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黎的骂事
作者:王星(文 / 王星)
骂骂咧咧之后,战争还是开始了
法英美三国的骂人方式应该说历来就各有千秋:法国的莫里哀当年含着半口血还能在一个堂皇的舞台上把那点文雅的损人话说完再咽气;英国的“叮当大”或是《胡说八道书》已经完全把刻薄话和荒唐融为了一体;美国在刻薄上继承了英国的真传,此外又借着自己地广的优势动辄就大河滔滔地捶人一顿。自从在伊拉克问题上闹出分歧后,整日充斥在巴黎乃至整个法国上空的就是这三大家的骂骂咧咧。
就年头来看,法国在这方面的资历绝不逊于英国,但在这次针对伊拉克的问题上,首先冲出来把法国总统骂了个够的倒是英国人。早在一个月前,素以口无遮掩出名的英国小报《太阳报》就在法国街头各报摊上抛出了它特制的法文版,在一幅漫画中给法国总统希拉克换了个蠕虫身子。3月19日,就在美国对伊拉克发动第一次攻击的前一天,《太阳报》再次在法国街头推出了第二份法文专刊。报纸上用法文写道:“上个月我们曾经将你们的总统比作一只蠕虫,它蠕动在挡在制裁萨达姆的大道上的路障里;如今我们要告诉你们:法国人民,我们说得还不够明白,因为你们的总统不只是一条蠕虫,他的举动完全像个巴黎妓女。只要英勇的联军军队一旦以他们的生命为代价解放伊拉克,你们就会清楚地看清这一点:希拉克将成为第一个调头逃窜的人,他会搜寻下一桩有利可图的买卖,为在这个悲剧性的国家分得一块利益做好一切准备。”在头版与此相配的是一幅希拉克和萨达姆并肩站在一起的照片,标题为:《同出一辙》。报纸的另一面是另一幅漫画,画面上近乎全裸的希拉克正在讨好坐在车里、手中满把钞票的萨达姆。
这些毕竟还只是小报行为,当英国首相布莱尔在3月19日也抱怨说,“我们的错误不在于不够耐心,而在于我们已经在几星期、几个月乃至几年以前就透支了我们的耐心”时,法国外交部长贝尔纳·瓦雷罗(Bernard Valero)才遗憾地表示:“法国政府对英国政府部分成员的言论感到震惊与悲哀。我们非常理解英国政府背负的外交压力,但这些言论实在不像出自一个友好的国家或一个欧洲盟友之口。”尽管如此,同日出版的法国《解放报》上援引法国总理拉法兰的评论仍是:法国政府不准备对来自英国方面的攻击做出过激的反应,因为法国政府相信这些攻击不过是些肤浅行为。
美国的骂法自然更切实一些。据说最近在美国颇为流行的汽车贴纸上写的就是:“首先是伊拉克,然后是法国。”法国素以美食著称,所以美国早就在全国各地开始轰轰烈烈地抵制法国食品。餐馆里法国菜全部撤掉,实在戒不掉的炸薯条也要改掉原有的法文名称,其中的执著大概只有法国人早些时候非要管“@”叫“acrobase”的认真才能比拟。法国出名的还有葡萄酒,于是就有内华达的一位餐馆老板将库存的法国葡萄酒都倾倒进塑料桶中的新闻,而美国一位议员也提议把所有的法国葡萄酒都换成橘黄色标签(橘黄色是美国第二级反恐警告的颜色)。
当然,法国人天天示威游行练出的损人本事也不是白练的。第一次攻击前一天出版的《费加罗报》就有条不紊地报道:驻扎在科威特的美国军队的啤酒储量不足以让他们支撑超过六周的时间。此外,根据报纸方面了解到的萨达姆的防御计划,作者预言说在巴格达将出现肮脏的化学战以及血腥的巷战,而城市街道上很可能将被铺设地雷;萨达姆的支持者有可能被包围,但他们会躲入秘密地道内继续抵抗;鉴于这些考虑,“美军方面目前订购了16000个尸体袋”的消息是可信的。报纸最后援引伊拉克外交部长的话说:如果萨达姆能够坚守两个月,这将成为整个阿拉伯世界的胜利。就民间来说,当美国一名女议员呼吁将葬在法国诺曼底的“二战”美国士兵遗体掘出运回美国时,虽然诺曼底当地一名法国议员对这一呼吁只礼貌地表示表示遗憾,但法国网上的论坛上早已有人针锋相对地提出倡议:要求美国归还自由女神像。
