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堕胎法案的三十年河西与河东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高仪)

话题:堕胎法案的三十年河西与河东0

1月22日,反对堕胎合法化的示威者在美国最高法院前举行抗议活动  

话题:堕胎法案的三十年河西与河东1

诺玛·迈克韦(左)  

今年1月22日,是美国司法史上大名鼎鼎的“罗伊诉韦德案”(Roe v.Wade)30周年纪念日。1973年的这一天,美国最高法院曾以7比2通过判决,判定化名为简·罗伊(Jane Roe)的21岁未婚女子诺玛·迈克韦(Norma McCorvey)有权安全而合法地终止怀孕。

该判决指出,女性决定是否生育是由美国宪法保证的基本权利,在其怀孕的前三个月中,各州政府均不得干预由专门医师为其进行的堕胎手术。这就推翻了当时德克萨斯州禁止妇女堕胎的刑事堕胎法。由于美国采用判例法制度,罗伊诉韦德案的判决,等于从实质上将整个美国范围内的堕胎行为合法化。在此之前,美国近2/3的州都在立法中规定堕胎为非法,而在每年发生的20万到120万起非法堕胎中,有5000到10000名妇女因此而丧命。这一案件的判决,对30年来美国女性生活所起到的影响,可谓至关重大。

流年似水,对于这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判决来说,30的时光却决非如水般平静。这一场支持与反对堕胎者的战争,打了几十年也没个完。随着情势变化,罗伊诉韦德案的三十大寿之日,似乎却预兆着它的寿终正寝之时。

1月22日当天,上万名反对堕胎合法化的示威者一如既往地在华盛顿对这个法案叫起了板。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次,他们中的许多人对未来的胜利显得信心十足。美国总统小布什作为共和党人对堕胎法案的一贯反对,最高法院中支持与反对堕胎的法官的力量对比(由于法官成员的更替,在最近一次的判决后,对罗伊诉韦德案的支持比已经变为5比4),以及以内分泌学家乔·布瑞德(Joel Brind)为首的研究者做出的“堕胎将使妇女患乳腺癌的几率呈几何倍数增长”的研究结果——所有的反对声音一时间齐声呐喊。《风雨飘摇中的堕胎法案》——美联社的这条新闻标题恰如其分地描画出这个经历了30年争议的法案的尴尬。

有人说过,航天、战略竞争、反堕胎,是共和党历来的三大板斧。这话虽不完全正确,却也并非没有道理。从80年代初开始,共和党执政期间,代表联邦政府敦促最高法院推翻罗伊案的判决几乎已经成为司法部长每年的例行公事。与主要运用最高法院法官任命权来暗渡陈仓的里根和老布什不同,小布什从不介意公开表明自己对堕胎法案的“强烈厌恶”。且不说向参加反对堕胎示威游行的人群致电表示支持,就连在上周向非洲和海地的艾滋病防治项目提供150亿美元资助时,他也不忘特别指出,这笔钱将不得提供给任何赞成堕胎或进行堕胎手术的项目及组织。

其实,无论是政客还是宗教组织,反对堕胎的理由总是那几十年不变的几条:堕胎等于谋杀,堕胎危害妇女健康等等。倒是乔·布瑞德的说法听上去更有震撼力:接受过堕胎手术的妇女患乳腺癌的几率要比从未堕胎的女性高30%,而且会随着堕胎次数的增加而递增。布瑞德称:“我的目标是向公众披露堕胎与乳腺癌之间的联系。当女性意识到这是危险的时候,谁还会选择它呢?”

布瑞德的说法虽然得到了议会的支持,并被写进了议会报告,但在许多专业人士眼中,这却很可能是过甚其辞的误导。《新英格兰医学学报》上的一篇论文就指出,布瑞德进行研究所依据的数据,很可能是不真实的。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的林德弗斯·哈利斯(Lindefors Harris)发现,许多妇女的堕胎记录都与真实不符。在829名女性中,就有29名给出了虚假的堕胎历史信息。基于这样的错误信息所得出的结论,自然经不起推敲。

虽然《华盛顿邮报》的调查显示有57%的人支持堕胎合法化,但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以“法律赋予每个女性的权利”为主题的生育权中心组织(Center for Reproductive Rights,简称为CRLP)尽管在自己的网页上列出了多项已经医学证明的堕胎合法化的优点,并用数据驳斥了种种谣传,但它依然不得不承认,在强大的宗教与政治压力下,堕胎法案恐怕很难经受这最后的挑战。怎样的自由算自由,这还是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