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萨达姆的恐怖新档案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吴鑫)
一群伊拉克青年在观看监狱里的绞刑架
2002年10月,萨达姆为庆祝以100%票数连任总统,实行了大赦,一些囚犯的亲属在政府新闻部的大楼前等待他们亲人的消息
萨达姆的独裁艺术——专访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中东问题专家 殷罡
三联生活周刊:我们注意到,萨达姆的独裁统治基本上能够渗透到社会到每一个角落,除了那些秘密警察外,告密者甚至会是一个中学校长,这是一种怎样的体系?
殷罡:萨达姆是通过阿拉伯复兴社会党(简称复兴党)完成对整个社会控制的。复兴党1968年通过政变掌握政权后,萨达姆就开始着手完善党的各级组织。早先,发展一个党员非常谨慎,往往需要10年的考验,因此人数并不多。进入70年代,复兴社会党的地位稳定后人数才开始多起来。到伊拉克战争前,大约是150万,约占人口总数的6%。党的组织结构也日趋健全,在街道、车间、医院、学校甚至村庄都有复兴党的支部,可以说渗透进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同时,复兴党控制了伊拉克的整个行政体系,以及军队、警察和司法等各个系统,司法和行政部门的独立性完全丧失。作为复兴党的领导人,萨达姆自然控制了全部社会生活,其命令可以传达至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这就是萨达姆维持严密的独裁统治的基础和条件。
三联生活周刊:复兴党本来也是个革命政党,后来如何被萨达姆个人控制的呢?
殷罡:1979年萨达姆当上总统之前,他大体上就已经控制了复兴党的上层领导。当时的总统哈桑·贝克尔由于家庭原因和身体原因,很少管理党务,只是个名义上的国家元首。可以说,从70年代中期开始,复兴党就逐渐为萨达姆所掌握。那些对他独断专行心存不满的人在1979年均被残酷地镇压。罪名很好找,“叛徒”、“内奸”、“阴谋分子”。其实,那些人仅仅是担心他的独裁倾向,最多只是凑在一起说说萨达姆的坏话,并希望老总统主持公道。而萨达姆要消灭的恰恰是这些人,不容他们发展到阴谋集团的地步。为了把危险消除在萌芽状态,不知有多少人成了冤魂。
没有镇压就没有权威,萨达姆的镇压是一种绝对的恐怖,因为他认为,一旦留有余地和空隙,就会滋生反叛。我相信这是萨达姆研究东西方历史上的独裁者的一项体会,他吸取了东西方独裁者维持统治的全部经验。
<spanhelvetica neue',=""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 font-size:="" 14px;="" font-style:="" normal;="" font-variant:="" font-weight:="" letter-spacing:="" line-height:="" 21px;="" orphans:="" auto;="" text-align:="" start;="" text-indent:="" 0px;="" text-transform:="" none;="" white-space:="" widows:="" 1;="" word-spacing:="" -webkit-text-stroke-width:="" display:="" inline="" !important;="" float:=""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萨达姆也效仿西方政治家追求亲民形象
三联生活周刊:独裁的本质就是运用恐怖手段进行镇压,就像我们在提到纳粹德国就无法忽略盖世太保一样。绝对的恐怖怎么理解?
殷罡:萨达姆的绝对恐怖表现为超常的专制、残忍和野蛮。萨达姆认为希特勒的失败就在于他的“仁慈”。萨达姆的镇压不同,他明白一个道理:单纯的死亡威胁并不足以阻止每一个人,总有一些合生取义的勇士敢于以死去反抗他。但萨达姆有许多方法来使他们的精神崩溃。不怕死的总不至于不怕极度的残酷和野蛮的折磨吧,自己不怕总不至于看着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妻子和孩子受到连超常的人都无法接受的折磨和虐待吧。在萨达姆的刑讯室里,没有听说过坚贞不屈的。
萨达姆还有个方法就是公开展示他的残忍。萨达姆从不避讳公开的处决,甚至要求处决是公开的。正如1979年,当他进行党内大清洗的时候,他要求将行刑过程拍成影片,举国上下所有党员都要观看,要的就是杀鸡吓猴。
对萨达姆的恐惧还体现在1991年海湾战争后几百万库尔德人和什叶派穆斯林的大逃亡。一想起萨达姆多次用毒气对成规模的反对势力进行断子绝孙的灭绝性镇压,他们能不逃吗?