但口舌之争终于变成真动手了。伊拉克炮火响起后,法国官方发表的声明自然是中规中矩的。希拉克在3月20日的电视讲话中表示:“法国政府对这一未获联合国批准的军事行动深表遗憾。我希望这场战事能够尽快结束,将伤亡人数降低至最低水平,不致成为人类又一场浩劫。无论这一冲突会持续多久,它都将在未来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后续事件,我们必须联合所有志同道合的盟友乃至所有国际团体来共同面对即将来临的挑战。”法国外交部长在简短发言中表示:“对于美国对伊拉克开始的第一轮军事进攻,法国表示深为关切。法国政府希望这一冲突能尽快结束,并呼吁该地区所有国家保持克制,避免局势进一步恶化。”法国国民议会议长德勃雷也在当日宣布取消议会当天的会议,以此表示法国全体议员对美国发动的对伊拉克战争的不满。
这其中最实际的可能还是法国内政部长的举措。第一次攻击几小时后,法国警方就宣布已在全国范围内增编了500名警察以扩充现已存在的反恐力量,虽然法国的反恐力量事实上在圣诞节后到伊拉克危机爆发期间已经有所扩充,在地铁车站等一些敏感的公众区域从20日起也增派了300名警察巡逻。增加的500名警察将编入“9·11”事件后成立的名为“Vigipirate”的反恐机构。内政部还成立了一个由警察和军队的宪兵组成的行动中心。
3月20日晚上,整个巴黎最热闹的地方当然是市中心协和广场附近的美国使馆。20日早上,法国共产党(PCF)和共产主义革命联盟(LCR)号召民众于当晚18点30分前往巴黎协和广场进行反对对伊战争的示威游行,法国共产党在声明中还宣布:一条写着“停止战争”的白色横幅已经悬挂在法工总部的楼上。法国共产主义革命联盟(LCR)的发言人奥利维艾·贝桑塞诺则在声明中指出:“美国的帝国主义舰队对伊拉克人民发动战争是疯狂与死亡的行为。”法国学联(L'UNEF)也号召大学生前往美国使馆附近的协和广场进行反战示威游行。声明中说,学联号召在大学内进行反战罢课并指出周六将继续反战示威。截至20日下午,法国已有100多个协会、左翼党派和工会组织组成的反战协调机构通过散发传单以及互联网等方式号召反战者在美国使馆门前聚集以抗议美国对伊动武。同时法国最具影响力的反战组织之一“和平核心(Aix de la Paix)”也在网上发起倡议,号召志愿者报名围堵美国在法国各地的领事机构。设于法国西部城市莱纳(Rennes)的法美文化中心也早就摘下了原本挂在建筑物正面外墙上的美国国旗,原因是恐怕中心会因此而遭到反战组织的破坏。中心的工作人员表示:“我们不过是个与政治无关的文化机构,不想被误认为是美国领事馆。”
3月20日早晨,法国里昂大主教菲利浦·巴赫巴兰指示里昂教区的圣·让宗主大教堂和其他的教堂都敲响丧钟,以此作为对中东地区的陷入苦难的兄弟姐妹的声援。巴赫巴兰大主教还号召所有“里昂教区的天主教徒今晚到他们所在的堂区教堂进行祈祷”,并表示他也将于当晚19点和源自伊拉克地区的亚述-迦勒底派天主教徒团体一同在圣·让大教堂进行弥撒,之后去一伊拉克侨民家里与大家团聚。“丧钟为所有人而鸣”是够老的说法了,只可惜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听见。地面进攻开始后,好几国的英语和法语的攻击指责还会更多。在“和平核心”的论坛上,被各种言辞激烈的倡议与号召埋没的其实还有这样一个简短的帖子:“今年是越战35周年,那场战争开始于1978年3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