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谁跑向阳光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小宝)

阅读:是谁跑向阳光0

百老汇名剧《悲惨世界》在上海大剧院首映 

阅读:是谁跑向阳光1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就不断地听到美国归客说:音乐剧!音乐剧!中国人口袋里有了一点钱以后,便心情轻松地去美国转上几转,看了不少千奇百怪的美式娱乐,但众口一词齐声叫好的只有一样:音乐剧。音乐剧把舞台艺术推到极致,剧场效果太强烈了,原来的视听经验特别平淡的中国人哪里受得了这种极端的摧残?一剧看罢已得魔症——逢人只说音乐剧,惊为西洋第一景。不少人回国后便立志打造中国的百老汇,这里面当然少不了生意经,大家都觉得这玩意儿能卖,而且能大卖。

当时有一个从南方到上海开餐馆的商人,在全国各地招了几十个小姑娘,还从新唐山(不是旧金山)找来培训老师,准备在餐厅的舞台上推出《剧院魅影》,计划上第三瓶茅台时幽灵登场。培训尚未完成,商人犯事了,真刀真枪的餐馆音乐剧没有开幕便告散场,商人入狱让一出笑话流产。

其实,根据经济学里国际分工和比较成本的理论,很多事情咱们花再多的银子也搞不好,有些事情不花银子别人也搞不过咱们。比如篮球,中国哪怕再出十个姚明,也到不了NBA的高度;比如电影,假如好莱坞落到《英雄》的水平,世界电影的销售就会崩盘;比如麻将,美国人无论怎样勤奋好学,咱们出一支干修所联队便能荡平全美;比如音乐剧,最好的办法就是造好剧场请正牌来演。

现在大家对这件事已经想得很明白,月亮虽然是中国的圆,音乐剧还是美国的好,音乐剧就姓美。去年《悲惨世界》在上海公演空前成功,场场满座。今春,《猫》又将在北京演70场,上海演50场,盛况可期。餐馆音乐剧一类的笑话,已经很少有人当真。

《百老汇音乐剧——美国梦和一个恒久的象征》(慕羽著,海南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是对美国音乐剧介绍最全面的中文出版物。有意思的是,这本书推荐序的作者、也是另一本音乐剧专著《音乐剧之旅》的作者之一周小川,据说正是中国人民银行的现任行长。中国金融界的高官,对音乐剧居然有这样专业的知识和热情,应该记为音乐剧传播史上的一段佳话。

麦兜麦唛系列是享誉香港15年的儿童漫画品牌,去年年底引进内地,第一批4种,分别是:《麦兜·微小小说》、《麦兜·尿水遥遥》、《麦唛·完美故事》、《麦唛·宁静声音》(谢立文编著,麦加碧插图,接力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

编文的谢立文和画图的麦加碧是一对夫妻,麦兜麦唛的成功,十之七八靠的是妻子的画,麦加碧走的是温情幽默的路线,画意圆润,两只猪仔,其实是两个傻孩子,他们目光中的世界十分艰难,但一派温馨。

图书说到底是阴性商品,大多数出版物是为女生准备的。既然是妇女用品就要有妇女精神:同情心,弱者姿态,不伤人的聪明,天真,不过分的忧伤,有分寸的乐观……麦兜麦唛具备这些招人疼爱的品质,所以人人爱它。

妇女精神就是童话精神,有了童话精神,可以百无禁忌,说什么都不脏。麦兜麦唛系列写到尿尿,写到大便,而且不厌其详,读者没有反感。《麦兜·微小小说》中的《屎捞人》是谢立文夫妻的名作之一(在香港它好像不属于麦兜麦唛系列),它描绘了一条大便短暂艰难的一生,以及屎捞人(拟人化的大便)不失浪漫的世界观(屎界观?)“我们都是低下里的最低下,弱者中的最弱者。我们有丰盛的过去,却没有将来;我们有无数的愿望,却只有相同的一个下场……就在明天早上,我要爬出屎坑,我会用尽我身体所有的力量,向阳光照射的大地跑、跑、跑……我会跑到一片青草地上,那里长满了白色的野百合花。我会躺下来,躺下来许愿,愿天空的白云不要遮挡着阳光,让阳光痛痛快快地把我曝晒。……我会干枯,跟泥土再也分不开,像大自然里所有的尊严的屎一样。我会成为种子的保姆,与它一起成长,一起探头出地上。到那时候,我便是微风里的花香……”

屎已如此,人何以堪?