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测奥斯卡
作者:娜斯(文 / 娜斯)
金球奖分歌舞喜剧与正剧,所以奥斯卡的竞争名单更小范围也就更窄些,比如今年公认丹尼斯·奎德应以《远离天堂》入选男配角,而萨尔玛·海耶克因《佛里达》入围最佳女主角则多少有点令人不服,因为她的表演只能说完成任务却不算出众。《魔戒2:双塔奇兵》入围最佳影片,其导演却没有入围最佳导演,也是一可乐之事,难道该最佳影片是它自己给自己导的不成?今年最大的意外,是西班牙导演阿莫多瓦的《对他说》不在最佳外语片名单之中,据说是公映细节方面的问题,这倒给《英雄》带来了希望,因为外语片名单上还没有一部影片像《对他说》那样为人所知。
《芝加哥》已先声夺人,获最佳提名之首,但是今年竞争影片比较势均力敌,所以可能奖项会比较平均。
最佳影片与最佳导演
根据今年的名单与风向,最佳影片估计要归于《芝加哥》,最佳导演会给西赛科斯。西赛科斯是与奥斯卡无缘的大师级导演之一,执导了属于美国电影经典的《愤怒的公牛》、《出租汽车司机》等等名片,眼看就要朝“荣誉奖”年纪迈进(今年荣誉奖获得者彼得奥图尔就说了,能不能等我自己赢回奖再给咱颁发荣誉奖?彼得奥图尔在表演界的名气那也是有目共睹的,居然也没有得过奥斯卡),今年又执《纽约黑帮》之大片,所以一般认为奥斯卡要想弥补过失这是最佳时机。但是《纽约黑帮》却未必能得到最佳影片奖,最佳影片呼声高者为《芝加哥》与《时时刻刻》。《芝加哥》应为地道好莱坞标准产品,几乎挑不出什么毛病的制作精良的自娱娱人之歌舞片,在歌舞片式微的当代找到了一种因应当代潮流的表现方法,可以说推陈出新,明星云集而都亦歌亦舞显示才艺,应该为奥斯卡解决了难题。至于《时时刻刻》,却是争议有加,说好的叫好,说坏的简直无法忍受,所以颠覆《芝加哥》的可能应该说很小。
每年奥斯卡总是在两部大片之间决斗,但今年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今年好莱坞大片厂是全面败北,基本没有影片入围,众多入围影片基本都出自小公司或独立公司,大出风头的是米拉麦克斯,得奖热门都是该公司出品(《芝加哥》、《纽约黑帮》、《时时刻刻》)。
最佳男女主角与配角
A、B 《芝加哥》获本届奥斯卡最佳提名之首
C 电影《纽约黑帮》剧照
D 电影《安静的美国人》剧照
E 电影《时时刻刻》剧照
F 《天堂遥远》是一部很讲究的情节剧
最佳女主角妮可·基曼,黛安莲恩,朱丽安·摩尔三人是热门,妮可·基曼完全脱离本色的表演已在金球奖折桂,而她自与汤姆·克鲁斯离异后颇得好莱坞同人的呵护,惟一悬念是她演绎的弗吉尼亚·伍尔夫实在是把原型演丑了,已经引起伍尔夫研究者与书迷的不满。不过那应该是导演的责任,她的表演还是可圈可点的,加之她去年以两片入围最佳女主角而没有得奖,基本上在众人心目中今年应该是妮可·基曼的收获年,应该凭《时时刻刻》以及近年来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表演折桂。黛安莲恩在《不忠》中演一红杏出墙的中产阶级郊区主妇,演绎带罪恶感的情欲激情颇为诚实且有深度,在美国女演员中还真少见,有欧洲女演员的味道,已获了影评人奖,但是《不忠》电影本身平平,又在去年头半年放映,所以用她话说,还有人在夸她的表演已经很荣幸了。朱丽安·摩尔属于圈内明星,可能在大众中没那么红,但圈内人一提都交口称道,今年则在《时时刻刻》、《远离天堂》中都有出色表现,主配角都入围最佳,但是反而可能是哪个都拿不到。
最佳女配角如无意外应该属于梅里尔·斯特里普,她2002年在《时时刻刻》与《改编剧本》中出演两角造成不少新闻,比如美国演员协会奖公司因员工错误把她误报啦,比如她本届奥斯卡的提名使她破了凯瑟琳·赫本13项奥斯卡提名记录啦等等,最佳女配角名单里似还找不出对她构成极大威胁者。
