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只紫色的蝴蝶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老于)
《紫蝴蝶》中章子怡饰演的丁慧
日本演员促村亨饰演伊丹
没看《紫蝴蝶》之前,章子仪、刘烨、仲村亨、地下组织、日本侵略者这些片片断断的名字组合在一起,让人的感觉娄烨拍的仿佛是类似《红色恋人》的电影。等看完电影,才发觉影片的名字已经暗示了它的基调:紫色。紫色,与红色有关系,但复杂暧昧得多,它没有红色那么鲜明,也没有那么果断,还带有无法说清楚的忧伤与神秘。《红色恋人》里张国荣扮演的革命者很浪漫,但仍然是个完美的、坚定的传统英雄形象,导演叶大鹰增加的不过是些儿女情长。而娄烨让辛夏(后改名丁慧,章子仪扮演)在《紫蝴蝶》的结尾说:“我害怕。”正像片名的另一部分:蝴蝶。蝴蝶美丽,但脆弱。
紫色的蝴蝶是地下组织接头的暗号,也是司徒(刘烨扮演)与伊玲(李冰冰)爱情的象征,当革命、个人与爱情联系起来,影片中每个人的内心都呈现出“紫色”的状态,除了谢明(冯远征扮演)外,辛夏、司徒、伊丹都不是那么的坚定。司徒之所以去刺杀伊丹,几乎完全是出于被动。司徒下火车找站台上的伊玲时西装领子上别着一枚紫蝴蝶,被误认为地下组织成员,有人交给他一只小箱子,在一片混乱当中,伊玲被辛夏错杀。他认为这跟日本人有关。而伊丹已经知道了辛夏的身份,却仍然提出带她回东京。辛夏参加革命,很大程度上是亲眼看见自己的哥哥被日本极右分子刺杀。她把日本人当敌人,但却需时时面对伊丹的感情和内心的恐惧。套句俗话,他们都是大时代下的小人物。
《紫蝴蝶》让人想起张爱玲的《色·戒》。佳芝算得上是地下工作者,她奉组织的命令与汉奸易先生来往,当地下组织要刺杀易先生时,她忽然觉得“这个人真爱我的”,“心下轰然一声,若有所失”,让易先生赶紧走。辛夏倒是没有放过伊丹,革命者的身份压倒了其他,她照计划扎了他一刀。但她心里未尝不是复杂的,真是“无情未必真豪杰”。在《紫蝴蝶》里的革命者都先是一个普通人,有普通人的伟大之处和软弱之处。
群众场面、上世纪30年代的布景与服装都意味着《紫蝴蝶》投资数目不小,但似乎看不出大投资对娄烨有什么特别的影响。虽然几句话就可以把故事说清楚,但《紫蝴蝶》不是一部可以很轻易能看得懂的电影,观众必须不断把互相穿插的故事整合,才能知道辛夏和另外三个男人之间到底发生了些什么。法国有部电影《天使爱过界》,影片中间有个连接点,前后视角一变就成了截然不同的两个故事,《紫蝴蝶》里有许多这样的连接点,经常在看到某个片段时醒悟:这不过是已经看过的一个片段的另一面,不过刚才是甲的故事,这里变成乙的故事。娄烨对影像、细节和气氛的东西有很强的把握能力,司徒与伊玲雨夜看电影回家,跟着老时代曲跳舞一场戏拍得很有味道。影片中多次出现辛夏独自抽烟的镜头,它们与情节没有太大关系,有助于营造气氛,但有些显得莫名其妙,失之琐碎。
《紫蝴蝶》片长约128分钟,其中有很多长镜头。站台一段戏,伊玲去站台接司徒,镜头先是跟着她在站台上走,她站住之后,又跟着对面一女两男摇,随着他们走上天桥,等着他们下来,接着摇移,一共7分钟。长镜头固然能让画面有充分时间呈现出内容,但频繁使用则扰乱了故事节奏和意思。有很多长镜头是对准演员的脸。看来娄烨对演员的表演很满意。章子仪的表演甚至让人有些惊喜,她的脸看起来远不如以前的电影里那么漂亮,但有了疲惫、紧张、脆弱,更为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