当然,萨达姆也效仿西方政治家追求亲民形象,通过宣传自己体恤民情拉拢民心,他的一些亲民的小例子写入了中小学的教科书,在执政初期,萨达姆着力固定这样的形象。
三联生活周刊:独裁理论中有种说法是:独裁的突出表现为暴力与惩罚的随意和非理性因素,在萨达姆身上体现得明显吗?
殷罡:不。我认为萨达姆在暴力和惩罚上并不是随意或者非理性的。独裁是一种统治方式,也需要有一定的行为准则。随意和非理性就等于没有准则,没有准则不就是个疯子了吗?萨达姆做作的每一件事都不是随意的,都不是非理性的,只不过在常人的眼里,被认为是非理性。
三联生活周刊:独裁统治里会不会也有一个主动迎合的问题?我看到一个材料很有趣,前几天人们在伊拉克国家情报局发现了一份备忘录,这份备忘录提醒所有的特工以及他们的亲属都要去买萨达姆写的小说《扎比芭与国王》。这应该不是萨达姆本人要求的吧?
殷罡:不会是萨达姆要求的,他知道有人会主动这样做。伊拉克是一个东方传统国家。东方的传统文化崇尚权威,渴望明君。在君主时代,有天赋王权这样的独裁理论;在共和时代,有权威和领袖的概念。一旦这个权威建立起来,独裁者哪里用得着事必躬亲?在萨达姆的伊拉克,特别是在复兴党内,谁都明白该怎么做。
此外,在技术层面上,同一般政党不同,伊拉克监督党组织的情报系统十分发达,这些情报系统归萨达姆本人协调,直接深入复兴党各级组织。早在80年代初,萨达姆就限制伊拉克人同外国人接触,采取的方式就是人盯人,责任落实到人,没有人敢。这种方式一直延续着,且越演越烈。难怪伊拉克国内党内除了对萨达姆的颂扬什么也听不到,难怪萨达姆能够在选举中获得100%的选票。实际上,即便有人投了反对票,哪个监票人敢于统计?
三联生活周刊:美国《新闻周刊》有一种说法是,如果说几十年前复兴党的追随者曾经被阿拉伯民族主义和空想主义所鼓舞,但后来,金钱和恐惧是萨达姆能够使用的真正的驱动剂。比如,秘密警察会愿意抓更多的所谓异己分子。这个会不会滋生体系内的腐败?
殷罡:据我了解,萨达姆也反腐败,但反的是私下里的腐败。他有时也用金钱收买人心,但主要都是针对一些部落首领或者大家族。当然,鼓励党员之间和所有群众之间相互揭发,谁揭发了还有奖励,这是国策。
三联生活周刊:萨达姆推行个人崇拜,他的雕塑和画像到处都是,电台、电视台上也经常是歌颂他的节目,然而,老百姓在心目中还是很恐惧他,这样的效果会是什么?
殷罡:萨达姆推行个人崇拜也是为了维持统治,是为了让人们觉得他的权力是无法挑战的。对他的宣传还包括他确实存在的一些过人之处,比如他的逃生能力。像1959年刺杀卡塞姆总理后,带着枪伤游过底格里斯河;像1963年阿里夫政权在全国范围内捕杀复兴党员,萨达姆非但没有逃跑,反而让他熟悉的官员将自己和同党全都抓起来投入监狱,躲过了那次捕杀。
三联生活周刊:有报道说,萨达姆的眼神很犀利,能够洞悉别人的内心,这是不是因为恐惧而引起的?
殷罡:这是一般现象,可以说是一种条件反射,哪个独裁者的眼光不让人害怕?在伊拉克,萨达姆被认为是不可战胜的,甚至是死不了的。你说,还有多少人敢于向他的权威挑战呢?没有外力介入,谁敢说萨达姆王朝不会一代接一代延续下去呢?
三联生活周刊:萨达姆的长期独裁统治给伊拉克人民造成的心理问题如何才能消除?
殷罡:尽管萨达姆已经被推翻,但我相信很多伊拉克人还没有完全消除内心的恐惧感,这种挥之不去的恐惧感的彻底消失,要等到萨达姆的死讯传来,要等到新体制的建立,要等到公正的司法审判结束。 伊拉克战争萨达姆殷罡巴格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