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帮生存法则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老于)
《上帝之城》剧照
在每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总要有个人或者一部电影被称为最大的赢家,这个谜底要等到各个单项奖都发完了才有确切的答案。但现在我们就可以说出今年的赢家是谁,就是迪斯尼公司下属的米拉麦克斯公司。米拉麦克斯公司在所有提名中一共占了40个名额。
通过米拉麦克斯公司固然是外国电影进入美国市场非常重要的一个途径,更重要的,也是它们走向世界市场的重要途径。巴西电影《上帝之城》也是米拉麦克斯公司今年推介的重点之一,曾是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最大热门之一。
里约热内卢,被称为“上帝之城”,“一个令战地记者不敢涉足,警察敬而远之的地方,如果当地的居民活过20岁就已经觉得幸运的地方”。上面这段话出自影片内容简介,只能说这是从导演眼中看到的里约热内卢,一个人的天堂是另一个人的地狱。《上帝之城》改编自一个真实故事,它简直是一部《里约热内卢黑帮》。影片的开头是一群鸡疯狂地跑出厨房,一些带着手枪的小孩子更疯狂地追逐它们。生活在里约热内卢郊外最令人恐惧的地区的人,他们的命运就像这群鸡。所以当一个人还是个小孩的时候就必须为自己的生存开始残酷的斗争。到底有多残酷?有人评论说这些小孩子让《好家伙》(马丁·斯科塞斯执导的一部黑帮片)中的乔·佩西看起来像一个歌舞片的女主角。
20年时间,足够两个11岁的男孩子变成男人。罗基和戴斯是邻居,罗基胆小,尽量躲避周围的暴力影响到自己。同样是11岁的戴斯最大的梦想就是成为当地最大的毒贩和黑帮的头子,一个叫沙基的流氓给了戴斯第一次杀人的机会,从此戴斯走上不归路。而罗基在沙基死的那一天看到了一位摄影师,他也知道自己以后要做什么样的人了,而不愿意面临跟沙基一样的命运。故事就是从罗基角度拍摄的,他的叙述贯穿了整部电影中的60、70年代和80年代早期。
《上帝之城》之所以能让暴力显得格外可怕,原因在于暴力的参与者都是一些少年。如果说成年人在银幕上完成的暴力勉强可以当作游戏看待的话,少年人的暴力让人觉得绝望。戴斯18岁时,他的话就是法律,他的手下是9到14岁的男孩子。这些孩子,从他们懂事的时候就知道所谓的“上帝之城”其实是被上帝遗忘的地方,只能把一切希望放在比别人更暴力上。
费尔南多·梅雷莱斯是巴西一位成功的商业电视导演,但在世界影坛上却没有什么名气。同样是拍一部黑帮电影,我们可以很轻易地区分出他与马丁·斯科塞斯心态上的不同,费尔南多·梅雷莱斯有些炫耀死亡。他用非常花哨的镜头造成视觉冲击,但同时太多的死亡让观众变得麻木。在最经典的黑帮电影《教父》中每死一个人科波拉都是经过慎重考虑的。费尔南多·梅雷莱斯跟电影里暴力孩子有点像,这些孩子不懂得珍惜生命,他则不太懂珍惜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