最佳男主角应在丹尼尔·戴·刘易斯或杰克·尼科尔森二人中产生,很有可能尼科尔森获奖,因为他在好莱坞比较脸熟,活到老演到老还在求变,可能光凭此就得一把佩服奖。最佳男配角一贯倾向给老将,如果按传统,最佳男配角则非保罗·纽曼莫属。这种不成文的传统似乎没有什么可解释的,最佳女配角就多是由新秀取得,不过今年最佳女配角没什么可称得上新秀的,所以梅里尔·斯特里普应该比较放心。
其他最佳及漏榜片
最佳原创剧本我想可能由阿莫多瓦的《对她说》取得。《对她说》几乎在所有影评人的年度十佳之名单上,也是《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所以已经有了口碑,不入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名单可能会使它在最佳原创剧本处得以弥补,而且最佳原创剧本中其他竞争者也没有特别出色者。最佳改编剧本奖有可能属《时时刻刻》,因为《时时刻刻》是呼声甚高之影片,最后可能最佳影片最佳导演都无缘,得个最佳改编剧本安慰奖,但是要赶上该晚《芝加哥》手气太好挡也挡不住那就谁也没有办法。估计《芝加哥》在摄影剪辑等奖项上还会多有斩获,而最佳视觉效果则该是《魔戒2:双塔奇兵》。
最佳外语片如果按影评人的年终评选(那里不分英语外语,而是称年度佳片),最突出的是西班牙的《对她说》和墨西哥的《衰仔失乐园》(Y Tu Mama Tambien),可是这两片都不在奥斯卡外语片名单上而在最佳原创编剧名单上。其实在各种奖项名单之外,各种媒体在年末版面都会列十佳名单,如果把这些十佳名单放到一起,简直是最不协调音的大合唱,因为没有一个名单是重复的,光是《纽约时报》四位写家就有四个名单,而且互不相同。国内有个记者问我,《时时刻刻》到底怎么样?为什么得了金球奖,可是《时代》上列为2002度第一劣片?我想那只有问那《时代》杂志写家了,但这应是常事。今年最令人南辕北辙的说法就是《时时刻刻》,笔者也在不甚喜欢之列。
在奥斯卡名单上奖项提名不多的影片里,有几部特别值得一提。比如上面提到的《衰仔失乐园》,写两个少年人跟一个年纪大过他们的女子结伴到海边去玩,青春肆无忌惮,令人啼笑皆非,可是最后包袱一抖,才知道那一趟青春之旅是死亡的阴影下绽放的夏天的最后一朵玫瑰,然后两个少年长大了,那一趟旅行的故事也显得那么遥远,每段戏过后画面总是一样手法的淡出也更显得风格之外还别具意味。老影星迈克尔·凯恩主演的,由格林厄姆·格林小说改编的《安静的美国人》(The Quiet American)将美国卷入越战前的一段时代往事,值此美伊战争前夕有特别的意义,而且故事中的三方:欧洲人,美国人,亚洲人,也正是当下故事的主角。影片中的那个美国小子,简直是今日布什之画像。这样一部敏感话题影片,不能在美国有更多的市场,是一件憾事。《天堂遥远》(Far From Heaven)则是一部很有讲究的情节剧,翻拍50年代好莱坞家庭电影,但是赋予时代新意,而且颜色设计极为讲究,影评口碑很好,但是却没有能进一步扩大影响。
漏榜之片中,我不明白为何没有俄国的《俄国方舟》(Russian Ark)在外语片名单上。这部影片全片无剪辑,全片一个镜头,在彼得堡冬宫拍摄,回顾俄国的历史,如梦似幻,感慨万千,绝对不可不看。
另外,我也推荐写亚美尼亚人遭土耳其政府迫害的影片《阿拉拉》,该片情节线索过多,无论是影评人还是观众都不太能接受,但是我觉得是写受难者历史中最能让我思考的一部电影,而不只是赚人眼泪。电影有戏中戏,那戏中的戏拍至动情处仍能赚我的眼泪,可是导演可能觉得那太简单了吧,每到此时就把摄影机拉开,让观众出戏。尽管这部影片不能说完美,但是对我们今天这种人人觉得自己是受害者,人人闹着要复仇的历史现状里,却是特别有意味的一部电影。可是,不管是我们过去看过的革命电影,还是今天娱乐的好莱坞电影,都是要报仇伸冤的,所以《阿拉拉》的非直线型的复杂心态就显得如此孤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