血性尿毒综合症而去世。大多数溶血性尿毒综合症是由存在于牛肉糜中的细菌引起,在劳伦的尸检中很快发现大肠埃希氏杆菌O157∶H7,她在病发前曾在一家快餐店吃了一个汉堡包。医院和公共卫生部门对这一病例并没有足够重视,结果疫情涉及到美国5个州,造成732人生病,195人住院,55人患溶血性尿毒综合症,另有3个孩子丧生。
美国记者尼克尔斯·福克斯的《美食与病菌——食物链受污染的惊人真相》一书就以劳伦的死为开头,她通过扎实的采访写出了汉堡包、水果、鸡蛋、冰激凌、牛肉中存在的隐患,在她写完这本书之后,她变成了个素食主义者。
一年前,2002年5月20日,进化科学家斯蒂芬·杰伊·古尔德在纽约去世,享年60岁,他曾经说过:“以任何合理的标准来衡量,细菌在过去、现在乃至将来,都是地球上最成功的生物。”
这个时代变化太快,所以我们经常处于短路状态。给鸡打抗生素让它长得快是1948年发现的,这方法很快就用在鸡和猪上面。后来,杰弗里·费希尔医生说:“由滥用抗生素造成的有抵抗力的细菌并不局限于产生该细菌的动物。牛细菌、猪细菌或鸡细菌是不存在的。在微生物世界,我们人与动物王国的其他成员都是巨大的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在牛或猪的肠道内生长的有抵抗力的细菌能够也确实最终会进入我们体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